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作錦

鎖定
蔣作錦:(公元1817~1879年 [1-2]  ),字裁庵,號雲裳清代,山東省泰安府東平州大漁營村(今山東省梁山縣館驛鄉大營村人)。19歲入庠,31歲道光己酉科拔貢,34歲中咸豐辛亥科舉人,42歲中咸豐己未科進士。咸豐十年由兵部武選司主事簡放欽差,倡修龍山書院撰修規十六則。上藩神京策李少司馬西園代揍海運危險河運為當時要務,並修束黃引衞之議,奉命前往山東勘察。任河南黃(河)泌(河)廳同知,加三品銜升用,後治理黃河。光緒三年改任懷慶府知府。光緒五年病故任上,終年63歲。蔣作錦一生勤於筆耕,苦心撰著。他“薈萃史志、佐以水經、參以聞見”, [18]  著有《東原考古錄》、《星槎記要》、《奉使日程記》[4]《磚壩説》等。其中, [17]  《東原考古錄》為其代表作,全書32個篇目計1.4萬餘字,記錄了他對梁山東平一帶古城池遺址、河流變遷等全面考察。
全    名
蔣作錦
裁安
雲裳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梁山縣館驛鄉大營村
出生日期
1817年
逝世日期
1879年6月
主要成就
治理水利水患
主要作品
東原考古錄
本    名
蔣作錦
民    族

蔣作錦人物生平

蔣作錦東平州志列傳記載, [9]  [19]  幼承家學潛心小學性理諸書切,已體驗務為躬行實踐尤留意,人心風俗國計民瘼,本朝典律令一切掌,故時政及諸家地理水利農田兵算等書。靡不著實講求期為有用實學,所撰龍山書院條規皆明體達用語,立石於院厭世儒空談性命無儒者真實經濟。嘗雲秀才以天下為己任,吾儒不可無此志尤不可無此學,皆生平自勵語性恂恂樸訥一味篤實無華飾交遊。仕宦不敢做欺心事不敢作欺人語。
少蒙大父鍾愛諄然以達到為勉企,大父晚年手顫失箸且病朝夕侍養時噴飯,湍面先拭祖衣而後拭已面,愴祖晚景悲欲涕束髮從父讀侍庭訓三十年骨肉沆瀣為一體,手字珍如珠父傷股時赴選拔省試心頻動歸,聞呻吟聲痛,微心骨父歿善承母歡轉悲為愉有老萊風母病不脱冠,帶旬書夜第應出嗣母涕泣弗食,百計營脱宦京師時徒千里外為風雪勤歸省,天性孝友無間言好讀書深造自得文確切情事不作邊。
際語由已酉拔貢中式辛亥鄕榜房考銅尺夜鳴,已未成進士授兵部主事。
咸豐辛西(公元1861年)捻匪入東境因陳經掠三省,上藩神京形勝扼要李少司馬西園代奏 上深嘉納 僧邸帥兵昉山東駐營屯料之地皆其議旋以團練回籍拆裏未五日季海門報陣亡,鄆巨團練瓦解捻,糜至集鄉團數千人,御賊不敵乃退守運河。顯皇帝升遐,土匪大起城危甚於當事許以改過自新亂,乃以後以主事升階保薦格於議仍回兵部供職。
歲庚申天津英夷滋事糧道懸寄海洋因陳河運為當事要務,政府韙其言以束黃引衞之議呈部代奏上諭 作錦前往山東詳細察看遂偕同各委員先查衞河,布鞋草笠日炎赤輸中步行百餘里履勘衞高運低得實,因上増置黃衞運閘壩議次將勘黃羣視伏泛為畏途,孤帆西去來回渺渺數百里迭經波險不見一船一人,逢株石船皆碎紀事雲孤帆西去渺無津萬丈風濤一葉身元氣浮沉天是伴追思驚作再生入回偕,同勘委員以束黃引衞實可施行,合稟寢未奏,冬再接部函履冰覆勘無食無居並無路復値風雪船幾次粉冰荾中爭呼吸是役也涉大險六七次,經過地方卻饞贈未嘗費山東一馬一夫一飯勞績廉聲市聲著內外遂,奉旨留於河工旋以束黃引衞所陳各條件件實可施行。
入奏東撫漕督持異議,上諭著軍機大臣會同六部九卿議奏樞廷傳,作錦待命內閣按條議駁五品外官與閣內閣議亦異數也,後東撫堵決築堤建閘諸河工多不外其議中外皆知之。
光緒歲戊寅(公元1878)豫省告飢調攝轉運局驗貳糧米揚粃曬座一掬米為百姓爭嗣因賑撫有方,以特用府與三品升用。生平性情謙讓決大計以剛言語簡黙遇大議能辨,神不外露應變有方貌似畏懼任事有膽,用度約儉約取財。以廉振興文教請增學額而不市其德條陳兵事保全甚大而不顯其名奏陳河務諷濫既平而不居其功。
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6月)重修州志同事郵寄取正編成未判而作錦遞卒,當謂避賊時面前時見太和圓光查河時心中耿縣報國愛民四字蓋得天祐雲鄉人勒石私謐曰文恪先生,著星槎紀要,磚壩説,奉使日程記,東原考古録等書。

蔣作錦個人作品

蔣作錦著有 [8]  《東原考古錄》、《星槎記要》、《奉使日程記》、《磚壩説》。

蔣作錦主要成就

作錦撰 [13]  :龍山書院條規皆明體達用語,立石於院厭世儒空談性命無儒者真實經濟。嘗雲秀才以天下為己任。
作錦抵抗念軍:咸豐辛西 [14]  (公元1861年)捻匪入東境因陳經掠三省。作錦帥兵昉山東駐營屯料之地,皆其議旋以團練回籍拆裏未五日季海門報陣亡,鄆巨團練瓦解捻。
作錦上奏漕運事宜: [15]  歲庚申天津英夷滋事糧道海洋運輸危險,河運為當事要務。又因上奏束黃引衞築運閘壩議勘探河務。入奏東撫漕督持異議,上諭著軍機大臣會同六部九卿議奏樞廷傳,作錦待命內閣按條議駁五品外官與閣內閣議亦異數也,後東撫堵決築堤建閘諸河工多不外其議中外皆知之。
作錦賑災: [16]  光緒歲戊寅(公元1878)豫省告飢調攝轉運局驗篝糧米揚粃曬座一掬米為百姓爭嗣,因賑撫有方以特用府與三品升,治理黃河水患。

蔣作錦親屬成員

蔣作錦曾祖,蔣琯 [3]  乾隆辛卯拔貢,任黃縣教諭。
蔣作錦祖父,蔣永申 [4]  字聖懷號雲樵。 [21]  誥贈中議大夫,增生。
蔣作錦父親,蔣興祖 [5]  ,字聞衣。 [21]  誥贈中議大夫,恩貢候選教諭,
蔣永申蔣興祖誥贈中議大夫 蔣永申蔣興祖誥贈中議大夫
蔣作錦之子,蔣毓濂 [6]  ,字蓮生,光緒丙子科舉人

蔣作錦人物評價

東平州志人物列傳評價 [11]  ,蔣作錦列傳所載人物纇皆榮登仕版,或績留民社,或業著旂常震古錄,今在入耳目若宦遊遠方,事蹟未悉亦應志,其姓氏官階以表彰,顯達茲將文武仕進備書於後。

蔣作錦主要貢獻

  • 光緒五年重修東平州志, [10]  [20]  撰寫東平州志序文。
  • 蔣作錦一生勤於筆耕,苦心撰著。他“薈萃史志、佐以水經、參以聞見”,著有 [18]  《東原考古錄》、 [12]  《星槎記要》、 [12]  《奉使日程記》、《磚壩説》等。其中, [9]  [17]  《東原考古錄》為其代表作,全書32個篇目計1.4萬餘字,記錄了他對梁山東平一帶古城池遺址、河流變遷等全面考察。

蔣作錦獲獎記錄

咸豐辛西(公元1861年) [7]  抵抗捻匪,守城守圩帶勇防河,獲勞功賞加五品銜。
光緒歲戊寅(公元1878) [16]  豫省告飢調攝轉運局驗篝糧米揚粃曬座一掬米為百姓爭嗣因賑撫有方,以特用府與三品升用。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