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蕎麥葉

鎖定
蕎麥葉,為蓼科蕎麥屬植物蕎麥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 sagittatum Gilib; Polygonum fagopyrum L.]的葉,全國各地都有分佈和栽培。具有利耳目,下氣,止血,降壓之功效。用於眼目昏糊,耳鳴重聽,噯氣,紫癜,高血壓。
中藥名稱
蕎麥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蓼目
蓼科
蕎麥屬
分佈區域
原產於中亞,現全國各地都有分佈和栽培。
採收時間
6~9月採收

蕎麥葉入藥部位

葉。

蕎麥葉性味

味酸;性寒。

蕎麥葉歸經

歸脾,胃,大腸經。

蕎麥葉功效

利耳目,下氣,止血,降壓。

蕎麥葉主治

眼目昏糊,耳鳴重聽,噯氣,紫癜,高血壓。

蕎麥葉相關配伍

1、治深部癰腫:蕎麥全草一兩,打汁,用陳酒沖服,藥渣外敷。(蘇醫《中草藥手冊》)
2、治燙火傷:蕎麥全草炒黃,研末,開水調敷患處。(《福建植物誌》)
3、治高血壓病、眼底出血、毛細血管脆性出血、紫癜:鮮蕎麥葉30~60g,藕節3~4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蕎麥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鮮品30-60g。

蕎麥葉禁忌

不宜生食、多食。脾胃虛寒者慎服。

蕎麥葉採集加工

內服:煎湯,5-10g,鮮品30-60g。

蕎麥葉植物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光滑,紅色,稀具乳頭狀突起,高40~110釐米。葉互生.心狀三角形成三角狀箭形,有的近五角形,長2.5~5釐米,寬2~4釐米,先端漸尖,下部裂片圓形或漸尖,基部近心形或戟形,葉脈被乳頭狀突起;下部葉有長柄,上部葉無柄;託鞘膜質,短筒狀,早落。
總狀傘房花序腋生和頂生,短而密集成簇;花梗長;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具細長的小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深5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雄蕊8;花柱3,柱頭頭狀,子房1室,具3稜。瘦果三角狀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漸尖,具3稜,棕褐色,光滑。花果期7~8月。

蕎麥葉生長環境

要求土層疏鬆,土壤酸度為pH值6~7,土温16~30℃,氣候涼爽濕潤的環境中生長較好。

蕎麥葉相關論述

《中國藥植圖鑑》:莖、葉應用於毛細血管脆弱性的高血壓病,可以預防腦出血,及因毛細血管脆弱所誘致的種種出血症和非結核性所引起的肺出血;又能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
《全國中草藥彙編》:莖葉降壓,止血。
[1-2] 
參考資料
  • 1.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技出版社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