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蔭華廬

鎖定
蔭華廬位於香港元朗,又名“潘屋”、“獅子屋”,由客家華僑潘君勉所建。因為在日本及南洋經商暴富,潘君勉衣錦還鄉,在梅州蓋了一座“威震八方”的蔭華廬。1932年,潘君勉專程從梅縣把孫天朗建築師及數十名工匠請到香港,並原裝從大陸進購建材在元朗凹頭再建一座蔭華廬。198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這是唯一被香港政府列為一級文物的單一民居。 [1] 
中文名
蔭華廬
地理位置
香港元朗

蔭華廬基本簡介

“潘屋”連同附近土地總面積達3728平方米。 據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相關資料介紹,這座長方形的單層建築佔地面積超過600平方米,屬兩廳兩橫建築物,即正門處一廳堂,內進另一廳堂,正堂的左右各有一橫屋,屋頂採用雙瓦面,又稱陰陽瓦,由此比一般屋宇多了一層瓦,隔熱良好,但成本亦高昂,當年的建築成本為6萬元左右。整棟建築物包括16個房間、6個大廳、兩個大庭院,屋前有半月形池塘,屋後則以整排“風水樹”作靠背,正門坐東向西,遠望深圳,呈現“青龍白虎”之風水陣勢,充滿濃厚客家鄉村建築風格。正門兩側分別雕有一對貼金木獅,屋內檐下有4對共8只石獅子浮雕,形神皆霸氣,故潘屋又被稱為“獅子屋”,為香港古老建築物羣中罕見。
1968年,潘君勉逝世於香港。1983年,時任港督的尤德爵士及夫人在文化署官員嚴瑞源先生陪同下參觀“潘屋”,更以國語與潘懋賢傾談,垂詢潘屋的歷史。港督衞奕信爵士曾建議將潘屋列為歷史建築物,收購潘屋,將之裝修成為“元朗潘屋客家文物博物館”。1985年,潘屋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但潘屋多次面臨拆除命運。1983年,香港博愛醫院因擴建應付市民的需求,曾一度要拆除潘屋以騰出空間作擴建用途,但遭到屋主後人的極力反對。屋主後人列出當年孫中山先生親題“博愛”題匾,以及葉劍英元帥等資料,要求當局保留,潘屋終於逃過了拆除的命運。20世紀90年代,“巴士大王”徐展堂家族購入蔭華廬及相連土地,曾打算髮展私人住宅,但最後擱置。2010年,有報章報道徐展堂家族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建潘屋成5層高的私人骨灰龕場,引起附近居民強烈反對。 [1] 

蔭華廬歷史故事

20世紀初,客家華僑潘君勉在家鄉廣東梅縣南口和他的事業發跡起點香港元朗,各建了一座客家風格的大宅,皆命名為蔭華廬。潘君勉對“蔭華”情有獨鍾的理由很簡單:蔭華是其父的名字。此舉亦可窺見客家人對父母的孝順,對祖宗的敬仰。
近現代的客家富商巨賈,發達之後都喜歡光宗耀祖,在家鄉蓋大宅。但在香港有“紅色往事”的客家名宅極少,元朗的蔭華廬是與“紅色”聯繫較密切的一個,周恩來曾經到訪,葉劍英和一些左翼文化名人都曾經在這座大宅避難、養傷或安頓家人。
抗日戰爭時期,潘氏一家因時局動盪,時而避居梅縣,時而隱居香港。元朗蔭華廬一度被日軍徵用作憲兵指揮辦公室,為元朗軍事總部。當時留下的一張軍用書桌,直至20世90年代還存放在潘屋大廳。
抗戰期間,同鄉葉劍英在香港開展工作及就醫,也曾住蔭華廬。潘君勉還接待葉劍英的母親、妻子等入住,兩家人在門前合影留念。後來,葉劍英離港回武漢,任八路軍駐漢口辦事處主任,無暇顧及在港的家人,此時潘君勉不僅照顧葉的家人,還捐款在香港購買西藥及醫療器材,轉運抗日前線。據潘君勉侄兒潘炳湘回憶,1938年8月下旬,伯父帶他去港島跑馬地會見了葉劍英夫人,並給了她一筆生活費用,大約500元港幣,葉夫人其時懷抱着一個不滿週歲的孩子。
潘君勉在葉劍英的啓發下,除了串聯香港商界捐獻鉅款支持抗戰,還通過葉的關係將其兩名侄兒送到八路軍的抗日前線。為了答謝潘君勉等港澳各界和海外僑胞對抗日戰爭的支援,葉劍英及八路軍辦事處多次寫信表示敬意。1938年8月,周恩來、葉劍英、廖承志、潘漢年致電香港、新加坡各華僑團體表示:“諸僑胞忠誠愛國,累寄款項援助,不僅同仁等萬分欽佩,益使我前線英勇將士為之感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