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蕭鏘人物生平
編輯建元四年(482年),齊武帝即位,以蕭鏘為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軍事、北中郎將、寧蠻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484年),進號徵虜將軍。永明四年(486年),為左衞將軍,遷侍中,領步兵校尉。
[2]
永明七年(489年),轉徵虜將軍,丹陽尹。不久加散騎常侍,進號撫軍將軍。出為江州刺史,常侍如故。永明九年(491年),始親府、州事。加使持節、督江州諸軍事、安南將軍,置佐史,常侍如故。永明二年,省江州府,至此恢復。永明十一年(493年),為領軍,常侍如故。
[3]
蕭鏘和悌美令,被兄長齊武帝寵信,授領軍的待遇其他齊室諸王沒有過。蕭鏘為官理事無壅,當時被稱道。皇帝車駕遊幸,常甲仗衞從,恩待僅次於豫章王蕭嶷。永明十一年(493年),給油絡車。
[4]
蕭鏘雍容有人望,為皇帝蕭昭業(武帝長孫)所依信。蕭昭業心疑蕭鸞,諸王問訊,只留下蕭鏘詢問:“公聞鸞於法身何如?”蕭鏘説:“臣鸞於宗戚最長,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廷之幹,唯鸞一人,願陛下無以為慮。”蕭昭業對徐龍駒説:“我欲與公共計取鸞,公既不同,我不能獨辦,且復小聽。”等到蕭昭業被廢,蕭鏘竟不知。
[6]
延興元年(494年),蕭鏘進位司徒,侍中、驃騎如故。蕭鸞鎮東府,權勢很大,蕭鏘每次前往,蕭鸞常屣履至車迎蕭鏘。談到家國,言淚俱下,蕭鏘因此信任他。宮台內皆屬意於蕭鏘,勸蕭鏘入宮,發兵輔政。制局監謝粲勸説蕭鏘及隨王蕭子隆:“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粲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東城人政共縛送蕭令耳。”蕭子隆想要定計,蕭鏘以上台兵力都歸東府管理,猶豫不決。馬隊主劉巨,武帝的舊人,叩頭勸蕭鏘起兵立事。蕭鏘又回大內與母陸太妃辭別,一天一夜不成行。幾天後,蕭鸞遣二千人圍蕭鏘宅第殺害蕭鏘,謝粲等也被殺。蕭鏘時年二十六。
[7]
蕭鏘人際關係
編輯蕭鏘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父祖 | 父親 | 齊高帝,南齊開國皇帝。 | |
母親 | 陸氏 | ||
平輩 | 長兄 | 齊武帝,南齊第二位皇帝。 | |
次兄 | |||
三兄 | 蕭映(鍈) | 驃騎將軍、臨川獻王。 | |
四兄 | 蕭晃(鍠) | 車騎將軍,長沙威王 | |
五兄 | 蕭曄(鋣) | 衞將軍,武陵昭王。 | |
六兄 | 蕭暠(鎬) | 秘書監,安城恭王。 | |
八弟 | 中軍將軍,桂陽郡王。 | ||
十弟 | 秘書監,始興簡王。 | ||
十一弟 | 撫軍將軍,衡陽郡王。 | ||
十二弟 | 秘書監,江夏郡王。 | ||
十五弟 | 湘州刺史,南平郡王。 | ||
十六弟 | 南豫州刺史,宜都郡王。 | ||
十八弟 | 郢州刺史,晉熙郡王。 | ||
十九弟 | 衞將軍,河東郡王。 | ||
姐妹 | 蕭氏 | ||
蕭氏 | |||
蕭氏 | |||
夫人 | 妻子 | 劉氏 |
蕭鏘幕府僚屬
序號 | 姓名 | 出身 | 職位 |
---|---|---|---|
北中郎將府(482年-484年) | |||
1. | 北中郎將長史 | ||
徵虜將軍府(484年-486年) | |||
1. | 張瑰 | 吳郡張氏 | 徵虜長史 |
2. | 東莞劉氏 | 諮議參軍 | |
安南將軍府(491年-493年) | |||
1. | 安南長史 | ||
鄱陽王國(479年-494年) | |||
1. | 鄱陽王師 | ||
2. | 吳郡張氏 | 鄱陽王師 | |
3. | 鄱陽王友 |
- 參考資料
-
- 1. 蕭鏘泰始五年(469年)出生,當時蕭鏘之父蕭道成為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郡,故推測蕭鏘之生地為廣陵。
- 2. 《南齊書·蕭鏘傳》鄱陽王鏘,字宣韶,太祖第七子也。建元四年,世祖即位,以鏘為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軍事、北中郎將、寧蠻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進號徵虜將軍。四年,為左衞將軍,遷侍中,領步兵校尉。
- 3. 《南齊書·蕭鏘傳》七年,轉徵虜將軍,丹陽尹。尋加散騎常侍,進號撫軍。出為江州刺史,常侍如故。九年,始親府、州事。加使持節、督江州諸軍事、安南將軍,置佐史,常侍如故。先是二年省江州府,至是乃復。十一年,為領軍,常侍如故。
- 4. 《南齊書·蕭鏘傳》鏘和悌美令,有寵於世祖,領軍之授,齊室諸王所未為。鏘在官理事無壅,當時稱之。車駕遊幸,常甲仗衞從,恩待次豫章王嶷。其年,給油絡車。
- 5. 《南齊書·蕭鏘傳》隆昌元年,轉尚書右僕射,常侍如故。俄遷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兵置佐。
- 6. 《南齊書·蕭鏘傳》鏘雍容得物情,為鬱林王所依信。鬱林心疑高宗,諸王問訊,獨留鏘謂之曰:"公聞鸞於法身何如?"鏘曰:"臣鸞於宗戚最長,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廷之幹,唯鸞一人,願陛下無以為慮。"鬱林退謂徐龍駒曰:"我欲與公共計取鸞,公既不同,我不能獨辦,且復小聽。"及鬱林廢,鏘竟不知。
- 7. 《南齊書·蕭鏘傳》延興元年,進位司徒,侍中、驃騎如故。高宗鎮東府,權勢稍異,鏘每往,高宗常屣履至車迎鏘。語及家國,言淚俱下,鏘以此推信之。而宮台內皆屬意於鏘,勸鏘入宮發兵輔政。制局監謝粲説鏘及隨王子隆曰:"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粲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東城人政共縛送蕭令耳。"子隆欲定計,鏘以上台兵力既悉度東府,且慮事難捷,意甚猶豫。馬隊主劉巨,世祖時舊人,詣鏘請間,叩頭勸鏘立事。鏘命駕將入,復回還內與母陸太妃別,日暮不成行。數日,高宗遣二千人圍鏘宅害鏘,謝粲等皆見殺。鏘時年二十六。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34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风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