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運升

鎖定
蔡運升(1879~1959年),字品山,吉林雙城(黑龍江省雙城市)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應黑龍江省都督宋小濂邀請,加入黑龍江省都督府任參事。1915年起任黑龍江政務廳廳長、濱江道道尹兼哈爾濱交涉員、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政務廳廳長等職。1929年“中東路事件”爆發後,代表中方與蘇聯簽訂《伯力會議議 定書》。“九一八”事變後加入偽滿洲國政府任偽職。1948年他和好友馬占山等遊説傅作義,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貢獻。全國解放後先後任職於中央文史館、北京文史館。 [1] 
中文名
蔡運升
出生日期
1879年
逝世日期
1959年12月
品山

目錄

蔡運升人物生平

蔡運升,字品山,1879年生於吉林雙城(今黑龍江省雙城縣)。初為拔貢知縣,1908年 畢業於保定法政學堂,後到浙江巡撫衙門任文案委員。1911年回雙城,任中學校長,並被推 舉為地方議會議長。不久,應黑龍江省都督宋小濂之邀,任黑龍江省都督府參事兼籌防處參 議。因籌防出力,幾經升遷,1915年任黑龍江政務廳長。後轉任吉林省永衡官銀號總辦兼實 業廳廳長、吉長道道尹兼長春交涉員、濱江道道尹兼哈爾濱交涉員,後任吉林鐵路交涉局總 辦、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政務廳廳長,家居哈爾濱。任職期間,頗有政績,也較為清廉 。
1929年春,中蘇雙方就中東鐵路正副局長權限等問題發生爭議,蔡運升曾會同蘇聯總領 事參預調停並略見成效。5月間,哈爾濱地方當局搜查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蘇聯外交部提出 抗議照會並宣佈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致使中蘇關係惡化。蔡運升當時為哈爾濱交涉員,認 為“如中蘇失和,某國必趁火打劫,與中蘇均有不利”。為此,他通知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 館總領事梅尼科夫,願照以前中蘇兩國商定的關於處理中東鐵路的辦法進行調停,蘇方表示 同意。隨後,蔡運升往返於奉天(瀋陽)、滿洲里、哈爾濱之間辦理交涉事宜。由於中蘇雙 方在中東鐵路管理權及正局長人事問題上互不讓步,致使交涉受阻。
1929年7月10日,“中東路事件”爆發。其後,中蘇戰事不斷,中方全線失利。在此期間 ,張學良急電蔡運升到奉,派其與蘇議和。11月下旬至12月初,蔡運升與蘇方代表西曼諾夫 斯基在雙城子(烏蘇里斯克)談判數日,擬定在伯力舉行正式談判,最後在莫斯科開會議定 。經張學良電請南京國民政府,蔡運升被派為伯力(今蘇聯哈巴羅夫斯克)會議中國代表。 12月11日,他乘專車赴伯力與蘇方會談。12月22日,蔡運升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代表西 曼諾夫斯基簽訂了《伯力會議議定書》(又稱“和平議定書”)。次日,中蘇雙方撤兵,兩 國戰事停止。是時,蔡運升賦詩一首以表心境:“昨朝壇坫結新盟,今日沙場已罷兵,萬里 風雲重奠定,是非當付國人評。”1940年蔡運升就中東路事件的交涉經過寫有《伯力交涉始 末記》一文。中東路事件之後,蔡運升被委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議。
“九·一八”事變後,蔡曾坐觀形勢。東北淪陷時期,蔡運升先後擔任偽滿洲國間島省 省長、中央銀行副總裁、外務局長官、經濟部大臣、參議府參議。1944年偽滿通信社編纂的 《大滿洲帝國年鑑》中,載有他效力於偽滿洲國的實績。蔡運升在回憶偽滿任職時,認為這 是他一生中最感恥辱的一段。東北解放時,他受蘇方示意,離開長春赴北平。
1948年冬至1949年春,蔡運升住在北平的好友馬占山家裏。此時,他見到了過去一同辦 理中俄交涉事務的老友王之相(時任華北文法學院俄國語文學系教授)。王之相同許多進步 人士和中共地下工作人員有接觸,在北平陷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的情況下,王之相瞭解到 中共的方針政策是爭取北平和平解放,因此願盡個人力量促成和平解放。王的思想和行動影 響了蔡運升。加之和平解放北平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所以蔡運升積極介紹王之相與馬佔 山相識。王對蔡運升、馬占山説:“中共爭取北平和平解放的政策是為了維護國家的人力物 力,避免不必要的犧牲,這是一項重大的決策……不論何人,只要轉變立場,走向革命,都 能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歡迎,前途是光明的。馬占山將軍可以藉助友誼關係,勸告傅作義將軍 放下武器,接受和平,北平人民將感念不忘。”馬占山與傅作義有金蘭之誼,也認為北平能 否和平解放,取決於傅作義將軍的最後抉擇。因此,蔡運升奔走於王、馬之間,轉達傅作義 的態度,並與他們共同籌議推動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蔡運升與王之相在鄧寶 珊家中和傅作義會見,傅作義説:“王教授和蔡交涉員都是辦理外交事務很有經驗的,我們 都很欽佩,你們憂國憂民,關心時局,提供許多寶貴意見。現在已經決定和平解放北平,大 家見面談談。請你們放心。”1949年1月31日北平終於得到和平解放。蔡運升對此段歷史寫有 《我和馬占山先生與北京和平解放的關係》(1951年)、《論解放北京的幾個人》(1954年 )等回憶文章。
全國解放後,蔡運升得到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寬大。50年代,蔡運升曾先後任職於中央文史館、北京文史館。在北京一直寄居老友家中。1959年12月病逝,終年80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