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薊丘

鎖定
薊丘,漢語詞彙,拼音是jì qiū,解釋是亦作"一邱"。 一座小山。 一座墳墓。 指田一區。 [1] 
中文名
薊丘
拼    音
jì qiū
釋    義
在北京城西德勝門外西北隅
出    處
《史記·樂毅列傳》
注    音
ㄐㄧˋ ㄑㄧㄡ

目錄

薊丘解釋

1.亦作"一邱"。
2.一座小山。
3.一座墳墓。
4.指田一區。丘,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

薊丘出處

《史記·樂毅列傳》:“樂毅報遺燕惠王書曰:‘薊丘之植,植於汶篁。’”張守節正義:“幽州薊地西北隅,有薊丘。”
明·沈榜《宛署雜記·古蹟》:“薊丘,在縣西德勝門外五里西北隅,即古薊門也。舊有樓台並廢,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鬱蒼翠,為京師八景之一,名曰‘薊門煙樹’。”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古薊門》:“今都城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是古薊門遺址,亦曰薊邱。”
説它在“德勝門外五里西北隅”是後世人把元大都當成了薊城,造成錯指。
實際上,薊丘在今白雲觀以西、會城門東南一帶(古薊城之西北隅)。
薊丘在北京城西德勝門外西北隅,亦被稱為薊山,如書狀官徐長輔好友李海應於純祖三年癸亥(1803年)至四年甲子隨冬至使一行出使中國的旅途聞見記錄—《薊山紀程》。
又如我國著名書法家、清華大學中文語言系教授韓家鰲先生《晚志》所云:兒時嬉鬧浦江邊,壯歲追夢薊山前。老去猶貪秋日好,敢將衰朽對殘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