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蕩檢踰閒

(漢語成語)

鎖定
蕩檢逾閑,漢語成語,拼音是dàng jiǎn yú xián,意思是行為放蕩,不守禮法。出自《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
中文名
蕩檢逾閑
拼    音
dàng jiǎn yú xián
注    音
ㄉㄤˋ ㄐㄧㄢˇ ㄩˊ ㄒㄧㄢˊ
出    處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

蕩檢踰閒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把他逼得房幃以內,生趣毫無,荊棘滿眼,就不免在外眠花宿柳,蕩檢逾閑。” [1] 

蕩檢踰閒成語用法

示例
清·馮桂芬《上海果育堂記》:“飢寒之不免,理義之不知,而蕩檢逾閑之事作。”
徐念慈《餘之小説觀》:“豔情諸書,又於道德相維繫,不執於正,則……蕩檢逾閑,喪廉失恥。”
李大釗《民彝與政治》:“苟不故為人為之矯制,俾民庶之臨事御物……而軌納於正理,決無蕩檢逾閑之虞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