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長元

(開國少將)

鎖定
蔡長元 (1917年1995年12月3日),少將,四川省宣漢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第九軍任團宣傳隊隊長,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青年科科長、支隊政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旅政委,第十九兵團師政委。參加了平津、太原、蘭州等戰役。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政委、師長。1957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歷任副軍長兼參謀長、軍政委,陝西省軍區政委。是中共十二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同年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因病於1995年12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1] 
中文名
蔡長元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省宣漢縣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95年12月3日
畢業院校
軍事學院
主要成就
副軍長兼參謀長、軍政委
重要事件
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蔡長元人物生平

蔡長元,四川省宣漢縣人,1917年12月出生在普通農民家庭。8歲在本村小學讀書,14歲輟學後在家種田。
蔡長元 蔡長元
1933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紅軍第四方面軍9軍27師79團3營7連當通訊員。9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4月,任該營部通訊班班長,參加了平梁城戰鬥和羅文壩戰鬥。8月,任該團政治處宣傳隊隊長,參加了攻打漢中和包城戰鬥。1935年3月,任該團共青團團委書記。5月,參加紅軍長征。曾參加攻打江油、兩河口、夾金山、古浪、梅家營子等戰役戰鬥10餘次。經三次過雪山、草地到達陝北,後隨紅9軍西征。在部隊被打散的情況下,歷經艱辛到達延安。
1937年11月,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2大隊5隊學習。1938年5月畢業後,分配到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當青年幹事。同年9月,任該部青年科科長。1940年1月,任晉察冀軍區青年支隊政治委員。帶領支隊在阜平、五台、繁峙三縣區域開展游擊戰爭。1944年3月,入晉察冀中央分局黨校學習。1945年7月,任晉察冀軍區第5軍分區政治部主任。8月,任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9旅政治部主任。曾參加渾源、繁峙、集寧、獲鹿、平定、青縣、忻州等攻堅戰鬥。1947年,曾參加正太、清風店和石家莊等戰役。1948年1月,任該旅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5月,任該旅政治委員。12月,參加攻打新保安戰鬥。1949年2月,任華北軍區第63軍189師政治委員。4月,率部參加太原戰役。7月,參加蘭州、寧夏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2月赴朝作戰,曾參加第五次戰役。同年6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189師師長。1953年10月,奉命回國。曾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1954年4月,入華北軍區第一文化速成中學學習。1955年3月,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第三期學習。4月,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57年6月,任某軍副軍長兼參謀長。1961年10月.任駐津某軍政治委員。1963年3月。調任某軍政治委員。1979年1月,任陝西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1983年11月.按副兵團職待遇離職休養。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1995年12月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5] 

蔡長元詳細事蹟

蔡長元參加紅軍

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攻佔宣漢城後,蔡長元參加了紅四方面軍,被編入紅九軍第二十七師新兵營。年底從新兵營調人,第二十七師第七十九團第三營當通信員。1個月後,任通信班班長,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並被選調到團政治處擔任青年團常委、書記(青年幹事)。由於工作出色,1934年秋,被特邀參加紅四方面軍政治工作會議。會後,任宣傳隊隊長。他先後參加了反“六路圍攻”及攻打羅文鎮等戰役戰鬥。在戰鬥中,蔡長元巧送情報,保障聯絡,併發揮文學才華和宣傳天賦,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得到紅四方面軍最高首長的高度讚揚,親自授予他一枚紅星獎章。
1935年3月,蔡長元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征,三過雪山草地。先後參加了平梁城、包城、江油、兩河口、夾金山、道孚等戰役戰鬥。
1936年10月,蔡長元隨紅九軍參加西路軍。激戰古浪、梅家營子後,被調到該軍新劇團任協理員。經過2次血戰倪家營子後,紅九軍縮編成1個團,只有5個連。在進入梨園口時,蔡長元隨紅九軍奉命把守山口,掩護部隊撤進祁連山。此後,蔡長元隨紅軍殘部向西走了兩天多,又奉令重返梨園口,吸引敵人,以掩護紅三十軍繼續西進。梨園口血戰後,部隊開始分散突圍。此時,蔡長元擔任軍供給部部長吳先恩的警衞員。突圍後,返回祁連山中,躲藏了3個月,過着野人般的生活。1937年6月,他倆開始出山,晝伏夜行,沿途氣討,在涼州被敵人衝散。蔡長元到了定西,卻未能打聽到紅軍的消息,又返回蘭州,參加了鄧寶珊的部隊。打聽到紅軍的消息後,蔡長元便帶槍去慶陽方向找到了八路軍三五八旅。 [6] 

蔡長元抗日經歷

1937年11月,蔡長元被送到延安。12月初,進入抗大第三期學習。1938年4月畢業後,分配到晉察冀軍區任組織部青年科長。
在抗日戰爭後期,蔡長元任中共應縣縣委書記兼雁北支隊政委,堅持太行山區的抗日遊擊戰爭,有力地打擊了敵人,保衞了根據地的人民,迎來了戰略大反攻。這裏只列舉由蔡長元參與決策指揮進行的幾次戰鬥,從一個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敵後抗戰的主要特點。
凌雲口伏擊戰
凌雲口是恆山之麓一個較大的山口。在凌雲口下邊三四里的地方,有一村莊叫下町,日軍在此設一據點,阻撓八路軍向川下活動。據點的指導官赤奇,不僅對根據地地方幹部積極抓捕殘殺,還對據點周圍的羣眾殘害姦淫,民憤極大。1944年春,蔡長元等雁北支隊領導決定,消滅下町據點的敵人,為民除害。
支隊領導制訂的戰鬥方案是,利用當地有利地形,誘敵出擊,進行伏擊。偵察排長王嘉祥受命帶領一個班化裝成我方區小隊誘敵。
4月下旬的一天傍晚,支隊特派員鄒振邦帶一連部隊在凌雲口的山坡上設好了埋伏。王嘉祥執行誘敵務。經過幾番周旋,敵人仍不敢進任務伏擊圈。鄒振邦只能調整作戰方案,一方面示意偵察部隊繼續誘敵,另一方面將一個排的部隊遷回到敵人側後進行打擊。最後,兩向夾擊,乘着敵人還沒有清醒,發起了衝鋒。但由於八路軍當時的武器裝備很差,沒能以足夠火力全殲敵人,使指導官赤奇逃脱。
地雷戰遍地開花
當時應縣的抗日遊擊戰爭搞得有聲有色,尤其是地雷戰,經常取得突出戰果。地雷共有兩種。一種是鐵雷,是邊區兵工廠生產,上級發給支隊使用;一種是石雷,是支隊自己因陋就簡製造的,在石頭上鑿一個洞,裏面裝上炸藥和雷管。這種石雷構造簡單,但威力很大,而且放在路邊,和普通石頭沒有區別,敵人也不易發覺。炸開來則是亂石橫飛,最大程度發揮了山區遊戰爭的威力,往往給敵人很大殺傷。
在引爆方式上,則分拉雷和踏雷兩種。踏雷一般埋在敵人必經的道路中間,踏上就炸;拉雷往往放在路邊,雷上栓繩子,戰士拉着繩子的一頭,躲在隱蔽的地方,見敵人到了雷跟前,繩子一拉,地雷就炸。地雷一炸,乘着敵人慌亂,戰士打上一陣就撤。
敵人進山“掃蕩”,被炸怕了,在行動時特別小心,往往要挑有腳印牛羊蹄印的路走。戰士們則因敵而變,故意偽裝,將地雷埋好,還要在上邊及周圍印上幾個腳印,或一羣牛羊蹄印,做得和人走過、牛羊走過一樣。這樣,敵人往往放心大膽地走,結果一定會埃炸。1944年8月3日的《晉察日報》第一版,對應縣的地雷戰做了介紹。標題是《應縣民兵創造步槍地雷結合範例》:“雁北訊: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敵以一百八十餘兵力掃蕩應縣時,由於該縣備戰工作較好,使敵人在穆莊窩(穆家莊)、平道、寺兒溝,沿途挨炸。遊擊小隊控制制高點堅決抗擊敵之衝鋒,創造了步槍和地雷相結合的範例,炸死敵二,傷敵三,偽六(內有指揮官、翻譯官各一),大大打擊了敵人的兇焰。”
下匯奪糧
下匯村是繁峙川一個較大的村莊。由於地處滹沱河畔,又緊靠南北兩山,有口水灌溉,所以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繁峙縣產糧區之一。
1943年深秋,當農民把地裏的糧食收打歸倉之際,日軍便打起了奪糧於民的主意。但下匯北邊山上是雁北支隊的活動區,南山是繁峙支隊的游擊區,東邊的平型關附近又有靈丘的青年支隊出沒,到下匯搶糧要冒很大的風險,但敵人又在生存壓力下,不能不搶。於是在1943年11月的一天,日軍集中繁峙、代縣的所有日偽軍2000餘人,並脅迫這兩個縣的農民趕着大車到砂河、大營一帶各村搶糧。
雁北支隊得到這一情報後,上報5分區首長,鑑於敵人兵力強大,遠遠超過雁北支隊,分區首長決定,集中分區的雁北支隊、繁峙支隊、青年支隊三個支隊的力量打擊敵人,保護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鑑於這一帶是平川地區,交通比較方便,分區首長決定採取截擊的戰術,把敵人搶奪的糧食奪回來。
具體戰鬥部署是,靈丘的青年支隊負責打擊大營的搶糧之敵,由東向西打,牽制大營的敵人;繁峙支隊包圍砂河據點,向敵砂河據點佯攻;雁北支隊作為分區主力部隊,在下匯村北山下設伏,截擊敵人的搶糧車隊,務必把敵人搶奪的糧食奪回來。
11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敵人剛把搶奪的糧食裝車,戰鬥首先在大營村打響。敵人一看遭到了八路軍的攻擊,立即趕着糧車向西逃去,青年支隊緊追不捨,兜擊敵人。當敵人逃到下匯村雁北支隊的伏擊圈時,分區副參謀長劉蘇一聲令下,幾挺機槍便向敵人掃射,手榴彈也跟着飛向敵人。敵人見後有追兵,前有阻攔,只能扔下糧食奪路而逃。由於下匯村距敵人的據點只有十里,砂河據點的敵人立即出兵救援,又被繁峙支隊阻擊。就這樣,三個支隊緊密配合,徹底粉碎了敵人的搶糧計劃,是當時五分區指揮幾個支隊聯合作戰的一個成功範例。
夜襲砂河
砂河在繁峙縣東北,是繁峙川的一個最大集鎮,侵華日軍很早就在這裏設置了據點。砂河與東面的大營,西邊的繁峙縣城,三點一線,互相呼應,相距都不太遠,是敵人的重點防禦地區。
砂河據點駐有日軍一個小隊百十多人,還有偽軍一個大隊300多人,鎮中還有敵人的糧庫和武器彈藥庫,平時崗哨林立,堡、炮樓上火力點密佈,是一個防守非常嚴密的地方。這給八路軍根據地造成了很大威脅,是敵人插到我根據地的一顆釘子。蔡長元等雁北支隊領導,早想攻打砂河據點,只是敵人防守太嚴密,且兵力強大,武器精良,硬打一定會吃虧,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戰機。
1944年夏天,砂河內線來報,由於侵害日軍在太原以南吃緊,日軍抽調砂河據點的敵人南開,而從大同南調換防的敵人還沒有來到,砂河據點只有一個偽軍中隊駐守,戰鬥力不強。蔡長元等判斷,這是個很理想的戰機,分區副參謀長劉蘇決定以應縣支隊和繁峙支隊兩個支隊的力量,攻取砂河據點。
當天夜裏,兩個支隊在劉蘇副參謀長的率領下,秘密前進到砂河村。繁峙支隊首先包圍了偽軍據守的調堡,邊打槍邊喊話。應縣支隊在支隊首長的指揮下,集中進攻敵人的倉庫。看守倉庫的是20多名日軍和一小隊偽軍,在應縣支隊的凌厲攻勢下,很快被全殲。戰士們和隨之而來的老百姓,把倉庫裏的武器彈藥全部裝車運走。而在堡裏駐守的偽軍被繁峙支隊包圍,只能眼看着倉庫被搬空。這之後,繁峙支隊才撤出了戰鬥。這次戰鬥,不僅狠狠打擊了敵人,更大大緩解了八路軍武器彈藥等物資給養的不足狀況。 [3] 

蔡長元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開始後,蔡長元任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旅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第三縱隊第九旅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空缺,由蔡主持政治委員工作)。10月,在清風店戰役中,蔡長元和其他首長率該旅奉令從保定以南出發,經一天一夜強行軍,行程200多里,搶先於敵鮮代表團一行到達清風店。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全殲國民黨第三軍2萬餘人,活捉其軍長羅歷戎。
1948年12月,蔡長元升任旅政治委員。當時,他率部正在唐縣作戰,接到火速北上阻擊傅作義主力第三十五軍東返北京的命令後,率全旅兩個白天一個晚上行程300多里山路,首先趕到新保安鎮,與幾個縱隊的主力團完成了對敵第三十五軍“圍而不打”的任務,受到軍委的表揚。然後一舉殲滅第三十五軍主力。
剛剛打完新保安,第九旅又接到參加攻打大同的命令。2天3夜,第九旅急行了500多里山路。由於敵情變化,又奉命火速趕到北平北面的小湯山。第九旅因此有“神行太保”的美稱。隨後,第三縱隊改為第十九兵團第六十三軍,第九旅改為第一八九師,蔡長元任師長。
北平解放後,第十九兵團奉命參加太原戰役。經過艱苦激戰,蔡長元率該師拿下了雙塔寺(太原外圍三處著名的核心工事之一),並俘獲國民黨軍長劉紹真以下900餘人。第一八九師被授予“立功太原”的紅旗。
華北全部解放後,蔡長元率第一八九師隨大軍過河入陝(西),然後進軍蘭州。在解放蘭州的戰役中,蔡長元指揮第一八九師第五六六團佔領豆家山一號陣地、第五六五團佔領豆家山二號陣地,與國民黨軍持續血戰7小時,第一個攻入蘭州城。所部兩個連被授予“攻如猛虎”的榮譽稱號。
隨後在追擊馬家軍殘部時,蔡長元率第一八九師立下了一系列戰功,受到彭德懷的高度讚揚,稱讚蔡長元“為我們的西路軍報了仇。”繼而率該師參加瞭解放寧夏的戰鬥。 [7] 

蔡長元解放以後

新中國成立後,任師長。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189師師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1953年回國,任軍參謀長。1957年于軍事學院畢業後,任副軍長兼參謀長,軍政治委員,陝西省軍區政治委員。是中共十二大代表。1955年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5年12月3日在北京逝世。 [4] 

蔡長元個人榮譽

1955年蔡長元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蔡長元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4] 
參考資料
  • 1.    蔡長元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4-15]
  • 2.    湯少雲主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841-842
  • 3.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我的父輩在抗戰中》,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7年,第243—246頁。
  • 4.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2頁。
  • 5.    郭鳳岐總主編;張巨文主編;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編著:《天津通志 軍事志》,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第712-713頁。
  • 6.    康蓮英主編:《歷史不會忘記 紅軍時期達州風雲人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0-81頁。
  • 7.    康蓮英主編:《歷史不會忘記 紅軍時期達州風雲人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