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潤觀

鎖定
蔣潤觀(1916年—1990年03月05日),1916年生於江西廣豐。1938年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抗日軍政大學3大隊幹事、隊副政治指導員,第五分校政治處組織股股長。1941年調新四軍,先後任第3師第10旅政治部組織股股長,10旅第5團政治委員,抗大第五分校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3師特務團政治處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隨部隊進入東北,任中共黑龍江肇州縣委書記,西滿軍區獨立第3師第1團政治委員。1948年1月起,任東北野戰軍第7縱隊21師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戰軍第44軍第132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東北1947年秋冬季攻勢作戰和遼瀋、平津戰役。後隨部向華南進軍,參加湘贛戰役和廣東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1957年畢業於蘇聯伏羅希洛夫軍事學院。1964年晉升為少將。1970年1月任總政治部保衞部部長。1975年7月任福建省軍區政治委員。1976年起任軍事學院副教育長,訓練部副部長等職,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90年3月5日在北京逝世。 [1] 
中文名
蔣潤冠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省廣豐區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90年3月5日
主要成就
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蔣潤觀人物簡介

蔣潤觀 蔣潤觀
蔣潤觀,1916年生於江西省廣豐縣一個農民家庭。1938年3月赴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學員,第三大隊幹部幹事,第三大隊第四隊副政治指導員,第三團第二大隊特派員,華中大隊幹部隊副政治指導員,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華中總分校政治部保衞幹事、大隊特派員,第五分校政治處組織股股長,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政治部組織股股長,第十旅兼淮海軍分區第二支隊第五團政治委員,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新四軍第三師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參加蘇北塘溝、左莊、淮陰等戰鬥。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隨新四軍第三師進軍東北,任中共肇州縣委副書記,西滿軍區獨立第三師第一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第二十一師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四軍第一三二師政治部主任。參加通遼、長春、齊齊哈爾、四平等戰鬥和三下江南,夏、秋、冬季攻勢,遼瀋、平津、湘贛、廣東、萬山羣島等戰役。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四十四軍第一三一師政治委員兼中共廣東省東莞縣委書記。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五十四軍第一三〇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54年6月任第五十四軍政治部主任。同年入蘇聯伏羅希洛夫軍事學院學習。1957年畢業回國後,任高等軍事學院戰史教授會主任,戰略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4年晉升為少將。1969年12月任總政治部保衞部部長。1975年7月任福建省軍區政治委員。1979年10月任軍事學院副教育長,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1983年5月至1985年12月任軍事學院訓練部顧問。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獨立功勳榮譽章。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0年3月5日在北京逝世。 [2] 

蔣潤觀人物事蹟

革命戰爭年代,蔣潤觀在極其殘酷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環境裏,經受了血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先後參加了蘇北塘溝、左莊、淮陰及東北通遼、四平等戰鬥和法庫、新立屯、彰武、沈北、錦州、遼西等會戰,以及天津、廣東從化和解放文州及萬山羣島等戰鬥。 [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到處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人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不久,蔣潤觀所在的新四軍三師特務團接到上級的緊急電報,命令特務團去攻打淮陰(清江)的日偽軍。淮陰是連接蘇北與淮南、貫通南北運河的咽喉,是抗戰期間日偽長期盤踞的重要城市。日軍投降後已全部撤回南京,但偽軍第二十八師在師長潘幹臣的帶領下,仍然不肯向人民投降。淮陰城易守難攻,四個城門均為甕城門,城牆高達七八米,上面設有可供隱蔽射擊的城垛,環城牆每隔數百米設一炮樓,城牆外有護城河,河寬約四十米,水深二三米,護城河與城門之間設有木橋,被敵人用機槍嚴密封鎖。守城偽軍有土匪、漢奸、國民黨投日的部隊,都是一些兇頑之敵。蔣潤觀給班以上幹部和突擊班(七連五班)全體戰士作戰前動員,併為突擊班敬酒壯行。幹部戰士情緒非常高漲,決心打好這一仗,每個人都做好了英勇獻身的準備,把自己家庭的詳細通訊地址留下來交給連隊,黨員也交了最後一次黨費。9月6日下午3時,部隊發起對淮陰城的總攻。在輕重機槍及迫擊炮的火力掩護下,突擊連飛快地通過護城河城門,抵達城牆下,火速將梯子架在城上。經過戰士們的殊死戰鬥,紅旗勝利插上了淮陰城南門上。 [4] 
在錦州會戰中,蔣潤觀擔任東北野戰軍七縱二十一師六十一團團政委,該團在會戰中擔任主攻團,又因該團團長在這次戰前勘察地形中負了傷,蔣潤觀在這次戰鬥中所起的作用就更為突出,為突破錦州立下了汗馬功勞。該團組建於1944年11月7日,經過多次戰鬥的磨鍊,赴錦州之前又進行過幾個月的整訓,部隊的作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團政委蔣潤觀又非常注重戰前的政治宣傳動員,在多種場合,利用多種形式講述攻克錦州的特殊意義,號召全團的所有單位和個人開展殺敵立功活動,部隊士氣空前提高,政治上的熱情促進了部隊技術戰術的訓練,尤其是擔任攻城突擊任務的三營練得更為起勁。期間,該團還組織接敵、登城、突破的模擬演練,並趕製了不少登城大梯,自造了大量煙幕彈和準備了爆破用的炸藥。各分隊召開了各種會議,進行了戰鬥編組,組織了各種協同,確保突擊、支援、保障不脱節,做到突擊分隊到那裏,支援、保障分隊就跟到那裏。全團上下,從物質和精神上做好了打硬仗、惡仗的準備。1948年10月12日,蔣潤觀等師團幹部陪同七縱的鄧華司令員和吳富善政委到女兒河附近勘察地形,研究敵情,進行具體的作戰部署。蔣潤觀所在的六十一團的團長毛和發同志就在這次勘察地形中負了傷。10月12日夜開始,根據戰前的部署蔣潤觀團即抽出兩個營,在敵人的炮火下進行輪番的緊迫作業達17個小時,修成了豎三道橫七道,全長約800米,寬、深各約1.5米,並有大量貓兒洞的交通壕溝,使衝擊出發陣地直逼敵城牆下,這就為隱蔽接敵、減少傷亡創造了條件。13日夜,蔣潤觀又命第3營派人查清運動道路情況,該營七連於當晚即派出小分隊,秘密逼近敵人,認真細緻探明瞭小淩河的水深、流速、河牀特點和對運動的影響,不僅打消了幹部、戰士的思想顧慮,而且選擇了較適合運動的渡河地段。在這次會戰中,蔣潤觀團的突破任務就是突入城內,攻佔突破口附近的向陽小學(在中央大街南口以西),除掉直接威脅突破口安全的敵火力,保證兄弟部隊順利突入,為此,蔣潤觀團以各種形式組織觀察、抵近偵察,和通過詢問難民、敵逃兵及審訊俘虜等手段,較好掌握了突破地段上敵工事、前沿及縱深的兵力火力部署等情況,使戰鬥行動有了基本的依據。10月14日,總攻錦州開始。蔣潤觀團作為師的第一梯隊,於13日夜半時分即進入兩河之間的交通壕溝。團的指揮所也設在這裏,以便直接組織和掌握突破的實施。10時正,總攻的時刻來到。頃刻間,北面、南面、東面,錦州幾個方向上,幾百門大炮同時發出的隆隆炮聲響成一片。在城南七縱的作戰地帶,隨着縱隊發出的攻擊信號,配置在六十一團戰壕內的野炮(炮縱及縱隊配屬)和師的山炮同時發出恕吼,呼嘯的炮彈直向着突破地段上的預定目標飛去。約有十幾分鍾,六十一團正面已有四個敵堡被擊中,土城牆被炮火炸開了缺口。與此同時,六十一團尖刀連的一名戰士三次涉過小淩河施放煙幕,以掩護突擊分隊的行動。這時,只有舊城方向射來稀疏的機槍子彈、追擊炮彈和敵機的低空掃射,六十一團正面之敵的火力已經停止射擊,敵人被神炮打暈了。這是一個極好的攻擊時機,是一個稍縱即逝的良機。第一線上的六十一團尖刀紅七連的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急不可待。他們在副連長錢安良率領下,立即利用炮火和煙幕的掩護向前衝鋒。冒着敵機的掃射,他們躍出戰壕,涉過五六十米寬,一米多深的淩河,向自己經打開的城牆缺口撲去。10時25分,尖刀連的紅旗插上了突破口,飄揚在錦州城的南城牆上。 [4] 

蔣潤觀人物評價

蔣潤觀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政治指揮員和軍事教育專家。曾歷任學員、幹事、副政指、特派員、股長、科長、縣委副書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兼縣委書記、師長、軍政治部主任、高等軍事學院戰史教授會主任、總政保衞部長、福建省軍區政委、軍事學院副教育長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戰爭年代,他先後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一系列戰役、戰鬥,以及抗美援朝戰爭,有豐富的作戰指揮和政治工作經驗。新中國成立後,他投身於人民解放軍教育事業,潛心研究學術難題,勇於創新,在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軍事戰略學的研究方面有較深的造詣,為繼承和發揚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顯著的成績,為人民解放軍培養大批中高級指揮人才貢獻了畢生的精力。晚年,他積極參加了《中國軍事大百科全書》的編寫工作。蔣潤觀堅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敢於堅持真理;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自覺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他光明磊落,襟懷坦白;作風正派,平易近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克己奉公,顧全大局;艱苦樸素,對家屬子女嚴格要求,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3] 
參考資料
  • 1.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04,第797-798頁
  • 2.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人物辭典 下 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09,第1002-1003頁
  • 3.    原軍事學院訓練部顧問蔣潤觀病逝,人民日報,1990年4月4日,第2版
  • 4.    廣豐唯一開國將軍蔣潤觀的生平事蹟  .廉政廣豐.2021-04-14[引用日期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