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尊簋

鎖定
蔣尊簋(1882—1931),字伯器,浙江諸暨人。先後就讀於杭州求是書院、日本成城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年任廣東混成協協統。辛亥廣東光復後,曾任廣東軍政府軍政部部長,並一度代理都督。民國成立後,曾任浙江都督。1916年,參加護國運動。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1921年5月,任廣州中華民國政府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部長兼滇黔贛聯軍第一路司令。1923年11月,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參謀處主任。次年2月至5月,曾任大本營軍需總監。1926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1927年,任上海市臨時政治委員會委員、上海政治分會主席。1928年,先後任北伐軍總司令部高級顧問、全國道路協會副會長、國民政府賑款委員會委員。1929年,任國民政府賑災委員會委員。1931年5月,寧粵分裂,任廣州國民政府委員。同年病逝。 [3] 
中文名
蔣尊簋
別    名
伯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2年
逝世日期
1931年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出生地
浙江諸暨

目錄

蔣尊簋人物簡介

蔣尊簋,字伯器,諸暨紫東鄉滸山村人。詩人蔣智由子。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肆業。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月,以官費選送日本留學,初為成城學校騎兵連隊學生,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畢業。與海寧蔣方震(百里)同以精通軍事著稱。章太炎稱之為"浙江二蔣”。時人又加蔡愕號為"南方三傑"。1906年在東京加入光復會,同年參加同盟會,被委為宣傳部長。應浙江巡撫張增揚聘,任教練處幫辦、講武學堂總辦、新兵第二標標統(團長)。並在杭州海潮寺開辦卉目學堂,又幫助建立陸軍小學堂和炮工學堂,為斷江發展陸軍特種兵和辛亥革命光復浙江奠定基礎。
徐錫麟安慶起義事敗,被當局疑忌涉案,被迫辭職遠赴廣西,任兵備、參謀、教練三處會辦,陸軍小學堂總辦,廣西參謀處總辦,廣東混成協協統。辛亥革命爆發後,出任廣東省都督府軍事部長,權攝廣東都督。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浙江都督湯壽潛改任交通總長,被公推為浙江都督,兼民政長。2月,與章太炎、張賽等組織統一黨。其間,對安定浙江、刷新內政多有建樹。5月,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蒐羅親信,遭排擠,於7月辭去都督,出國考察。1914年1月,任總統府高等顧問,約法會議議員。6月,任參政院參政、將軍府宣威將軍兼檢閲使總監。1915年,任兩湖檢閲使兼保定軍校主考。袁世凱復闢帝制,蔣尊簋配合蔡愕"護國運動",南下響應討袁。1917年,北洋軍閥段祺瑞廢除"臨時約法"解散國會。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電各省討逆救國。旋返浙參與護法之役。11月,浙江宣佈自主,任浙軍總司令,進駐百官。後以孫傳芳部孟昭月所迫,未能實現。北京政府下令褫奪勳位、勳章及原有軍職。輾轉東南,孫中山先委為浙閩宣撫使,後被任為參謀次長、軍政部次長,代理參謀長兼滇、黔、贛聯軍第一路司令。1923年11月,任孫中山大本營參謀處主任。次年2月,被任命為大本營軍需總監。1926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軍政長,積極進行地方自治。1927年4月,任上海政治分會主席。1928年,任北伐軍總司令部高等顧問、全國道路協會副會長,賑務委員會委員。1931年5月,寧粵分裂,任廣州國民政府委員。 [1]  同年病逝。 [2] 
參考資料
  • 1.    浙江省人物誌編纂委員會編:《浙江省人物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6頁。
  • 2.    紹興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紹興市志》(第五冊),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37頁。
  • 3.    帥府名人:蔣尊簋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