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勇軍

(西南大學教授)

鎖定
蔣勇軍 男,中共黨員,生於1968年12月,湖南安化人,西南大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岩溶環境/水文地質、水文學、(生物)地球化學、全球變化及GIS;先後主持國家科技部973前期1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地學對比計劃-IGCP598的co-leader,發表論文50餘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 [1]  主要從事GIS和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在《Environmental Ge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主持/主研國際合作、國家級項目多項。
中文名
蔣勇軍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安化
出生日期
1968年12月

蔣勇軍人物經歷

蔣勇軍,男,漢族,中共黨員,1968年12月生2005年6月畢業於在西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5年7月特聘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9年美國西肯塔基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1年7月-2012年7月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Eawag)訪問學者;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岩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協會岩溶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土資源部廣西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蔣勇軍學校經歷

1999年09月 -- 2002年06月: 西南師範大學, 碩士學位, 自然地理學專業。
2002年09月 -- 2005年06月: 西南師範大學, 博士學位, 自然地理學專業。
2009年02月 -- 2009年10月: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博士後研究。
2011年07月 -- 2012年07月: Eawag, 訪問學者。

蔣勇軍學術任職

1. 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IA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s)岩溶專業委員會委員。
2. 中國地質協會岩溶專業委員會委員。

蔣勇軍研究方向

環境/水文地質、水文學、地球化學、GIS及全球變化。

蔣勇軍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成果名稱
獎項
獎項等級
2022年
西南岩溶區碳氮循環過程與環境效應
廣西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3] 

蔣勇軍主要貢獻

蔣勇軍學術業績

(1)利用水化學與地球化學方法來揭示岩溶水文環境的脆弱性與水資源的演變過程和機制
(2)利用水文模型來揭示岩溶水文過程的控制因素
(3)利用GIS等技術手段揭示了岩溶區土地石漠化的空間分佈、發生、發展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人類土地利用變化是土壤質量變化的主要驅動力
(4) 利用地球化學手段來揭示岩溶地質過程與全球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

蔣勇軍主持項目

主持的項目
1. 國家級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南典型流域岩溶地質作用的碳匯效應研究 (41172331), 2012-2015, 85萬元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位素與微生物分子生物技術在岩溶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應用(41040026), 2011, 20萬元
(3) 973前期專項——西南岩溶地區水資源的演變機理與影響因素(2008CB417208), 2008-2010, 46萬元
2. 其它項目
(1)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地質碳匯潛力綜合研究, 2010, 28萬元
(2)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地質碳匯潛力綜合研究外協課題“典型岩溶槽谷區碳匯潛力研究”, 2011, 100萬元
(3)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中國岩溶碳匯動態評價, 2010, 14萬元
主研的項目
(1)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國環境健康與污染減排(2008GR1256), 2009-2011, 40萬元, 第二負責人
(2)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重慶岩溶槽谷區地下水質空間異質性及影響因素研究(200806350008), 2009-2011, 6萬元, 第二負責人
(3) 重慶市科委重點項目——重慶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統污染的形成、演變機制及防控對策(CSTC2010BC7004), 2010-2012, 90萬元, 第二負責人
(4) 重慶市科委重點項目——重慶市岩溶地下水形成、分佈及水循環規律研究(CSTC2007BC7001), 2007-2009, 90萬元, 第二負責人

蔣勇軍代表性論文

(1) Jiang Y, Hu Y, Schirmer M. Biogeochemical controls on daily cycling of hydrochemistry and δ13C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in a karst spring-fed pool.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3, 478: 157-168.
(2) Jiang Y. 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to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fluxes in a karst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Evidence from major elements and δ13CDIC in Nandong,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13, 152: 1-11.
(3) Jiang Y. Sources of sulfur in the Nandong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southwest China: A chemical and isotopic reconnaissance. Applied Geochemistry, 2012, 27(8): 1463-1470.
(4) Jiang Y., Wu Y., Yuan D. Human impacts on karst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deduced by coupled nitrogen with strontium isotopes in the Nandong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in Yunna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43: 7676-7683.
(5) Jiang Y., Wu Y., Groves C., Yuan D., Kambesis P.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Nandong karst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in Yunan, China.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09, 109: 49-61.
(6) Jiang Y., Li L., Groves C., Yuan D., Kambesis P.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typical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09, 59: 881-890.
(7) Jiang Y., Yuan D., Zhang C., Zhang G., He R..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groundwater quality in a typical karst watershed of southwest China.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8, 16(4): 727-735.
(8) Jiang Y., Yuan D., Zhang C., Kuang M., Wang J., Xie S., Li L., Zhang G., He R. Impact of land-use change on soil properties in a typical karst agricultural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6, 50(6): 911-988.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