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蔭子鎮

鎖定
蔭子鎮,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下轄鎮,地處榮成市區西北部,東連後龍河水庫及崖頭街道,南與城西街道接壤,西與文登市大水泊鎮和天福山鎮相連,北與崖西鎮毗鄰。 [1]  行政區域面積47.6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蔭子鎮户籍人口有12453人。 [2] 
1957年7月—1958年3月,撤區建鄉,置蔭子鄉。1958年9月,成立紅光公社;同年10月,更名為蔭子公社。1984年3月,置蔭子鄉。1993年10月19日,撤鄉改建為蔭子鎮。 [1]  截至2020年6月,蔭子鎮下轄39個行政村。 [3] 
2011年,蔭子鎮財政總收入1290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0萬元,比上年增長21.4%。人均財政收入860元,比上年增長25.7%。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5%。農民人均純收入7692元。 [1]  2018年,蔭子鎮有工業企業68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2] 
中文名
蔭子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
地理位置
榮成市區西北部
面    積
47.63 km²
下轄地區
3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耩上姚家村雨山路1號
電話區號
0631
郵政編碼
264301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魯K
人    口
12453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蔭子鎮建置沿革

蔭子鎮
蔭子鎮(1張)
清末時期,屬朝陽都。
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第三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榮成縣第三區;同年12月,改屬第六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縮區設鄉,屬第五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屬雨山區。
1950年9月,屬第三區。
1951年3月,區下建三冢、講上、蔭子、流水等鄉。
1955年,複稱雨山區。
1957年1月,屬雨山區的蔭子、澗北、福祿3鄉。
1957年7月—1958年3月,撤區建鄉,置蔭子鄉。
1958年9月,成立紅光公社;同年10月,更名為蔭子公社。
1984年3月,置蔭子鄉。
1993年10月19日,撤鄉改建為蔭子鎮。 [1] 

蔭子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蔭子鎮下轄1個社區、43個行政村:雨山,前蔭子、後蔭子、馬台叢家、馬台柯家、馬台王家、馬台隋家、樑子埠、南板石、雨布、前青頂、青幌莊、店子泊、東板石、仁村、土城子、耩上岳家、塘子崖、西苑莊、東苑莊、馬家嶺、陳家埠、南岔河崖、耩上姚家、頂子後、胡家屯、王管松、北流水、南流水、耩後張家、前長灣、楊家溝、韓家地、西板石、三冢泊、於家泊、姜家泊、立駕山、東夏埠、西夏埠、頭甲、蘭村、小蘭家莊、家堂。 [1] 
截至2020年6月,蔭子鎮下轄39個行政村:講上岳家村、塘子崖村、西苑莊村、東苑莊村、陳家埠村、馬家嶺村、講後張家村、南流水村、王官松村、講上姚家村、土城子村、胡家屯村、頂子後村、北流水村、樑子埠村、馬台王家村、馬台柯家村、馬台叢家村、馬台隋家村、前蔭子夼村、後蔭子夼村、青峴莊村、家堂村、頭甲村、東夏埠村、前青頂村、雨夼溝村、東板石村、店子泊村、西夏埠村、立駕山村、南板石村、西板石村、姜家泊村、楊家溝村、三冢泊村、於家泊村、前長灣村、蘭家莊村。 [3]  人民政府駐耩上姚家村雨山路1號。 [1] 

蔭子鎮地理環境

蔭子鎮位置境域

蔭子鎮地處榮成市區西北部,東連後龍河水庫及崖頭街道,南與城西街道接壤,西與文登市大水泊鎮和天福山鎮相連,北與崖西鎮毗鄰。 [1]  行政區域面積47.63平方千米。 [2] 

蔭子鎮地形地貌

蔭子鎮地勢西北部較高,80%屬丘陵區。境內最高峯位於鳳台頂,海拔219米;最低點位於構後張家河道,海拔110米。 [1] 

蔭子鎮氣候

蔭子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2°C左右,年平均日照26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1] 

蔭子鎮水文

蔭子鎮境內河流屬沽河水系。蔭子西河源於雨山南麓,由西北向東南匯入沽河,境內河道長11千米。 [1] 

蔭子鎮自然災害

蔭子鎮的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颱風霜凍、雷擊等。 [1] 

蔭子鎮自然資源

蔭子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岩,地質儲量豐富。地下水資源也較豐富。 [1] 

蔭子鎮人口

2011年末,蔭子鎮轄區總人口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50人,城鎮化率25%。另有流動人口120人。總人口中,男性6391人,佔49.2%;女性6609人,佔50.8%;18歲以下1166人,佔9%;18—60歲7990人,佔61.5%;60歲以上3844人,佔2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986人,佔99.9%;少數民族有佤族7人,蒙古族7人,共14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4.8‰,人口死亡率29.9‰,人口自然增長率-25.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5人。 [1] 
截至2018年末,蔭子鎮户籍人口有12453人。 [2] 

蔭子鎮經濟

蔭子鎮綜述

2011年,蔭子鎮財政總收入1290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0萬元,比上年增長21.4%。人均財政收入860元,比上年增長25.7%。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5%。農民人均純收入7692元。 [1] 
2018年,蔭子鎮有工業企業68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2] 

蔭子鎮農業

農業
農業(3張)
2011年,蔭子鎮有耕地面積4.11萬畝,人均3.17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31萬畝,林地面積0.26萬畝,園地面積0.28萬畝。農業已培植起花生、藥材、畜牧和果品四大支柱產業。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其中小麥16800畝,玉米19000畝。經濟作物有花生和蘋果,其中花生種植面積17500畝,蘋果種植面積80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量47090頭,家禽飼養量86460只,其中雞83967只,鴨2052只,鵝441只。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420萬平方米。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90台;名優特產農產品有花生和蘋果。 [1] 

蔭子鎮工業

2011年,蔭子鎮已初步形成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6大類20多個行業的工業體系。 [1] 

蔭子鎮商業

2011年末,蔭子鎮有商業網點108個,從業人員900多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億元,比上年增長8.3%;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5億元。與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進出口總額多年來位居榮成市內陸鄉鎮首位。2011年,出口108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8%,主要產品有農產品、食品、鍛鑄設備等,銷往日本、歐美等地。 [1] 

蔭子鎮社會事業

蔭子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蔭子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5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所,在校生19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0人,專任教師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26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7.2%,比上年增長25.9%。 [1] 

蔭子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蔭子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0個,各類文化專業户20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4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58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 [1] 

蔭子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蔭子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5個;病牀30張。專業衞生人員20名,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1] 

蔭子鎮社會保障

2011年,蔭子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户,人數6人,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4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0人次,共支出3.1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40户,人數406人,支出36.8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10人。 [1] 

蔭子鎮交通運輸

蔭子鎮境內有S908公路穿過。

蔭子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蔭子鎮因鎮人民政府原駐前蔭子布村而得名。 [1] 

蔭子鎮風景名勝

  • 三冢泊遺址
三冢泊遺址位於蔭子鎮三家泊村北,面積60萬平方米,屬坡地遺址。三冢泊古墓羣即坐落於遺址的東部。於1982年冬季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在整修農田時遭受嚴重破壞, 從北部路邊斷崖看,文化堆積厚0.6米。地表暴露大量陶片。採集的標本多為泥質夾沙灰陶和夾沙黑陶。器皿片可辨有蘭紋盆、鼓腹罐和空柄豆等。建材片有板瓦、筒瓦和半瓦當等。筒瓦飾繩紋、半瓦當為凹弦紋。曾在遺址上發現古墓、古井和灰坑。出土有銅劍、鐵權和鐵輪等。銅劍藏於文物館, 鋒部殘缺,脊稜明顯,劍柄中空。鐵權與鐵輪系1956年3月同出於一口古井內。當時由山東省博物館徵集。據報道古井深達20米,權在井底,輪在權上5米處。鐵權重24公斤,其底徑24釐米、高18釐米。鐵輪少殘,為八輻,重12公斤,其直徑42、轂徑9、厚1釐米。經王獻唐鑑定,鐵權為戰國時期,而鐵輪時代稍晚。三冢泊遺址為一處戰國至漢代時期的聚落遺蹟,規模較大。大約在漢代後期廢為墓地。 [4] 

蔭子鎮榮譽稱號

2021年6月,蔭子鎮委員會被授予“山東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