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其坤

鎖定
薛其坤,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材料物理學家,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1]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2]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3]  [59]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4]  、黨委副書記 [5]  ,安徽省院士專家聯誼會顧問 [6]  、北京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主任。 [7]  [70] 
薛其坤於1984年畢業後進入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任教;199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前往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工作;1999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回國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副主任;2010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3年任清華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 [8]  ,同年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9]  ;2014年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10]  ;2017年被評為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11]  ;2017年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2]  ;2019年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2020年獲得菲列茲·倫敦獎 [12-13]  、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14-15]  、復旦—中植科學獎 [16] 
薛其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 [17] 
中文名
薛其坤
外文名
Qi-Kun Xue
別    名
“7—11”院士 [61]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蒙陰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者之一
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2020年獲得菲列茲·倫敦獎 [12] 
性    別

薛其坤人物經歷

薛其坤
薛其坤(5張)
1962年12月,薛其坤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西峪村。
1977年9月,就讀於山東省蒙陰縣第一中學 [18-19] 
1980年9月,進入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
1984年7月,本科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9月進入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工作。
1987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進行研究生學習。
1990年7月,碩士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攻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92年6月,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學生,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學習(-1994年6月)。
1994年8月,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 [20]  。9月前往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工作,擔任日本文部省教官、助手(-2001年3月)。
薛其坤 工作
薛其坤 工作(6張)
1996年6月,作為訪問助理教授,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1997年5月)。
199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1] 
1998年8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9年3月,擔任凝聚態物理中心SF4研究組組長。9月,擔任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0年2月,前往瑞士IBM蘇黎世實驗室做訪問科學家(-2000年3月)。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1年12月,前往香港大學物理系做訪問教授(-2002年1月)。
薛其坤
薛其坤(5張)
2004年6月,擔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2005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4月,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2010年6月)。
2008年,擔任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院長。
2010年7月,出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3年3月)。
2011年,出任臨沂大學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所長 [22] 
2013年3月至2020年12月,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58-59] 
2013年3月,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科研院院長、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3年5月) [23]  。5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委員、常委 [24]  。7月,任中共清華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 [25] 
2016年9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獎金100萬美金。
2017年1月,被評為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之一。12月24日,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2] 
2020年2月,與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Vinokur博士和德國馬普學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共同獲得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薛其坤是自1957年該獎設立以來,首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科學家,第二個來自亞洲地區的科學家 [12-13] 
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4] 
2020年12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5] 

薛其坤擔任職務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63]  [65]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66] 

薛其坤主要成就

薛其坤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薛其坤 演講
薛其坤 演講(11張)
薛其坤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高/低能電子衍射、光學探針以及各種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種金屬、半導體表面晶體結構/化學性質、異/同質結薄膜外延和低維納米結構的生長動力學和控制。在微電子工業上具有廣泛用途的化合物半導體GaAs和GaN生長表面的兩維晶體結構、光學性質以及相關異質結外延中應力釋放問題、InAs/GaAs量子點的形成機理和穩定性、納米團簇的生長、C60/C84/C70在半導體上的薄膜生長等研究中做過比較系統的工作。研究興趣包括稀磁半導體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和自旋注入、低維納米結構的磁性和在自旋電子學中的應用、量子效應對低維納米結構電子性質的影響(比如催化)等 [26] 
  • 研究方向
薛其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表面物理、低維納米結構和薄膜的控制生長與量子效應、極低温強磁場和自旋極化掃描隧道顯微學。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和納米結構的製備、表徵及其物理性能研究。開展了GaAs半導體薄膜、InAs/GaAs量子阱(點)、寬禁帶半導體GaN薄膜生長動力學研究,發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表面再構的基本規律;開展了半導體Si襯底上金屬超薄膜量子尺寸效應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屬薄膜體系量子效應和材料性能間內在聯繫,發現了薄膜熱膨脹係數、功函數、超導轉變温度等的量子振盪現象;開展了有序納米結構的自組織生長研究,發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確控制生長技術,解決了異質外延生長納米有序結構的難題 [27] 
薛其坤受聘任臨沂大學教授和學術顧問 薛其坤受聘任臨沂大學教授和學術顧問 [22]
薛其坤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的製備、表徵及其物理性能研究。開展了第二代半導體薄膜GaAs、InAs/GaAs量子阱(點)、寬禁帶半導體GaN和ZnO 薄膜生長動力學研究, 發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表面再構的基本規律;開展了半導體Si襯底上金屬超薄膜量子尺寸效應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屬薄膜體系量子效應和材料性能間內在聯繫,發現了薄膜熱膨脹係數、功函數、超導轉變温度等的量子振盪現象;開展了有序納米結構的自組織生長研究,發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確控制生長技術,解決了異質外延生長納米有序結構的難題。研製了幾套低温生長及原子尺度原位檢測裝置 [28] 
2013年,薛其坤帶領他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9]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1年,薛其坤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獎項 [29]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獲獎類型
參考資料
2019年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30] 

2011年
薄膜/納米結構的控制生長和量子操縱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五完成人
[31] 
2004年
原子尺度的薄膜/納米結構生長動力學:理論和實驗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32] 
2003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論文著作
截至2016年,薛其坤發表SCI論文330餘篇,包括5篇Science,7篇Nature 子刊,2篇PNAS,3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被引用超過6100餘次 [29] 
發表文章
1.C. Z. Chang, J. S. Zhang, X. Feng, J. Shen, Z. C. Zhang, M. H. Guo, K. Li, Y. B. Ou, P. Wei, L. L. Wang, Z. Q. Ji, Y. Feng, S. H. Ji, X. Chen, J. F. Jia, X. Dai, Z. Fang, S. C. Zhang, K. He, Y. Y. Wang, L. Lu, X. C. Ma and Q. K. Xu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a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Science 340, 167 (2013).
2.C. L. Song, Y. L. Wang, P. Cheng, Y. P. Jiang, W. Li, T. Zhang, Z. Li, K. He, L. L. Wang, J. F. Jia, H. H. Hung, C. J. Wu, X. C. Ma, X. Chen and Q. K. Xue, “Direct Observation of Nodes and Twofold Symmetry in FeSe Superconductor”, Science 332, 1410 (2011).
3.C. L. Song, Y. L. Wang, Y. X. Ning, J. F. Jia, X. Chen, B. Sun, P. Zhang, Q. K. Xue and X. C. Ma, “Tailoring Phthalocyanine Metalation Reaction by Quantum Size Effect”, J. Am. Chem. Soc. 132, 1456 (2010).
4.T. Zhang, P. Cheng, W. J. Li, Y. J. Sun, G. Wang, X. G. Zhu, K. He, L. L. Wang, X. C. Ma, X. Chen, Y. Y. Wang, Y. Liu, H. Q. Lin, J. F. Jia and Q. K. Xue, “Superconductivity in One-Atomic-Layer Metal Films Grown on Si(111)”, Nat. Phys. 6, 104 (2010).
5.P. Jiang, X. C. Ma, Y. X. Ning, C. L. Song, X. Chen, J. F. Jia and Q. K. Xue, “Quantum Size Effect Directed Selective Self-Assembling of Cobalt Phthalocyanine on Pb(111) Thin Films”, J. Am. Chem. Soc. 130, 7790 (2008).
6.Y. S. Fu, S. H. Ji, X. Chen, X. C. Ma, R. Wu, C. C. Wang, W. H. Duan, X. H. Qiu, B. Sun, P. Zhang, J. F. Jia and Q. K. Xue, “Manipulating the Kondo Resonance through Quantum Size Effects”, Phys. Rev. Lett. 99, 256601 (2007).
7.X. C. Ma, P. Jiang, Y. Qi, J. F. Jia, Y. Yang, W. H. Duan, W. X. Li, X. H. Bao, S. B. Zhang and Q. K. Xu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Quantum Oscillation of Surface Chemical Reactiviti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 9204 (2007).
8.L. Y. Ma, L. Tang, Z. L. Guan, K. He, K. An, X. C. Ma, J. F. Jia, Q. K. Xue, Y. Han, S. Huang and F. Liu, “Quantum Size Effect on Adatom Surface Diffusion”, Phys. Rev. Lett. 97, 266102 (2006).
9.X. Y. Bao, Y. F. Zhang, Y. P. Wang, J. F. Jia, Q. K. Xue, X. C. Xie and Z. X. Zhao, “Quantum Size Effects on the Perpendicular Upper Critical Field in Ultrathin Lead Films”, Phys. Rev. Lett. 95, 247005 (2005).
10. Y. F. Zhang, J. F. Jia, T. Z. Han, Z. Tang, Q. T. Shen, Y. Guo, Z. Q. Qiu and Q. K. Xue, “Band Structure and Oscillatory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of Pb Thin Films Determined by Atomic-Layer-Resolved Quantum-Well States”, Phys. Rev. Lett. 95, 096802 (2005).
11. Y. Guo, Y. F. Zhang, X. Y. Bao, T. Z. Han, Z. Tang, L. X. Zhang, W. G. Zhu, E. G. Wang, Q. Niu, Z. Q. Qiu, J. F. Jia, Z. X. Zhao and Q. K. Xue, “Superconductivity Modulated by Quantum Size Effects”, Science 306, 1915 (2004).
  • 學術報告
截至2016年,薛其坤在物理學和相關領域較有影響的國際會議如美國物理學會年會、美國材料學會年會、美國真空學會年會、掃描隧道顯微學大會、分子束外延大會等做過30餘個邀請報告。在國際會議上應邀做大會/主題/特邀報告100餘次,其中四次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做邀請報告 [29] 
時間
學術會議
舉辦地點
1996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聖路易斯
1999年
國際掃描探針顯微鏡會議
韓國首爾
2000年
國際分子束外延會議
中國北京
2004年
美國真空學會年會
美國阿納海姆
2004年
美國材料學會年會
美國波士頓
2005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洛杉磯
2005年
國際掃描隧道顯微鏡會議(STM'05)
日本札幌
2006年
國際納米科技會議(ICN+T2006)
瑞士巴塞爾
2006年
歐洲表面科學會議
法國巴黎(大會特邀報告)
2008年
亞洲納米科技會議
新加坡(大會特邀報告)
2010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波特蘭
2012年
美國物理學會年會
美國波士頓

薛其坤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2003年,薛其坤指導的博士生厲建龍(現任職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33]  )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34-36]  。2007年,指導的博士生張豔鋒(現任職於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37]  )的畢業論文《Si(111)襯底上Pb薄膜的低温生長、電子結構和量子效應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36]  [38] 
  • 團隊建設
2002年,薛其坤帶領的團隊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創新貢獻團隊"獎。
2011年,帶領的團隊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集體獎 [39] 

薛其坤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4年
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中國科學院
1996年
日本文部省青年科學家海外獎學金

1999年
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科學院
2000年
中國科學院"盈科青年學者"獎
中國科學院
2004年
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5年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中國科學院 [40]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2008年
中國重大科學進展

2010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

2010年
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0年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首

2010年
山東大學2010年度十大傑出校友

2011年
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2年
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41] 
2012年
萬人計劃首批傑出人才

2013年12月24日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2014年
[42]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43] 
2016年9月
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獎金100萬美金)
[44-45] 
2017年1月
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46] 
2017年5月
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 [47] 
2019年12月1日
[14] 
2020年2月
[12-13] 
2020年
[15] 
2020年9月
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48] 
2023年7月
北京市先進科技工作者
[67] 
2023年10月
年度巴克利獎
美國物理學會 [69] 

薛其坤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9年
中國物理學會表面與界面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9年
中國科學院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1年
大連理工大學三束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2001年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編委
2001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納米物理和器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001年
國家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2年
廈門大學納米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2002年
中國真空學會納米與表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02年
北京大學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江蘇省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2年
中山大學顯示材料與技術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山東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2002年
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200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九屆信息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
2003年
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2003年
《物理》編委
2004年
山東大學兼職教授 [49] 
2004年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2004年6月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2005年
蒙陰一中名譽校長
2006年
德州學院兼職教授
2006年
煙台開發區科技顧問
2006年
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2006年
北京電子能譜中心主任
2007年
江蘇省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第一屆技術委員會主任
2007年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2007年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
2008年
2008年
蘭州大學客座教授
2008年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2008年
河南省科學院學術技術顧問
2010年
“大功率半導體照明應用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
2011年
2012年05月11日
河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51] 
2013年01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首席學術顧問 [52] 
2018年
2022年
廣東省政協委員 [60] 
2022年11月
入選第二屆山東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名單,擔任副主任委員 [62] 
2023年9月
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68] 
2023年11月
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創新聯盟首屆理事長 [70] 
國際著名期刊任職
期刊名稱
職務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編委
Nano Let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編委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編委
AIP Advances
編委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副主編
Surface Review & Letters
主編
資料來源: [64] 

薛其坤人物軼事

  • 考研3次博士讀7年
1984年,薛其坤從山東大學本科畢業的他,開始考中科院的研究生,這一考就是三年。 [54]  第一次考研,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第二次考研,物理只考了39分。但他依然堅持,第三次考研,終於考進中科院物理所。 [54] 
薛其坤畢業的時候,因為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繼續跟着導師讀博士。別人的博士讀5年,一般最多6年就可以畢業了,他卻讀了7年。讀博期間,他被導師送到日本東北大學進修,可是讓薛其坤始料未及的是,這恰恰是“噩夢”的開始。在日本的導師要求他們:一週工作6天,不管颳風下雨,都要準時到達實驗室。 [54] 
  • “7-11”院士
薛其坤在清華大學有一個比“院士”還要響亮的名號——“7-11”。早上7點扎進實驗室,一直幹到晚上11點。這樣的作息時間,薛其坤堅持了20年。 [55]  “7-11”源自日本留學時的“魔鬼訓練”。1992年6月,薛其坤來到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學習。他的導師櫻井利夫要求,工作日必須早上7點到實驗室,晚上11點離開。起初,語言的不通、嚴苛的作息,讓薛其坤感覺孤單,跟家人通電話,幾乎要落淚。後來他不僅把“7-11”複製到週末,還把這個習慣帶回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55] 

薛其坤人物評價

薛其坤 薛其坤
薛其坤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單層鐵硒超導等新奇量子效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工作 [56]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評)
薛其坤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的製備、表徵及其物理性能研究。2013年,薛其坤帶領其研究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後,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震動,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稱其為“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晶體管和電子學器件的發展,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進程 [57] (清華大學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