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蕭晃人物生平
編輯蕭晃少有武力,為蕭道成所喜愛。
升明二年(478年),蕭晃代三兄蕭映為寧朔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當初,沈攸之起義時,蕭晃便持弓馬,多從武容,在都城街上巡邏,當時的人為之語曰:“煥煥蕭四傘。”同年十月,調遷為持節、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陽諸軍事、西中郎將、豫州刺史。
[2]
建元元年(479年),齊高帝蕭道成踐祚,蕭晃封長沙王。蕭晃欲向齊高帝陳述政事,動輒為典籤所制裁,蕭晃遂執殺典籤。齊高帝大怒,手詔賜杖。尋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後將軍、南徐州刺史。齊武帝蕭賾為皇太子時,拜武進陵,於曲阿後湖鬥隊,使蕭晃御馬軍,齊高帝聽聞後又不悦。入朝為侍中、護軍將軍,其後又以國憂,解侍中之職,加中軍將軍。齊高帝臨崩時,令蕭晃跟隨蕭賾,特意吩咐蕭賾放處蕭晃以在近蕃,切勿命令他遠出。
[3]
諸王在京都,唯置捉刀左右四十人。但是蕭晃深愛武士服飾,由徐州回京城時,私載數百人軍仗返回都城,為禁司所察覺,投棄他的私載於江水之中。蕭賾禁止諸王收藏私人軍仗,聽聞後大怒,要將蕭晃正法。豫章王蕭嶷於齊武帝蕭賾御前稽首流涕曰:“晃罪誠不足宥。陛下當憶先朝唸白象。”“白象”是蕭晃的小字。蕭賾亦因而垂泣。又因高帝病篤時,常勸誡蕭賾以宋氏為鑑。劉宋如非骨肉相殘,其他世族豈能有機可乘,命令蕭賾深戒手足相殘。所以蕭賾最終無異議。然而蕭晃亦不見得親寵。當時評論者皆認為蕭賾比魏文帝優勝,卻遜於漢明帝。
[5]
再加蕭晃為鎮軍將軍,轉為丹陽尹,常侍、如過去一樣為將軍。又為侍中、護軍將軍,如過去一樣為鎮軍。又進號為車騎將軍,如過去一樣為侍中。給油絡車,鼓吹一部。蕭晃於永明八年(490年)薨,當時三十一歲。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贈開府儀同三司。
[6]
齊武帝蕭賾曾駕幸鐘山,蕭晃跟從聖駕,以馬槊刺道路邊的枯櫱,齊武帝令左右數人拔去,銀纏皆卷聚,而馬槊不能拔出。乃令蕭晃復馳馬拔馬槊,馬槊便應手而去。每次遠州呈獻駿馬,齊高帝輒令蕭晃於華林中調試這些駿馬。蕭道成常曰:“此我家任城(即三國時代曹操之子任城威王曹彰)也。”蕭賾因緣於此意,故以“威王”為諡。
[7]
蕭晃人際關係
編輯蕭晃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父祖 | 父親 | 即齊高帝,南齊第1位皇帝。 | |
母親 | 謝氏 | 即謝貴嬪,出身陳郡謝氏。 | |
平輩 | 長兄 | 字宣遠,即齊武帝,南齊第二位皇帝。 | |
次兄 | |||
三兄 | 字宣光,封臨川郡王,官至驃騎將軍,諡號獻。 | ||
五弟 | 字宣照,封武陵郡王,官至衞將軍,諡號昭。 | ||
六弟 | 字宣曜,封安成郡王,官至秘書監,諡號恭。 | ||
七弟 | 字宣韶,封鄱陽郡王,官至司徒。 | ||
八弟 | 字宣朗,封桂陽郡王,官至中軍將軍。 | ||
十弟 | 字宣徹,封始興郡王,官至秘書監,諡號簡。 | ||
十一弟 | 字宣禮,封衡陽郡王,官至撫軍將軍。 | ||
十二弟 | 字宣穎,封江夏郡王,官至秘書監。 | ||
十五弟 | 字宣毅,封南平郡王,官至湘州刺史。 | ||
十六弟 | 字宣嚴,封宜都郡王,官至南豫州刺史。 | ||
十八弟 | 字宣攸,封晉熙郡王,官至郢州刺史。 | ||
十九弟 | 字宣胤,封河東郡王,官至衞將軍。 | ||
姐妹 | —— | ||
—— | |||
—— | |||
—— | 妻子 | 王氏 | 王伷之女,出身琅琊王氏。 |
子孫 | 兒子 | —— | 襲爵長沙郡王。 |
蕭子賢 | 封為平樂縣開國侯,官至太子詹事,子女北逃元魏。 | ||
孫子 | 蕭彪 | ||
孫女 | —— | ||
曾孫 | 蕭峭 | 隋朝時撫州刺史、湮陽縣公。 | |
玄孫 | 蕭齡之 | ||
來孫 | 蕭德昭 | 唐朝時同州刺史、蘭陵穆公。 | |
蕭德亮 | 唐朝時晉原縣令。 | ||
蕭德琮 | 唐朝時博州長史。 | ||
晜孫 | 蕭璿 | ||
蕭璦 | 唐朝時膳部郎中、河南道宣勞使、晉州刺史。 | ||
蕭寡尤 | 唐朝時朝請大夫、行嘉州長史、上柱國。 | ||
曾孫 | 蕭諲 | 唐朝時右率府長史。 | |
蕭惟嶽 | —— | ||
蕭惟翰 | —— | ||
蕭惟孝 | —— |
蕭晃幕府僚屬
序號 | 姓名 | 出身 | 職位 |
---|---|---|---|
後將軍府(479年-482年) | |||
1. | 長沙王后將軍參軍 | ||
2. | 長沙王后將軍主簿 | ||
3. | 下邳王氏 | 長沙王后將軍司馬 | |
4. | 長沙王后將軍行參軍 | ||
中軍將軍府(482年-483年) | |||
1. | 到撝 | 彭城到氏 | 長沙王中軍將軍長史 |
2. | 琅琊王氏 | 長沙王中軍將軍長史 | |
鎮軍將軍府(483年-) | |||
1. | —— | 長沙王鎮軍將軍司馬 | |
2. | 東莞劉氏 | 長沙王鎮軍將軍板諮議參軍 | |
3. | 長沙王鎮軍將軍諮議參軍、長沙王鎮軍將軍記室參軍 | ||
4. | 長沙王鎮軍將軍諮議參軍 | ||
車騎將軍府(-490年) | |||
1. | 長沙王車騎將軍長史 | ||
2. | 吳興丘氏 | 長沙王車騎將軍長史 |
蕭晃史料索引
編輯《南齊書·蕭晃傳》
《南史·蕭晃傳》
- 參考資料
-
- 1. 《逸周書·諡法解》猛以剛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服叛懷遠曰威;強毅執政曰威;賞勸刑怒曰威;以刑服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信賞必罰曰威;德威可畏曰威;聲靈震疊曰威;莊以臨下曰威。
- 2. 《南齊書·蕭晃傳》長沙威王晃,字宣明,太祖第四子也。少有武力,為太祖所愛。宋世解褐秘書郎邵陵王友,不拜。升明二年,代兄映為寧朔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初,沈攸之事起,晃便弓馬,多從武容,燻赫都街,時人為之語曰:"煥煥蕭四傘。"其年,遷為持節、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陽諸軍事、西中郎將、豫州刺史。
- 3. 《南齊書·蕭晃傳》太祖踐祚,晃欲陳政事,輒為典籤所裁,晃執殺之。上大怒,手詔賜杖。尋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後將軍、南徐州刺史。世祖為皇太子,拜武進陵,於曲阿後湖鬥隊,使晃御馬軍,上聞之,又不悦。入為侍中、護軍將軍,以國憂,解侍中,加中軍將軍。太祖臨崩,以晃屬世祖,處以輦轂近蕃,勿令遠出。
- 4. 《南齊書·蕭晃傳》永明元年,上遷南徐州刺史竟陵王子良為南兗州,以晃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諸軍事、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入為散騎常侍,中書監。
- 5. 《南齊書·蕭晃傳》諸王在京都,唯置捉刀左右四十人。晃愛武飾,罷徐州還,私載數百人仗還都,為禁司所覺,投之江水。世祖禁諸王畜私仗,聞之大怒,將糾以法。豫章王嶷於御前稽首流涕曰:"晃罪誠不足宥。陛下當憶先朝唸白象。"白象,晃小字也。上亦垂泣。太祖大漸時,誡世祖曰:"宋氏若不骨肉相圖,他族豈得乘其衰弊,汝深戒之。"故世祖終無異意。然晃亦不見親寵。當時論者以世祖優於魏文,減於漢明。
- 6. 《南齊書·蕭晃傳》尋加晃鎮軍將軍,轉丹陽尹,常侍、將軍如故。又為侍中、護軍將軍,鎮軍如故。尋進號車騎將軍,侍中如故。給油絡車,鼓吹一部。八年,薨,年三十一。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即本號,贈開府儀同三司。
- 7. 《南齊書·蕭晃傳》世祖嘗幸鐘山,晃從駕,以馬槊刺道邊枯櫱,上令左右數人引之,銀纏皆卷聚,而槊不出。乃令晃復馳馬拔之,應手便去。每遠州獻駿馬,上輒令晃於華林中調試之。太祖常曰:"此我家任城也。"世祖緣此意,故諡曰威。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35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恋如雨过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