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薀藻浜

鎖定
薀藻浜,又名薀藻河、 [1]  藴藻浜、藴草河、 [7]  、薀草河、薀草稍。 [6]  因河中薀藻叢生而得名。 [11]  長江支流黃浦江的支流。西自上海市嘉定區黃渡孟涇村與吳淞江(即蘇州河)相通,東至寶山區吳淞鎮入黃浦江,全長34.64公里,其中嘉定段長16.7公里,寶山段長17.94公里。流經22個鄉鎮,與顧浦、鹽鐵塘、封浜、橫瀝、新槎浦、荻涇、楊盛河等相交。解放前曾為上海地區三大幹河(黃浦江、蘇州河、薀藻浜)之一。繫上海北部一條重要骨幹河道,亦為上海地區市級幹線航道之一,河道等級為五級內河。 [10] 
中文名
薀藻浜
別    名
薀藻河、藴藻浜、薀草稍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黃浦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上海市北部
流經地區
上海市嘉定區、寶山區
發源地
上海市嘉定區黃渡孟涇村吳淞江入口
主要支流
顧浦、鹽鐵塘、封浜、橫瀝、新槎浦、荻涇、楊盛河
河    長
34.64 m
河    口
上海市寶山區吳淞鎮

薀藻浜幹流概況

薀藻浜河道走向

薀藻浜 薀藻浜
薀藻浜,上海市級河道,跨上海嘉寶兩地,為嘉定區(原嘉定縣)南境東西向的主幹河。西自上海市嘉定區(原嘉定縣)黃渡孟涇村與吳淞江(即蘇州河)相通,東至寶山區吳淞鎮入黃浦江,全長34.64公里(一説全長36.1公里 [7]  ),其中嘉定段長16.7公里 [7]  [10]  ,寶山段長17.94公里。流經22個鄉鎮,與顧浦、鹽鐵塘、封浜、橫瀝、新槎浦、荻涇、楊盛河等相交。 [6]  [10] 

薀藻浜河道特徵

薀藻浜,薀東水利樞紐以西至吳淞江河道底寬30~60米,河底標高-4~-2米,邊坡1∶2.5,以東至黃浦江河段,長12.22公里,底寬17~40米。 [2] 
薀藻浜起點添淞江(蘇州河)口(嘉定區安亭孟涇) 薀藻浜起點添淞江(蘇州河)口(嘉定區安亭孟涇)
薀藻浜嘉定區段 薀藻浜嘉定區段
薀藻浜寶山段 薀藻浜寶山段
薀藻浜在寶山區吳淞鎮入黃浦江 薀藻浜在寶山區吳淞鎮入黃浦江
薀藻浜在寶山區吳淞鎮入黃浦江 薀藻浜在寶山區吳淞鎮入黃浦江

薀藻浜水文特徵

薀藻浜流域屬太湖區黃浦江水系的平原河網感潮區。屬吳淞江水系。1981年確定以南門水文站2.5米的水位為基準水位,3.15米為警報水位,3.8米為警戒水位。1958~1987年南門站年平均水位2.43米,最高水位4.08米,最低水位1.90米。1988~1992年,年平均水位2.56米,最高水位3.53米,最低水位2.19米。1990年起汛期由6月1日至9月30日改為由5月1日至10月20日。 [5] 

薀藻浜主要支流

薀藻浜與顧浦、鹽鐵塘、封浜、橫瀝、新槎浦、荻涇、楊盛河等相交。 [10] 
橫瀝 橫瀝
橫瀝,為嘉定東境南北主幹河。始挖於唐代,南起奉賢縣捍海塘,北至常熟市滸浦,全長120餘公里。嘉定境內段原起上海縣界越吳淞江至江橋鄉接上槎浦經南翔鎮、馬陸鄉、嘉定城中,抵婁塘鎮,自雙塘折向西北由公塘進入瀏河。南翔以南橫瀝,昔稱上槎浦;穿越鎮內的河段名市心橫瀝、中心市河;南翔鎮至嘉定南門河段名南橫瀝;穿越城區的名市河、穿城橫瀝;穿婁塘鎮的名中心橫瀝,以北名小橫瀝。明景泰五年(1454)至民國37年,分段疏浚39次。1949年至1992年疏浚8次。1958年南段擴建滬寧鐵路,以鐵路為界一截為二,南段改名西虯江,橫瀝遂由自滬寧鐵路北側起經南翔鎮、馬陸鄉、戩浜鄉、嘉定鎮抵婁塘鎮陸渡村匯入瀏河。全長23.85公里,先後穿越走馬塘、吾尚塘、薀藻浜、馬陸塘、公孫涇、練祁塘、婁塘河等主(次)幹河道。河口36米~42.5米,河底寬8米~20米,河底高程0米~一1米。通航15噸~60噸船隻。 [6] 
支流新槎浦普陀段 支流新槎浦普陀段
新槎浦,明清時期今江橋、南翔境內有上槎浦,南自孫基港北至南橫瀝;中槎浦,位於上槎浦之東,南起虯江北跨走馬塘至張涇;下槎浦,中槎浦以東,嘉寶界河,南起虯江,北達走馬塘。1957年疏浚南起吳淞江北至中槎浦段。1988年往北疏浚,越滬寧鐵路,與中槎浦分道,實地開挖至薀藻浜,名為新槎浦,全長7.4公里。流經江橋鄉、桃浦鄉,穿越虯江、走馬塘。河口寬42.5米、河底寬15米,河底高程一1米。通航百噸船隻。 [6] 
鹽鐵塘,相傳為漢代吳王劉濞為運鹽鐵開挖。唐名廣浦。原南起今黃渡鄉境內吳淞江向北越外岡鄉葛隆村進入江蘇省太倉縣止於張家港楊舍鎮,全長90餘公里。境內河段自元至正元年(1341)至1949年,疏浚30次。1977年拓浚取直薀藻浜以北河段,1980年疏浚滬寧鐵路南至薀藻浜段,1987年挖通吳淞江(原河東移800米)。今境內鹽鐵塘南起黃渡鄉許家村,往北流過方泰鄉至外岡鄉葛隆村進入太倉縣入瀏河。境內長17.62公里,穿越薀藻浜、練祁塘、婁塘河,河口寬24米~30米,河底寬8米~15米,河底高程一0.5米~1米。通航60噸~100噸船隻。 [6] 
隨塘河,又稱運石河、護塘河。乾隆四年(1739年)從採淘港起繞縣城東南至張鑑浜止,平地開挖運石河,以應增築石塘、石坦坡運輸石木的需要,長7.4公里。之後隨海塘樁石工程發展,逐步向北延伸至顧涇口、大川沙口以北,流入太倉界,自吳淞藴藻浜北口起至太倉界全長23.36公里,因沿海塘內側開挖,故稱此名。從乾隆四十七年至民國15年(1926年)共疏浚7次,其中道光十五年(1835年)大修海塘時開挖隨塘河17.57公里,而後3次僅分段疏浚吳淞至月浦間的河段共8.67公里。民國23年省撥款浚河,長9.8公里。解放後1950年至1964年雖曾進行過9次疏浚,累計長49.57公里,挖土191.56萬立方米,但隨着環境條件的變化,該河有很大變迂。1960年,太倉界附近的王家宅向南到黃窯灣一段修築了外圩堤(稱陳行外圩),沿圩所開的河稱為外隨塘河,長6.99公里。被取代的一段隨塘河稱為內隨塘河,其中靠太倉界一段首先淤淺成村間小溝,到1966年難於疏浚的薛敬塘以北到太倉界河段全被廢棄。1977年開挖楊盛河,把該河新川沙以南至楊盛河的一段3.5公里作為楊盛河,於是這一段隨塘河又不再存在。1978年寶山鋼鐵總廠開始建設,該河從石洞口(即顧涇口)以南至採淘港段劃入廠區。隨着南自藴藻浜、北至太倉界的整個海塘修築了永久性加固工程,採淘港南至藴藻浜北口一段隋塘河也就失去了作用。至990年代,只有老石洞至楊盛河一段3.2公里仍作為隨塘河存在。至於藴藻浜以南,黃浦江西岸沿衣周塘的隨塘河,從民國35年起就因沿黃浦江工廠、道路的發展而被逐段填沒,成為排水溝。 [7] 
北泗塘, 自藴藻浜至馬路河,全長6.29公里,歷史上航行頗盛。明天啓六年(1626年)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244年中曾疏浚12次,但自同治九年至1987年的百多年中沒有用人工疏浚過。江濟路橋以南段1.8公里,解放後航道部口用挖泥船挖深過21次。90%以上的河牀淤淺至零上1米,航行困難。河東岸已全部為工廠、企業建築物所佔據,河西岸僅剩江濟路至友誼路段約1.85公里內有農田,算餘已形成市河。 [7] 
楊盛河, 是本縣北部地區於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新開挖的南北河道。南起藴藻浜(季家橋鐵路橋西),往北利巧拓寬楊行鎮鄔涇、月浦鄉馬涇和盛橋橫瀝、北橫瀝成為楊盛河身段,到李家宅西進入隨塘河(被改為楊盛河尾段),直至新川沙水閘,全長18.89公里。通藴藻浜河口建有10米單孔套閘1座。根據通航20至50噸級船隻要求,分段設計為底寬6、8、10、12、14、20、60米,底高吳淞0米一0.5米一0.8米,邊坡1:2,挖土184.18萬立方米,挖廢土地461.25畝,拆遷房屋101間、棚舍104間,配建公路橋4座、大拖拉機橋21座、小拖拉機橋24座,投資156萬元(其中市100萬、縣56萬),受益面積6萬畝,貫穿黃泥塘、桃園江、沙浦、湄浦、馬路河、練祁、顧徑等東西河道。該河在北泗塘和獲徑間距9公里的中部,對解決楊行、月浦、吳淞3鄉低窪地的排澇和盛橋鄉高亢地的灌溉以及內河運輸都起到很大作用。 [7] 
荻涇, 在楊徑東,也稱東楊涇。北起羅涇鄉洋橋鎮永寧塘,往南流經羅店、羅南、劉行、顧村鄉入藴藻浜,全長22.37公里,底寬6-15米,底高0米一零下1米,邊坡1:2,為縣境內最長的1條南北幹河。疏浚荻涇最早的記載是明弘治元年(1488年),以後隔了近400年到清同治二年才疏浚,光緒二十五年也疏浚過1次,帶浚西彌浦、彭越浦,直達吳淞江,長26.89公里。民國2年和17年各疏浚過1次。解放後1956年,因淤淺突出,年初疏浚羅店鎮至劉行鎮的1段,長7.02公里,省撥經費2萬元。獲涇原來的走向是北起羅店鎮練祁,向南經羅南、劉行鄉,在劉行鎮為市河白蕩,轉東折南經顧村鄉車家橋,往東經顧村鎮,轉南入藴藻浜。1972年疏浚時,羅南蔡家弄往南到顧村車家橋一段改道,不經劉行鎮白蕩,逕直到車家橋,50個彎頭減為10個,拉直河道1.7公里,標準提高到底寬8米,底高0米,邊坡1:2,挖土60萬立方米,市補助上方費18萬元。 [7] 
楊涇 ,又稱西楊涇、老楊涇。北起練祁河,南至沙浦,全長10.4公里,底寬4米,底高0米,邊坡1:2,是嘉、寶兩縣中部界河(沙浦以南至藴藻浜一段亦稱井亭浜)。民國25年與嘉定區(原嘉定縣)協作疏浚,南至張涇口,北至練祁河,長9.4公里,本縣負責南段。解放後,1951年由嘉定區(原嘉定縣)單獨疏浚,北自公孫涇,南至張涇。1958年春嘉定區(原嘉定縣)又開挖楊涇南段,北自張涇,南至陳村。此後至1987年未疏浚。 [7] 
郝橋港, 曾稱南灑塘。北起藴藻浜,南至走馬塘,長8.5公里。其中長江路以南一段原是斜塘河,長4.7公里,近走馬塘一段叫新浜。明天啓六年(1626年)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122年中疏浚過12次。斜塘河段在清乾隆十三年、五十五年各疏浚過1次,民國7年(1918年)、17年、23年又各疏浚過1次。解放後,1950年到1965年疏浚過5次,以1965年12月至1966年1月的一次疏浚規模最大。全縣組織南部6個公社和北部顧村、劉行公社的民工疏浚斜塘,長4.53公里,裁去3個彎,實地開河2.4公里。底寬4米,底高零上0.5米,挖土12.1萬立方米,配建公路橋1座、人行橋3座,投資9萬餘元。 [7] 
西泗塘 ,又名新塘港,北起藴藻浜季家橋西(楊盛河對面),向南經段浦,鵝★浦抵走馬塘,長6公里,是本縣一條運肥河道。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上海市劃分河道等級時,將西泗塘一俞涇浦一橫浜河列在一條河內。歷史上只有“民浚”的記載,民國元年和民國8年分段疏浚過。解放後,1950年到1951年市工務局發動以工代賑,組織疏浚自虹口港至藴藻浜全長21公里河道。之後因年久失修,影響運肥及淞南、廟行、彭浦等鄉農田排灌,於1971年冬進行疏浚,截去長江路南的陡彎,標準為底寬6米,底高0米,坡度1:2,挖土35.5萬立方米,市補助土方費12萬元。 [7] 
彭越浦,又名潭子港、彭公浦。南起蘇州河潭子灣北岸,往東穿越滬寧鐵路折向北流,經彭浦鎮到走馬塘。其中潭子灣至鐵路橋一段長約1公里,原是虯江。全長8.6公里,在縣境內走馬塘到柳營河全長4.8公里。向為羅店、劉行、大場、彭浦到市區的主要航道,現仍是本縣藴藻浜與蘇州河間船隻航行最頻繁的南北向河道。在明末崇禎六年(1633年)和清代曾疏浚過4次。民國時期疏浚3次。解放後,1950年市工務局組織失業工人以工代賑,疏浚自蘇州河至走馬塘段。1951年再疏浚走馬塘至藴藻浜段,1958年市政工程局測量彭浦鎮至走馬塘一段長3.2公里,確認該段有礙航行。同年1月,北郊區發動農民進行疏浚。1970年春疏浚走馬塘時,帶浚彭越浦至靈石路橋一段,長2.5公里。1975年冬到1976年春,縣疏浚東高徑、彭越浦,從藴藻浜向南到彭浦鎮北正和橋止,長7.8公里。底寬5?6米(出口段為8米),底高0米,邊坡1:2,挖±61.5萬立方米,配建公路橋2座、拖拉機橋10座、人行橋12座,國家投資74.5萬元。 [7] 
支流東茭涇--薀藻浜交匯處 支流東茭涇--薀藻浜交匯處
薀藻浜寶山區段與東茭涇相河 薀藻浜寶山區段與東茭涇相河
東高涇 ,原稱東茭涇。北起藴藻浜,經鵝★浦,穿過場中路到達走馬塘,長4.6公里,與走馬塘以南的彭越浦相通。東高徑、彭越浦是藴藻浜到吳淞江的重要航道,也是寶山北部地區到上海市區的重要航道。以往疏浚獲徑時,往往帶浚西彌浦或東高徑。1951年,上海市工務局以工代賑疏浚東高涇(當時也叫彭越浦)。1975年冬,縣疏浚東高涇時,裁彎取直,中段河線東移,直通彭越浦,底寬5-6米,出口段8米,底高0米,坡度1:2,河口建節制閘1座。 [7] 
西彌浦, 北起藴藻浜荻涇口對岸,向南經鵝★浦,在大場鎮北折西穿滬太路往西南,在大場鎮西入走馬塘。原全長5.6公里,1986年疏浚裁彎後為4.63公里。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光緒二十五年各疏浚過1次。本世紀20?40年代,西側和東岸先後修築有滬太路和大場飛機場,使西彌浦排灌和運輸功能減弱,且在西邊1公里處有桃浦河並行,擔負排灌、運輸的任務,所以西彌浦更失去疏浚價值。1979年,藴藻浜興建了藴東水利樞紐工程,桃浦河作為排污通道,西彌浦加重了污染,故在河口建間控制,疏浚了閘首一段河道計360米,經費1.32萬元。1986年因上年大場地區受澇嚴重,市水利局制定瞭解決大場地區內澇的方案,其中包括疏浚西彌浦,並在上半年施工,長4.27公里,底寬8-10米,底高0米,邊坡1:1.75至1:2,挖土26.02萬立方米,配建鐵路橋1座、公路橋1座、拖拉機橋8座、套口橋1座。市、縣投資136.93萬元,大場等3鄉出資12.25萬元。 [7] 
桃浦 ,又稱桃樹浦、西茭涇、西溝涇。北起藴藻浜塘橋西,經葑村塘、走馬塘,向南到周徑橋出境至嘉定區(原嘉定縣)。也有稱走馬塘以南為桃浦,葑村塘至走馬塘為楊家橋浜,藴藻浜以南至葑村塘為西高徑。全長11.5公里,在縣境內5.2公里,現主要作用是排水和航運。明嘉靖四年(1525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385年中共疏浚10次,其中4次帶浚木瀆港,通蘇州河。民國37年,上海市政府按能平行兩艘15噸船隻的要求進行疏浚,至解放時完成計劃的55%。解放後,1950年市工務局組織災民及郊區農民以工代賑,對解放前遺留部分進行疏浚。1956年又疏浚起自南大路,南接木瀆港,全長6公里的河段,以能通航10噸船隻為目的。1982年,為解決來自蘇州河及桃浦工業區的污水排放,進行了一次疏浚,底寬10米,底高零下1米,邊坡1:2,並在藴藻浜邊建造一座10米孔徑節制閘,以控制排放桃浦污水,引藴藻浜清水,並防止髙潮倒灌。1982年春和1983年1月,分兩次開挖桃浦水閘上游747米的引河,其中第一次在距老河以東70米處實地開挖250米,第二次繼續向南開挖497米,兩次共挖±13.76萬立方米,投資55萬元。 [7] 

薀藻浜治理開發

薀藻浜河道治理

薀藻浜自明萬曆四十年至清光緒十六年(1682~1890年)間曾先後9次進行疏浚 [1]  。建國前大部分河段在寶山境內,嘉定段西起走馬塘鴨棚頭,東北至花圈浜(寶山界),僅長2.5公里。清雍正十年(1732年)潮災後,全縣留3個出海口,另兩口(川沙、虯江)後漸次淤塞,藴藻浜遂成為唯一的出海口,水勢洶湧,兩岸田地、房屋坍沒。為此,曾先後在河口及嘉定區(原嘉定縣)南翔築壩3次以阻水勢,但又產生了淤塞和不能通航的弊端,還因此造成寶山、嘉定兩縣之間的爭執。 [7]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由於嘉定南部干支河泥沙淤積,遂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在縣界附近唐家橋建置石閘,以拒渾潮。清同治三年(1864年)改築為泥壩。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寶山疏浚薀藻浜後,拆除土壩,嘉定又選擇唐家橋以西新址重建石閘,不久閘前淤積成壩,東西兩段遂互不溝通。
建國後,嘉定人民迫切要求疏通直接排水入海通道,以改善當地排水條件。1952年12月,疏浚薀藻浜嘉定段,並帶浚走馬塘一段,總長3780米,同時挖除閘壩,與東段貫通。
1959年冬,根據市城建局規劃定線,自寶山塘橋以西改道,由原向西南改向西北,裁棄曲灣,直趨嘉定境內橫瀝。國家投資220萬元,共挖土方77.62萬立方米。
1978年按全市水利綜合治理規劃,實行分片治理,將薀藻浜以北,桃浦河以西的嘉定寶山地區均列入“嘉寶北片”範圍,決定該河自橫瀝河向西延伸,經馬陸、南翔、方泰、黃渡、安亭等鄉,於黃渡孟涇村接吳淞江。同時自塘橋以西拓寬浚深,並將郭家灣至塘橋的2.86公里河道全部拉直,工程所需經費由國家投資。
1980~1982年整治薀藻浜航道,按300噸級航道標準浚深西段21.8公里。東段12.3公里原可通航100~300噸級船舶,但航行條件較差。隨着寶山地區經濟發展,航道日益擁擠,不能滿足需要,為此市政府決定投資1265萬元,整治薀藻浜東段。整治工程於1988年動工,1990年底完成。薀藻浜航道整治後,經吳淞江與油墩港相連通,形成上海市300噸級航道環線,比從吳淞江轉道黃浦江至吳淞,縮短航程20公里。河口段水深條件好,700噸級的長江駁船在低潮時可抵上鋼一廠靠泊裝卸,相應滿足了寶山鋼鐵基地的發展和寶山地區城市建設對航道的要求。但薀東水閘下游7公里的航段,潮水受閘阻擋,形成壅水,淤淺較為嚴重,需經常疏浚。
薀東水利樞紐以西至吳淞江的河道底寬30~60米,河底標高-4~-2米,邊坡1∶2.5。樞紐以東至黃浦江的河段,長12.22公里,河道底寬17~40米。薀東水利樞紐工程包括船閘1座,孔徑12米;節制閘1座3孔,總孔徑30米。同時在臨近吳淞江(蘇州河)處建薀西水利樞紐,規模與薀東樞紐相同。薀藻浜對嘉定、寶山南部地區引水、排水起骨幹作用。 [1]  [6]  [10] 

薀藻浜涵閘工程

薀東水閘 薀東水閘
薀藻浜東水利樞紐工程,簡稱薀東水閘,在寶山區顧村鄉塘橋白楊村,是薀藻浜水利綜合治理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可擋潮排澇、引清衝污,有利嘉定、寶山兩區農田引水灌溉,受益面積約30萬畝。有節制閘1座,3孔淨寬30米(10米×3),口門淨寬12米、閘室寬20米、長300米船閘1座,淨寬5米汽-10級公路橋1座,水文測流站1座,虹連式自記水位測亭2座以及500平方米管理房等附屬設施。設計水位,內河最高3.5米、最低1.80米,外河最高5.80米、最低-0.25米。設計最大排澇流量210秒立方米。節制閘用直徑215毫米柱塞式油缸液壓啓閉機3台,集中控制運行。船閘用直徑215毫米柱塞油缸液壓啓閉機2台,集中在外閘首控制。1978年9月竣工,投資1156.6萬元。 [3] 
薀西樞紐(水閘及船閘) 薀西樞紐(水閘及船閘)
薀西水閘 薀西水閘
薀西船閘 薀西船閘
薀藻浜西水利樞紐工程,簡稱薀西水閘,在嘉定區黃渡鄉孟涇村與安亭鄉雙浦村間薀藻浜上游與吳淞江交匯處,是上、嘉、寶地區薀南、薀北兩片擋潮、引清減污、排澇和通航的骨幹工程。受益農田嘉定區18萬畝,寶山區20萬畝。有3孔總淨寬30米(10米×3)節制閘1座,口門寬12米、閘室寬20米、長30米船閘1座,上有淨寬4.5米汽-10級公路橋1座。設計水位閘外最高4.4米、最低1.80米,閘內最高4.05米、最低1.80米,節制閘最大流量(引水)176秒立方米。船閘配有5套直徑215毫米柱塞式油缸液壓啓閉機。通航300噸級船隻。1977年12月竣工,投資623.9萬元。 [3] 
黃泥塘水閘, 1965年在黃泥塘通藴藻浜口興建,為6米孔徑水閘,用以解決楊行、吳淞一帶地面標高僅3.5米左右的低窪地連年受澇的問題。採用鋼筋混凝土塢式結構。為了提前消能,縮短消力池的長度,將部分消力池佈置在閘身底板上。上下游消力池也是塢式結構,築漿砌塊石上下游圓弧牆和護底護坡,以及幹砌塊石海漫和堆石防衝槽。由楊行公社組織民工施工,吳淞公社開通引河並堵塞老河。10月1日竣工,國家投資12.47萬元,社隊自負勞務費3.03萬元。 [8] 
荻涇套閘, 藴藻浜以北地區在各口相繼建閘控制以後,荻涇是留下的唯一敞口,跑水較快,影響排灌。1976年在顧村崇明塘橋北200米處,將荻涇裁彎取直,建10米船閘一座。根據楊盛河套閘閘室等結構圖,將斜坡重力式閘室擋上牆護坡改為鋼筋混凝土懸臂式。於1976年10月27日開工,1978年5月23日建成通水,國家投資105萬元。1985年訊前大修加高。 [8] 
西彌浦水閘, 在藴藻浜南岸塘橋以東約250米處,1979年建成,為8米孔徑水閘,結構與新市河水閘同。 [8] 

薀藻浜航道航運

薀藻浜航道

薀藻浜航道。在上海市北部地區,長33.65公里,是上海港往蘇南、皖北,接通京杭大運河的幹道之一。民國時期,河道與黃浦江、蘇州河並列為上海3大幹河。1978~1981年,自橫瀝港向西開拓延伸,於黃渡與蘇州河接通。1989~1995年初,上海市投資8000餘萬元大規模整治,全線可通航300噸級船舶,河口段可候潮進出700噸級船舶。 [4] 
薀藻浜河道古已有之。因其臨江近海,潮水落差大,極易淤淺,史載自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疏浚共達9次。亦曾於咸豐九年(1859年)在唐家橋建置石閘,以拒渾潮。至清末,石閘淤廢成壩,航道被截為二,互不溝通。民國20年10月16日,薀藻浜被列為上海市一等幹河之一。
上海解放後,興修水利,於1952年底挖除閘壩,薀藻浜航道東西貫通。經1959~1982年數次疏浚整治,裁棄曲彎,薀藻浜航道自黃渡吳淞江口至薀藻浜大橋,全長33.4公里。沿線建有跨河橋樑25座,跨河纜線25根,船套閘2座。薀東船閘以西至吳淞江口可通航100噸級船隊,閘東則可通航100~300噸級船隊。河口水深較好,700噸級駁船在低潮位時可通達上鋼一廠碼頭靠泊裝卸。1987年航道通過量達2205萬噸。
1988年起,交通部和上海市共投資8000餘萬元,大規模整治薀藻浜。整治後的薀藻浜,全線道航300噸級船隊,並與吳淞江連接,成為新的蘇申內港線,與油墩港相通,形成上海市的300噸級航道環線,可基本滿足寶山鋼鐵基地、寶山地區的生產建設對水路運輸的需求。 [11] 

薀藻浜港口碼頭

寶山區港,宋紹興六年(1136年),江灣浦口(時屬崑山縣)已出現港埠,成為商賈經由要衝之地。明萬曆初(1573年),羅店鎮港崛起,商船多泊於港埠裝運棉布。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區境內各主要集鎮已有專事港埠船舶裝卸的行業,稱之為“腳頭”、“腳伕”。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淞鎮港闢為商港。1959年,薀藻浜滬太鐵路塘橋以西裁彎取直,實地開河接通蘇州河後,薀藻浜港區成為上海內河港口的主要港區。進入80年代,寶山區內河港發展較快,1985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00萬噸。80年代末,定名為寶山區港,並劃分為薀藻浜作業區和長興島作業區。
寶山區寶山裝卸公司季家橋碼頭薀藻浜作業區,由北泗塘、潘涇、荻涇3個作業段和新塘港、練祁河、楊盛河3個作業點組成。自然岸線長148公里。水陸總面積33萬平方米,其中陸域面積17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6萬平方米。1990年薀藻浜港區有碼頭泊位489個,最大靠泊能力700噸級。擁有倉庫面積5263平方米,堆場2.1萬平方米,裝卸機械200餘台,最大起重能力16噸,錨地2個。水域內主要航道可常年通航100~300噸級船舶。1990年貨物吞吐量892萬噸。 [13] 
永昌碼頭,位於藴藻浜東口北岸,傍吳淞淞浦路。清光緒年間豆業捐建,民國24年(1935年)上海市工部局重修,為兩座橋式木結構小碼頭,只供舢板船駁運。1951年隸上海港張華浜裝卸區,改建成兩隻小躉船。1959年11月劃交本縣裝卸公司,改為一隻躉船,裝有4部小吊車。1968年擴建為鋼筋混凝土板樁駁岸型碼頭,岸線長156米,有6個百噸級泊位,年裝卸近百萬噸,是縣屬最大專業裝卸碼頭。
淞浦碼頭,位於吳淞藴藻浜橋西首北岸,傍吳淞淞浦路。1956年前後建成,隸上海鐵合金廠,1962年劃交本縣裝卸公司。1974年12月進行改建,岸線長130米,有百噸級泊位4個。
季家橋碼頭,位於藴藻浜鐵路橋南堍東側。1980年縣裝卸公司建。1981年交縣搬運裝卸合作社使用。為鋼渣專用碼頭,年吞吐量約30萬噸。 [9] 
季家橋碼頭作業段,位於薀藻浜鐵路橋處,季家橋碼頭建設工程稍晚於束裏橋碼頭,於1984年建成投產,碼頭岸線長160米,共有70噸級碼頭泊位3個,主要承擔散雜貨物資裝卸任務,是寶山縣裝卸公司在薀藻浜港區中的一個重要裝卸作業點。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