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蓮珍

鎖定
蔡蓮珍,1929年8月7日生於江蘇蘇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碳-14測年的開創者之一。 [2] 
研究方向為14C測年、14C考古年代學 [1] 
中文名
蔡蓮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929年8月7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物理系
職    業
考古學家

蔡蓮珍人物簡介

蔡蓮珍,女,1929年8月7日生,籍貫:江蘇省蘇州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學習經歷:1948年蘇州市蘇州中學高中畢業。1950年考入浙江大學藥學系,1951年轉入物理學系。1952年院系調整到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1955年畢業。
工作經歷:1955年9月分配到北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現名高能研究所),參加了該所組織的核物理專業培訓班學習。1956年分入第二室核反應研究組,從事利用核子乳膠、真空塗膜等技術進行核反應的研究工作。
1959年初和仇士華一起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承擔建立14C(碳-14,碳十四)實驗室任務。1965年建成14C測年實驗室。後因文化大革命停頓,1971年恢復工作。1972年開始發表14C數據報告,並面向全國考古界,不斷積累數據。完成了重要考古遺址和文化年代的確定、中國史前考古14C年代框架的建立和考古學中14C年代數據集的出版(1983年,1991年)等眾多任務。1981年,受全國同位素地質會議委託,考古所主持完成了14C 測定年代用“中國糖碳標準”的標定;1984年發表‘利用13C測定研究古代食譜’,創我國研究先例;1988年我們研究提出“系列樣品14C測年新方法”,在1996年參加《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中,經考古研究,多學科合作建立夏商周時期14C考古年代框架,終獲成功。
歷任考古所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考古所實驗室碳-14題目負責人,兼中國科學技術考古學會理事,中國第四紀年代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常規14C測年課題負責人。
從事研究 14C測年,14C考古年代學,科技考古。 [1] 

蔡蓮珍個人生活

丈夫:仇士華 [3] 

蔡蓮珍學術成果

一 專著:
1.《中國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1965-1991)》1983年,1992年,文物出版社(合著)。
2.《中國14C年代學研究》,副主編,1990年,科學出版社(合著)。
3.《14C測年代及科技考古論集》, 2009年,文物出版社(合著)。
二 主要論文及代表作:
1《碳十四年代的誤差問題》, 1974年,〈考古〉,第5期
2《骨質標本的碳十四年代測定方法》, 1976,〈考古〉,第1期
3《陶器的熱釋光測定年代介紹》,1978年,〈考古〉第5期
4《碳十四年代數據的統計分析》,1979年,〈考古〉,第6期
5《碳十四測定年代用”中國糖碳標準”》,1983年,〈考古〉第3期
6《碳十三測定和古代食譜研究》,1984年,〈考古〉第10期
7《自然科學技術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考古學年鑑〉1991年,文物出版社
8《貝葉斯統計應用於碳十四系列樣品年代的樹輪校正》,1999年,〈考古〉,第3期
9《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碳十四年代框架》,2001年〈考古〉,第1期
10《14C測定判別武王克商年代範圍始末》,〈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3年第15卷第1期。 [1] 

蔡蓮珍所獲獎項

1988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一等獎、
1989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99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新技術優秀成果獎。
200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新技術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政府特殊津貼。
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第22版世界名人傳記彙編。
列入《華夏婦女名人詞典》,1988年,華夏出版杜。 [1] 

蔡蓮珍學術自傳

1949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利比教授創建14C測年方法,1955年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在《考古通訊》上作了介紹,並着手準備籌建14C實驗室。
1957年反右派,改變了我們一生命運,1959年初仇士華和我調到考古所,負責建立14C測年實驗室。
14C測年技術在當時處於核技術的高、新層次,它所需要的手段,所有科技單位都沒有,與考古所從事研究的內容相差甚遠,更不説建立實驗室需要的條件和基礎,甚至必要的學術交流環境都無法獲得。但我們以‘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心態接受了任務。
不具備學術交流環境,我們靠技術書刊了解世界。夏所長給了我們一本1955年再版的利比著作―Radiocarbon Dating,半年以後,我們將國外文獻的調研內容撰寫成文,提出建立實驗室具體方案的傾向性意見。夏所長同意由《考古》發表(1962年)。
為研究需要,物理專業人員自制儀器,我們在原所就有實踐。但必要的零件設備,製作條件都無法獲得,建室工作根本無法開展。1960年初,考古所和中科院地質所達成合作建立14C測年實驗室協議。由我們在考古所製作完成一式二份儀器設備,然後地質所搬回一套自建實驗室。但地質所僅僅具備一般的機械加工廠,遠不足以滿足製作核物理儀器的要求,自己動手製作儀器設備是必經之路。
14C測年實驗室需要建立三種類型的設備系統:1.真空制樣系統;2.探測器和宇宙射線屏蔽系統;3.電子線路檢測系統。我們根據考古學對年代精度的要求和我們能夠達到的水平,首先制定我們的目標和實現途徑,然後規劃實施方案,逐步完成既定目標。
我們從元器件的採集開始,鑑定所有采購的質材,確認設計的合理性,保證製作效果合格,最終經過全套設施調試,投入使用。
電子線路檢測系統,包含了多台各類儀器的一整套設備,我們從加工矽鋼片,製作變壓器開始,按設計規格採用各種線材,自己學習掌握繞制線圈,製作成變壓器放入加工好的儀器外殼,再按設計的線路,自己焊接各種元器件,然後再進行調試。探測器系統,包括樣品計數管的設計製作,安裝調試。外圍屏蔽宇宙射線的計數管,我們只能獲得半成品,需要在實驗室內架設真空充氣系統,製作完成。低水平測量必需的龐大金屬屏蔽室,需要從採購大量鐵板,鉛錠,加工成塊開始,然後清洗、搬運、構建成室。制樣工作是每次測定必經的物理化學處理,合成、製備成高純度化學物質的過程,首先需要全面掌控真空技術的理論,設施內容,要求水平等各個方面,設計建立複雜有效的真空玻璃系統,涉及的工種是多方面的。
工作中我們相互積極配合,又發揮各人專長,分工研製。我以負責化學制備,國內外調研為主。1965年下半年試運行,測出我國首個14C年代數據後,考古所組織‘盲測’檢驗實驗過程通過,實驗室宣告建立完成。後因文化大革命停頓,直到 1972年,開始發表14C數據報告,並面向全國考古界,不斷積累數據。
幾十年來,我一直處在14C測定具體工作的第一線,親歷了上千數據的測定。我始終以保證14C數據質量,精益求精為目標,不斷吸收先進技術,改進實驗條件。1977年我們增設了液體閃爍計數技術,提高測定水平。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改進制樣技術,擴展可測樣品範圍;引進自動化測量設施,我在這基礎上改編了原有軟件,使14C測量和數據處理操作全部實現微機化和中文化,大大減少了原有的工作量。同時我始終以瞭解並介紹國內外14C測年研究發展概況,提高14C學術研究水平,兼顧科技考古的調研和啓蒙講學等工作為己任,推進學術進步。
1982年,我們成立了負責14C測年學術活動的組織“14C年代學組”,‘學組’組織了多次全國14C學術討論會議,刊印內部學術交流通訊,14C專業學術培訓,制定五年發展規劃,出版了多本14C專集,集體編寫反映我國14C測年成果的專題著作,開展全國性各實驗室之間的互校對比等等活動,得到了第四紀研究會會長劉東生先生的表彰。我有幸積極參與了各項活動,受到了鍛鍊。
作為我國第一個14C測年實驗室,我們完成了重要考古遺址和文化年代的測定、中國史前考古14C年代框架的建立和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的出版(1983年,1991年兩冊)等眾多任務。
14C測定就技術方法而言,80年代中已經達到可能達到的頂峯,國際上提出採用統計處理系列樣品年代方法,使年代誤差縮小。90年代我們研究總結為“系列樣品14C測年新方法”,在1996年參加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結合考古研究,多學科合作建立夏商周時期14C考古年代框架,獲得成功。這次14C年代測定對中國考古學的貢獻,由於我國曆史久遠,考古成果雄厚等原因,在國際上也是獨特的。
另外,在為考古遺址測定年代的過程中,會得到許多額外的收穫,就像會遇到許多意外的困難一樣。我們的相關研究有如白灰面,被我們鑑定為石灰,我國古代使用年代,可以早到龍山時期;提取鐵器中的碳進行14C鑑定,確認我國始用煤燃料鍊鐵的確切時期;可以利用鍊鐵爐渣測年等等。
14C測年在地學界的應用幾乎同考古界一樣迫切,我們同樣也接受一些地質部門提供的樣品測定,參與了探討研究。如海岸線變遷,全新世底界,環境科學,火山噴發年代問題的研究以及解決地層的確切年代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得過獎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