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蕭仿

鎖定
蕭倣 [1]  (fǎng)(?—875年),一作蕭仿,字思道,南蘭陵(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唐朝宰相,穆宗朝宰相蕭俛堂弟。 [2] 
出身蘭陵蕭氏齊梁房,為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進士。唐宣宗時,歷任諫議大夫、給事中,以正直剛毅聞名。後自集賢學士拜為嶺南節度使,大力發展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 [4]  鹹通初,累遷左散騎常侍。 [6]  不久改授檢校工部尚書,出為滑州刺史,充義成軍節度、鄭滑潁觀察處置等使。 [13]  在軍鎮期間,修建大堤壩,成功抵禦了黃河水災。
唐僖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16]  乾符元年(874年),拜司空、尚書左僕射兼右僕射,封蘭陵郡開國侯。 [17]  乾符二年(875年),去世。 [25]  獲贈太尉,諡號“貞孝”。
全    名
蕭倣
別    名
蕭仿
思道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蘭陵
逝世日期
875年

蕭仿人物生平

蕭倣家世顯赫,他的六世叔祖蕭瑀、曾祖父蕭嵩、祖父蕭華、堂伯父蕭復和堂兄蕭俛都擔任過宰相。父親蕭悟是大理司直
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蕭倣以進士的身份步入仕途之中。 [2] 

蕭仿唐宣宗年間

大中年間,蕭倣歷任諫議大夫給事中 [2]  唐宣宗力治,喜直言。曾經任命李燧為嶺南節度使,已經賜予旌節,而蕭倣將詔書駁回。當時唐宣宗正在享樂,來不及命使者,便派遣一個演員前去將詔書追還。後來,蕭倣因封敕有誤,面臨懲罰。侍講學士孔温裕為其求情,認為他駁回詔書是為朝廷討論得失,和有司奏事不一樣,不應該受到懲罰,唐宣宗同意了。 [3] 
宰相令狐綯李涿為安南經略使,李涿卻因為行政酷虐被罷免。令狐綯又準備起用李涿為壽州團練使,蕭倣彈劾他,時論推其正直。隨後,蕭倣自集賢學士拜為嶺南節度使。嶺南有很多珍寶,但蕭倣生性清廉,除月俸之外,不入其門。家人得疾病,須用烏梅製藥,左右侍從從官府府庫中取來烏梅,蕭倣知道後,讓侍從去集市購買,並將取來的烏梅悉數歸還府庫。 [4] 

蕭仿唐懿宗年間

鹹通初,累遷左散騎常侍。唐懿宗怠慢政事,喜愛佛道,引僧人入宮禁中誦經,多次施捨寺廟大量錢財。蕭倣上書勸諫道:“天竺法割愛取滅,非帝王所尚慕。今筆梵言,口佛音,不若懲謬賞濫罰,振殃祈福。況佛者可以悟取,不可以相求。”唐懿宗雖然昏縱,仍然嘉嘆他的言論。 [5-6] 
雖然蕭倣直言進諫唐懿宗不要佞佛,但他作為南梁皇室的後裔,仍然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只是蕭倣以更加理智地態度去信仰佛教,他經常修習善業,所撰佛骨碑,見行於當世。 [7] 
鹹通三年(863年)十二月 [8]  (一作鹹通四年(864年) [9]  ),以吏部侍郎(一作右散騎常侍 [9]  )的身份主持科舉考試,考試題目為《謙光賦》和《澄心如水詩》。此次科舉考試,蕭倣選擇孔振、韓綰(韓愈之孫)、柳告柳宗元之子)、武瓘、李昌符等二十五人為進士。當時的唐朝十分流行於座主放榜之時,被錄取的進士們前往座主的宅邸中感謝恩德的慣例。蕭倣放榜之時,無任何進士前往他的宅邸,時論稱讚他。 [10]  但蕭倣放榜之後,發覺數人是故交之後,被貶蘄州刺史。 [11-12]  後遷禮部侍郎,轉户部。不久改授檢校工部尚書,出為滑州刺史,充義成軍節度、鄭滑潁觀察處置等使。蕭倣所管轄的滑州地區瀕臨黃河,經常發生水災,河流泛溢,沖垮西北堤壩。蕭倣徙其河流遠去,又修建更加牢固的新堤壩,滑州百姓得保安寧。 [14]  兩個月即完工,並繪圖進獻給朝廷。唐懿宗褒獎他,蕭倣獲得刑部尚書的頭銜,入朝擔任兵部尚書、判度支,又轉吏部尚書,在選拔人才方面以公平著稱。鹹通末年,復為兵部尚書、判度支。 [13] 
鹹通十四年(874年)四月,唐懿宗以時任吏部侍郎的蕭倣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15] 

蕭仿唐僖宗年間

鹹通十四年七月,唐懿宗駕崩,唐僖宗即位。
同年十月,乙末。時任尚書左僕射的蕭倣被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16] 
乾符元年(874年)春正月,乙丑。時任左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的蕭倣兼右僕射 [17]  十一月丙朔,再兼司空、弘文館大學士、太清宮使,封蘭陵郡開國侯(一作蘭陵縣侯)。 [18-20] 
蕭倣成為實質宰相,主持朝廷政務。王徽因為明於吏術,蕭倣尤其看重他。 [21] 
蕭倣和另一位宰相崔彥昭一起改革弊端,頗有成效。二人輔政數月,百斯皆舉,察而不煩,士君子稱善。 [22] 
當時,宦官掌控兵權,李唐皇室衰微。蕭倣因為正直清廉而被權近所忌恨。乾符二年(875年)五月,蕭倣以疾病請求罷免,改任太子太傅 [24]  當月,蕭倣薨,享年八十歲(存疑 [27]  )。 [23]  [25-26]  追贈太尉,諡號“貞孝”。墓誌令狐綯撰,王鐸書。 [28] 

蕭仿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其文四篇:《駁還藍田尉直宏文館柳玭擢右拾遺奏》、《諫懿宗奉佛疏》、《蘄州謝上表》、《與浙東鄭商綽大夫雪門生薛扶狀》 [30] 

蕭仿人物評價

宋祁: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餘祉及其後裔。自瑀逮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33] 

蕭仿親屬成員

蕭仿曾祖父

蕭嵩:唐玄宗宰相,官至太子太師中書令、尚書右丞相,封徐國公。

蕭仿祖父

蕭華:唐肅宗宰相,襲封徐國公。

蕭仿

蕭悟,大理司直。(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蕭悟只有一子即蕭倣。) [34] 

蕭仿

蕭廩,京兆尹。
蕭徴,秘書監。 [31] 

蕭仿

蕭頃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宰相。
蕭益,南漢起居舍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將蕭益誤記為蕭廩之子,蕭揔墓誌可證實蕭益之父蕭徵是蕭倣另一子,蕭廩之弟。) [31] 

蕭仿曾孫

蕭願,官至太子賓客、追贈禮部尚書 [34] 
蕭漼:蕭益之子,仕南漢為左僕射,歸降北宋為太子中允祠部員外郎

蕭仿五世孫

蕭揔,北宋進士、知端州。 [31] 
蘭陵蕭氏齊梁房世系表(部分)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玄宗朝宰相
肅宗朝宰相
蕭恆
殿中侍御史
穆宗朝宰相



蕭悟
大理司直
蕭倣
僖宗朝宰相
京兆尹
太僕卿
駙馬都尉
蕭戡
梓州別駕




德宗朝宰相
蕭儉
蕭騫


蕭湛
懿宗朝宰相
僖宗朝宰朝


蕭巽




光祿卿
駙馬都尉
蕭位



蕭佩



蕭儒



蕭偲



蜀州別駕




參見《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32]  《新唐書卷一百一 列傳第二十六》 [33]  《新唐書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蕭氏)》 [34]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記為“蕭倣”,而《新唐書》記為“蕭仿”,其五世孫蕭揔墓誌記為“倣”。
  • 2.    《舊唐書·蕭倣傳》:俛從父弟倣。倣,父悟,恆之弟也。悟,仕至大理司直。倣,太和元年登進士第。大中朝,歷諫議大夫、給事中。
  • 3.    《新唐書·蕭仿傳》:宣宗力治,喜直言,嘗以李璲為嶺南節度使,使者已賜節,而仿封還詔書。帝方作樂,不暇命使,遣優工趨出追之,未及璲所而還。後以封敕脱誤,法當罰,侍講學士孔温裕曰:"給事中駁奏,為朝廷論得失,與有司奏事不類,不應罰。"詔可。
  • 4.    《新唐書·蕭仿傳》:令狐綯用李琢經略安南,琢以暴沓免,俄起為壽州團練使,仿劾奏琢無所回,時推其直。自集賢學士拜嶺南節度使。南方珍賄叢夥,不以入門。家人病,取槁梅於廚以和劑,仿知,趣市還之。
  • 5.    《舊唐書·蕭倣傳》:鹹通初,遷左散騎常侍。懿宗怠臨朝政,僻於奉佛,內結道場,聚僧唸誦。又數幸諸寺,施與過當。倣上疏論之曰:臣聞玄祖之道,由慈儉為先;而素王之風,以仁義為首。相沿百代,作則千年,至聖至明,不可易也。如佛者,生於天竺,去彼王宮,割愛中之至難,取滅後之殊勝,名歸象外,理絕塵中,非為帝王之所能慕也。昔貞觀中,高宗在東宮,以長孫皇后疾亟,嘗上言曰:"欲請度僧,以資福事。"後曰:"為善有徵,吾未為惡,善或無報,求福非宜。且佛者,異方之教,所可存而勿論。豈以一女子而紊王道乎?"故諡為文德。且母后之論,尚能如斯,哲王之謨,安可反是?伏睹陛下留神天竺,屬意桑門,內設道場,中開講會,或手錄梵策,或口揚佛音。雖時啓於延英,從容四輔;慮稍稀於聽政,廢失萬機。居安思危,不可忽也。夫從容者,君也,必疇諮於臣,盡忠匡救,外逆其耳,內沃其心;陳皋陶之謨,述仲虺之誥;發揮王道,恢益帝圖,非賜對之間,徒侍坐而已。夫廢失者,上拒其諫,下希其旨,言則狎玩,意在順從。漢重神仙,東方朔著《十洲》之記;梁崇佛法,劉孝儀詠《七覺》之詩。致祠禱無休,講誦不已,以至大空海內,中輟江東。以此言之,是廢失也。然佛者,當可以悟取,不可以相求。漢、晉已來,互興寶剎;姚、石之際,亦有高僧。或問以苦空,究其不滅,止聞有性,多曰忘言。執著貪緣,非其旨也。必乞陛下力求民瘼,虔奉宗祧。思繆賞與濫刑,其殃立至;俟勝殘而去殺,得福甚多。幸罷講筵,頻親政事。昔年韓愈已得罪於憲宗,今日微臣固甘心於遐徼。疏奏,帝甚嘉之。
  • 6.    《新唐書·蕭仿傳》:鹹通初,為左散騎常侍。懿宗怠政事,喜佛道,引桑門入禁中為禱祠事,數幸佛廬,廣施予。仿諫,以為:"天竺法割愛取滅,非帝王所尚慕。今筆梵言,口佛音,不若懲謬賞濫罰,振殃祈福。況佛者可以悟取,不可以相求。"帝雖昏縱,猶嘉嘆其言。
  • 7.    《禪月集卷六·送盧舍人三首(其二)》:君不見近代韋裴蔣與蕭,文房書府師百僚。注:蕭仿相國清德冠世,白業常修,為佛骨碑,見行於當世。
  • 8.    《舊唐書·懿宗》:鹹通三年······十二月······以吏部侍郎蕭仿權知貢舉。
  • 9.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三十二·柳子厚墓誌銘》引任注曰:鹹通四年右常侍蕭倣知貢舉試謙光賦澄心如水詩中第者二十五人柳告第三人韓綰第八人告即子厚之子字用益綰即退之之孫
  • 10.    《唐語林卷三·方正》:鄭少尹薰知舉,放榜日,畢令到宅謝恩。至蕭相公知舉,並無人及門,時論稱之。
  • 11.    《唐摭言·卷十四·主司失意》:鹹通四年,蕭倣雜文榜中數人有故,放榜後發覺,責受蘄州刺史。主司其年二月十三日得罪貶蘄州,五年五月量移虢略。
  • 12.    《唐摭言》卷十四引蕭倣《與浙東鄭商綽大夫雪門生薛扶狀》:某昨者出官之由,伏計盡得於邸吏。久不奉榮問,惶懼實深。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獎最深,輒欲披陳其事,略言首尾,冀當克副虛襟,鑑雪幽抱。伏以近年貢務,皆自閣下權知,某叨歷清崇,不掌綸誥。去冬遽因銓衡,叨主文柄,珥貂載筆,忝幸實多。遂將匪石之心,冀伸藻鏡之用。壅遏末俗,盪滌訛風,刈楚於庭,得人之舉。而騰口易唱,長舌莫箝。吹毛豈惜其一言,指頰何啻於十手。既速官謗,皆由拙直。竊以常年主司親屬,盡得就試。某敕下後,榜示南院,外內親族,具有約勒,並請不下文書,斂怨之語,日已盈庭。復禮部舊吏雲:「常年例得明經一人。」某面責其事,即嚴釐革。然皆陰蓄狡恨,求肆蠹言。致雜文之差互,悉羣吏之構成。失於考議,敢不引過。又常年榜帖,並他人主張,凡是舊知,先當垂翅。靈蛇在握,棄而不收;璞鼠韜懷,疑而或取。致使主司脅制於一時,遺恨遂流於他日。今春此輩,亦有數人,皆朝夕相門,月旦自任,共相犄角,直索文書。某堅守不聽,唯運獨見。見在子弟無三舉,門生舊知才數人。推公擢引,且既在門館日夕,即與子弟不生。為輕小之徒望風傳説曰:「筆削重事,閨門得專。」某但不欺知白之誠,豈畏如簧之巧。頃年赴廣州日,外生薛廷望薦一李仲將外生薛扶秀才,雲負文業,窮寄嶺嶠。到鎮日相見之後,果有辭藻。久與宴處,端厚日新。成名後,人傳是蕃夷外親,嶺南鉅富,發身財賂,委質科名。扶即薛謂近從兄弟,班行內外,親族絕多。嶺表之時,寒苦可憫,曾與月給,虛説蕃商。據此謗言,豈粗相近。況孔振是宣父胄緒,韓綰即文公令孫。蘇鷀故奉常之後,雁序雙高,而風埃久處;柳告是柳州之子,鳳毛殊有,而名字陸沈。其餘四面蒐羅,皆有久居藝行之士,繁於簡牘,不敢具載。某裁斷自已,實無愧懷。敦朝廷厚風,去士林時態。此志惶撓,豈憚悔尤。今則公忠道消,奸邪計勝。眾情猶有惋嘆,深分卻無憫嗟。何直道而遽不相容,豈正德而亦同浮議。久猜疑悶,莫喻尊崇,幸無大故之嫌,勿信小人之論。粗陳本末,希存舊知。臨紙寫誠,含毫增嘆。特垂鑑宥,無輕棄遺。幸甚!
  • 13.    《舊唐書·蕭倣傳》:四年,本官權知貢舉,遷禮部侍郎,轉户部。以檢校工部尚書,出為滑州刺史,充義成軍節度、鄭滑潁觀察處置等使。在鎮四年,滑臨黃河,頻年水潦,河流泛溢,壞西北堤。倣奏移河四里,兩月畢功,畫圖以進。懿宗嘉之,就加刑部尚書,入為兵部尚書、判度支,轉吏部尚書,選序平允。鹹通末,復為兵部尚書、判度支。
  • 14.    《新唐書·蕭仿傳》:後官數遷,拜義成軍節度使。滑州瀕河,累歲水壞西北防,仿徙其流遠去,樹堤自固,人得以安。
  • 15.    《舊唐書·懿宗》:鹹通十四年······四月八日······以吏部侍郎蕭仿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 16.    《新唐書·懿宗僖宗》:鹹通十四年······十月乙未,尚書左僕射蕭仿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17.    《舊唐書·僖宗》:乾符元年春正月辛酉朔。乙丑,左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蕭仿兼右僕射。
  • 18.    《舊唐書·僖宗》:乾符元年······十一月丙朔,宰相蕭仿兼司空、弘文館大學士、太清宮使,兵部侍郎崔彥昭為中書侍郎,兵部侍郎鄭畋為集賢殿大學士。
  • 19.    《舊唐書·蕭倣傳》:尋以本官同平章事,累遷中書、門下二侍郎,兼户部、兵部尚書。遷左右僕射,改司空、弘文館大學士、蘭陵郡開國侯。
  • 20.    《新唐書·蕭仿傳》:以兵部尚書再判度支,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再遷司空、蘭陵縣侯。
  • 21.    《舊唐書·王徽傳》:王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人,其先出於梁魏。······宰相蕭倣以徵明於吏術,尤重之。
  • 22.    《舊唐書·崔彥昭傳》:崔彥昭,字思文,清河人。······先是,楊收、路巖韋保衡皆以朋黨好賄得罪。蕭倣秉政,頗革前弊。而彥昭輔政數月,百職斯舉,察而不煩,士君子稱之。
  • 23.    《新唐書·蕭仿傳》:時天下盜起,宦人持兵柄,仿以鯁正為權近所忌。卒,年八十。
  • 24.    《舊唐書·僖宗》:乾符三年春正月乙卯朔,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蕭仿以病求免,罷為太子太傅。
  • 25.    《新唐書·懿宗僖宗》:乾符二年······五月······蕭仿薨。
  • 26.    《資治通鑑考異》曰:舊傳曰:“俄而盜起河南,內官握兵,王室濁亂。仿氣勁論直,同列忌之,罷知政事,出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遇亂,不至京師而卒。”舊紀:“三年,春,正月,己卯朔,仿以病免,罷為太子太傅。”新紀,此月,蕭仿薨,新傳亦云卒於位,為嶺南節度在前,舊紀、傳皆誤。今從實錄。
  • 27.    《太平廣記》卷117:僖宗誕聖於壬午,龍飛於癸巳,皇算十有二載矣。思命耆德,佐佑大化,乃自奉常卿起為上相,時年八十有三。《太平廣記》稱蕭倣擔任宰相時已經有八十三歲了。
  • 28.    《寶刻叢編·卷八》:唐贈太尉中書令貞孝公蕭倣墓誌 唐令狐綯撰 王鐸書 乾符五年(京兆金石錄)
  • 29.    全唐詩卷516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04]
  • 30.    第08部 卷七百四十七 - 全唐文 - 四庫全書  .大知識網[引用日期2023-09-28]
  • 31.    王金文.宋朝奉郎蕭揔墓誌:中原文物,2014年04期:第123—126頁
  • 32.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28]
  • 33.    新唐書卷一百一 列傳第二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28]
  • 34.    新唐書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蕭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