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薰

鎖定
蔣薰(1610—1693),字聞大,號丹崖,原籍浙江海寧,後徙居嘉興梅里。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拜建昌(今江西省黎川縣)名士黃端伯為師,併成為其得意門生。以後三次應試禮部(“兩上公車”和一次“北征”)不第,遂無意仕途,隱居鄉野。
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蔣薰按籍初任職縉雲縣(今屬浙江省麗水市)儒學教諭。康熙二年(1663)十月遷伏羌縣(今甘肅甘谷縣)知縣。在任時因私自減免民賦,並遭人誣陷,被上司罷職,並罰其清賠私免錢糧,不得返鄉回家。康熙四年(1665),蔣薰離開署衙,開始了流落乞食生活,期間曾兩次途徑略陽,作詩文近20篇,為略陽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本    名
蔣薰
聞大
丹崖
所處時代
清朝順治年間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浙江海寧(後徙居嘉興梅里)
出生日期
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
逝世日期
康熙三十二年(1693)
主要作品
《留素堂文集》和《留素堂詩刪》
主要成就
縉雲教諭、伏羌縣令

目錄

蔣薰簡歷

蔣薰(1610—1693),字聞大,號丹崖,原籍浙江海寧,後徙居嘉興梅里。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拜建昌(今江西省黎川縣)名士黃端伯為師,併成為其得意門生。以後三次應試禮部(“兩上公車”和一次“北征”)不第,遂無意仕途,隱居鄉野。
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蔣薰按籍初任職縉雲縣(今屬浙江省麗水市)儒學教諭。康熙二年(1663)十月遷伏羌縣(今甘肅甘谷縣)知縣。在任時因私自減免民賦,並遭人誣陷,被上司罷職,並罰其清賠私免錢糧,不得返鄉回家。康熙四年(1665),蔣薰離開署衙,開始了流落乞食生活,期間曾兩次途徑略陽,作詩文近20篇,為略陽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經過六年的顛沛流離,康熙十年(1670)七月二日,蔣薰被昭雪並啓程返回故鄉,期間在汾州曾寓居半載。回鄉後隱居鄉野,飲酒作詩,整理詩文,過上了安定正常的生活。康熙三十二年,蔣薰去世,終年84歲。朱彝尊為之作《知伏羌縣事蔣君墓誌銘》,收錄於《曝書亭集》卷七五中。
蔣薰工於詩文,作詩逾萬,著有《留素堂文集》一卷、《留素堂詩刪》八卷。 [1] 

蔣薰詩文

過楊樹灘宿
曲折放江舟,嗜奇忘險歷。
前灘忽奔雷,驚瀧觸斷壁。
倒挽施百丈,數十人辟易。
得失尺寸間,藉有神靈役。
過此且安坻,相看各喘惕。
林壑生虛籟,月波弄空碧。
擁被有餘寒,薄酒不暖席。
舟次戲為諺語
太白隕星石,觀音入海潮。
巴人自捩柁,秦客共幫撓。
歌調麼見起,風波火掌招。
下灘三百六,天上略陽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