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敬孝

鎖定
薛敬孝,1937年生於河北省,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國際問題學科規劃與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和美國經濟學會顧問。
中文名
薛敬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37年
畢業院校
南開大學經濟學系
代表作品
《中國如何登上世界經濟舞台》
代表作品
《國際經濟學》
主要成就
1988年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89年天津市委和市政府授予1988年度“天津市勞動模範”稱號
1991年起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職    稱
南開大學教授

薛敬孝個人簡歷

1962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學系並留校任教至今。
1981年4月至1983年3月由國家高教部派赴日本一橋大學留學。
1983年12月至1985年1月任南開大學經濟學系副主任。
1985年至1991年,任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系主任。
1987年晉升為教授。
1990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1990年至1995年,任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
1994年至1997年,任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1995年至1998年,任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至今,任(日本)日中經濟發展中心顧問。
1995年至今,寧波大學校長顧問。
1988年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89年天津市委和市政府授予1988年度“天津市勞動模範”稱號。
1991年起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薛敬孝現任職務

國家社科基金國際問題學科規劃與評審組成員
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
全國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亞太學會常務理事
天津世界經濟學會會長
天津日本經濟學會會長
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學術委員會主任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薛敬孝科研課題

1、教育部博士點項目:“產業結構研究”(1987—1988年)
2、教育部“七·五”項目:“經濟週期研究”(1986—1990年)
3、國家社科基金“八·五”重點項目:“國際經濟理論研究”(1991—1995年)
4、國家社科基金“九·五”重點項目:“APEC和中國”(1996—2000年)
5、國家社科基金“十·五”重點項目:“加入WTO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2001-2005年)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世界經濟預測、決策支持系統研究”(1993-1994年)
7、國家科委重大研究項目:“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研究(天津段)”(1991-1994年)
8、教育部面向21世紀核心課程項目:“國際經濟學”(1998-2000年)
9、天津市社科基金項目:“金融全球化與國際金融危機研究”(1999-2000年)
10、日本國際交流基金項目:“日本產業結構研究”(2000-2001年)
(注:以上除“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研究”項目是與他人共同主持外,其餘項目本人均為主持人。)

薛敬孝主要著作

1、《現代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參與,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
2、《產業結構分析的理論基礎》,個人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中國如何登上世界經濟舞台》,主編,檔案出版社,1988年。
4、《國際經濟手冊》,副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5、《資本主義經濟週期:理論與預測》,主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
6、《企業的海外市場開拓》,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7、《資本主義的過去和現在》,副主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8、《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經濟週期和危機》,主編之一,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
9、《世界經濟思想文庫》,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美國經濟週期研究》,合作,商務印書館,1993年。
11、《我國引資的實踐和效果》,第一主編,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年。
12、《日本經濟現狀分析》,第一編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13、《APEC研究——方式·運行·效果》,第一主編,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年。
14、《國際經濟學》,第一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金融全球化與國際金融危機》,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當代日本產業結構研究》,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譯著《資本論辭典》(日譯漢),第一譯者,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年。

薛敬孝論文發表

“論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北華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論金融證券化”,《南開經濟研究》2000年第3期。
“論金融自由化與東南亞金融危機”,載《國際貨幣金融體系與東亞》,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論金融全球化與西方國家金融結構與銀行制度的整合趨勢”,《太平洋學報》2000年第3期。
“日本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向”,《現代日本經濟》2000年第6期。
“論金融全球化與西方國家貨幣政策工具的演變”,《理論與現代化》2001年第1期。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有效性”,《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1期。
“加強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措施”,《東北亞學刊》2001年第1期。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模式的特點”,載《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發展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論長波框架中的世界經濟走勢”,《南開學報》2001年第3期。
“天津汽車工業和豐田汽車集團”(日文),日本《名城論叢》2001年9月。
“論東亞經濟週期的同期性與非同期性”,《南開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
“二十世紀科技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太平洋學報》2002年第1期。
“關於加入WTO與中國經濟市場化進程的思考”,《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論我國經濟市場化進程中的工農業結構矛盾及影響”,《中國經濟問題》2002年第4期。
“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方式和現代特點”,《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年第4期。
“資產證券化與銀行業的重新定位”,《南開管理評論》2002年第5期。
“吸存金融中介存在原因的經濟學解釋:比較與綜合”,《遼寧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薛敬孝獲獎情況

1、“耐用消費品副類和再生產週期理論”,獲第二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1987年)。
2、“兩大部類的對比關係及其發展趨勢”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986年)。
3、《現代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參與)獲“吳玉章世界經濟學一等獎”(1987年)。
4、《產業結構分析的理論基礎》獲“光明杯”三等獎(1992年)。
5、《資本主義經濟週期:理論與預測》(主編)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5年)
和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6年)。
6、“中國登上世界經濟舞台的戰略構想”(第一作者)獲中宣部等五單位受中共中央委託召開的“全國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十週年理論研討會”之“論文入選獎”(1988年)。
7、《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研究》(主持人之一)獲天津市技術進步(軟科學)一等獎(1995年)。
8、《APEC研究——方式·運行·效果》(第一主編)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2年)。
9、“中間性危機和短期波動”、《中國如何登上世界經濟舞台》(主編)、《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經濟週期和危機》(主編之一)、“論長波框架中的世界經濟走勢”分別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88年、1990年、1994年、2002年)
薛敬孝教授 薛敬孝教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