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紹基

鎖定
蔡紹基(1859年-1933年5月23日),英文姓名:Tsai Shou Kee,字述堂,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今珠海市)拱北北嶺村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入耶魯大學學習法律。歸國後曾任天津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等職,是北洋大學的創辦人之一。1933年5月23日在天津病逝,終年七十五歲。 [1] 
中文名
蔡紹基
外文名
Tsai Shou Kee
別    名
述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59年
逝世日期
1933年5月23日
主要成就
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的創辦人之一
兩度執掌北洋大學
出生地
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今珠海市

蔡紹基人物簡介

蔡紹基 蔡紹基
蔡紹基(Tsai Shou Kee,1859年-1933年5月23日),男,字述堂,廣東中山(今珠海)人。
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先後入讀哈特福德小學、哈特福德高中 [2]  ,入耶魯大學學習法律。
1881年奉詔回國,他是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的創辦人之一 [2]  ,後任北洋大學校長。
歸國後也曾任大北電報局譯員、上海海關譯員、北洋洋務總、天津海關道、天津英租界局董事(天津華人蔘與租界事務自此始)等。
1933年5月23日在天津病逝,終年七十五歲。

蔡紹基留學生涯

少年蔡紹基的澎湃胸懷
耶魯“東方棒球隊”隊員蔡紹基(後排左一) 耶魯“東方棒球隊”隊員蔡紹基(後排左一)
在蔡紹基就讀的美國哈特福德高中,每年春天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畢業演講比賽,這成了當地教育界以及普通市民的一次盛會。那天演講比賽的結果,恰是蔡紹基和他的中國同學黃開甲搶盡了風頭——當地的《每日論壇報》留下了詳細報道——中國學生在演講比賽中獨樹一幟,他們身着華麗的絲制長袍:一位是橄欖色緞子,另一位在橄欖色長袍上繫着華麗的珍珠色緞子腰帶,第三位身穿非常名貴的淺褐色絲袍,打着黃色緞帶綁腿。為了和服裝款式相配,第三位學生手中還拿着一把扇子,並戴了一頂滿清式的綴有紅鈕釦的帽子。中國學生卓爾不羣的打扮無疑要吸引太多的目光。 [2] 
蔡紹基演講題目是“鴉片貿易”。蔡説,他最有資格演説鴉片,因為他親眼看到了它所帶來的影響。
蔡説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出售名為“神奇撫慰者”、“無價之寶”的鴉片。如果人們知道了服用它的後果,他們就會把它稱作“可恥的污垢”和最可怕的毒藥。蔡展示了一位鴉片癮君子生前和死後的可怕照片,講述了父親們用出賣子女的錢來購買鴉片。 [2] 
當時,西方一共向中國出售了30多萬磅的鴉片,收入有6000萬美元。出售此毒藥給一個人比用刀謀殺他還要惡劣。蔡談到了鴉片戰爭,從此打開了中國的通商口岸。他認為,雖然中國的政府官員在許多方面需要譴責,但是大英帝國以此方式打開中國的大門其罪孽更加深重。 [2] 
蔡的講演在結束時獲得了觀眾給予的最富熱情的掌聲。他説:“中國沒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終將會醒來並註定會驕傲地屹立於世界!”…… [2] 
時隔100多年,透過美國報紙的這篇報道,仍能感受到少年蔡紹基的胸懷。 [2] 
耶魯“東方棒球隊”隊員
當年留美幼童留下的不多的歷史照片中,有一張特殊的合影,那是進入耶魯大學後的部分留學生身着棒球運動服裝的合影,其中後排左起第一人就是蔡紹基——高高的個子,勻稱的身材,氣宇軒昂的臉龐,青春勃發又透出儒雅氣質。 [2] 

蔡紹基歸國之後

袁世凱的幕僚與親信
蔡紹基歸國後找到的第一份差事是翻譯,先任大北電報局譯員,後去了上海海關,同樣是譯員。
1883年,德籍顧問受清廷委任赴朝鮮籌辦海關,挑選唐紹儀為隨員。由於唐紹儀、蔡紹基、梁如浩三人同為中山縣籍鄉鄰,又是留美先後同學,於是唐紹儀立馬推薦自己的同學蔡紹基和梁如浩同往朝鮮任職。正是在朝鮮公幹時期,這三人與不久後被派往朝鮮的袁世凱相識相交。 [2] 
朝鮮“甲申政變”時,唐、梁、蔡三人合力保護袁世凱奮力逃脱日本人追殺,使他們之間生出了一段“生死之交”。後來,三人均受袁重用。 [2] 
在袁世凱的保薦下,蔡紹基先後出任牛莊海關道台、天津海關道台、直隸總督府北洋洋務總辦等職。其間,他曾代表清政府,在遼東遼南等地與日本談判,艱難地商討日俄戰爭遼東半島的歸還事宜。 [2] 
蔡紹基任職和施展才乾的歷史舞台,基本都在天津,這當然也與袁世凱有關——袁的政治大本營就在天津。直到今天,人們到天津,還可以看到全國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築——1907年落成的“廣東會館”。
會館內,可以看到一塊石碑,鐫刻着捐款修建人的姓名,其中就有唐紹儀、蔡紹基、梁敦彥梁如浩周壽臣等一批留美幼童 [2] 
當袁世凱最終妄圖復辟帝制時,蔡紹基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現出了堅定的原則性,與唐紹儀一樣堅決與袁世凱決裂。 [2] 
兩度執掌北洋大學
1895年10月2日,在海關道盛宣懷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王文韶的推動下,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北洋西學學堂宣告成立。第二年,北洋西學學堂更名為北洋大學堂。 [2] 
她的辦學起點很高,一起步就與當時的世界一流大學接軌,與哈佛、耶魯相伯仲,畢業生可免試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因而被譽為“東方的康奈爾”。 [3] 
學校創辦之初,設督辦(名義校長)一人,作為學堂的最高領導。先後出任這一職務的,便是蔡紹基、唐紹儀梁敦彥梁如浩等四名留美幼童 [2] 
蔡紹基與這所學校淵源最深。早在北洋西學學堂創建之時,蔡紹基便出任該校二等學堂(相當於大學預科)總辦。蔡紹基憑藉自己在美國初、高中的學習經歷,大膽借鑑現代教育理念,從校園建設、基礎設施以及師資招聘、教學管理招生計劃方案等等,全方位親力親為,為該校初期建設做了大量工作。 [2]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天津,北洋大學堂所在的博文書院被侵略者強佔,校舍遭破壞,學堂被迫停辦。在這歷史關口,蔡紹基挺身而出,承擔起再創北洋大學的歷史重任。 [2] 
蔡紹基利用自己在直隸總督府署理外交事務的官員身份,與佔領軍反覆交涉,積極爭取覆校。但侵略者拒不歸還校舍,蔡紹基只好選擇清軍廢棄的西沽武庫,重新建校。重新建校,其間所要操心勞神之處,並不亞於當年的創辦。1903年,北洋大學堂才再次建成覆校,蔡紹基主持校務。 [2] 
在蔡紹基等四人執掌北洋大學堂的八年間,該校一共資送52名學生出洋。這些人中,有後來的國務總理王寵惠、著名的外交家王正廷、經濟學家馬寅初、數學家秦汾、金融家錢永銘 [2] 
新中國成立後,北洋大學改名為天津大學。在建校110週年的慶典上,蔡紹基的照片被高高懸掛在校內的北洋廣場,接受新時代學子的瞻仰與緬懷。 [2] 
與袁世凱決裂
辛亥革命的爆發,讓蔡紹基的人生命運發生重大轉折。作為受過西方民主共和思想薰陶的“海歸”,蔡紹基理所當然地擁護孫中山革命,這就為後來他與袁世凱的關係定下了基調。
辛亥革命後,北洋大學堂正式改名為國立北洋大學,蔡紹基信心滿滿,正要借勢而上,把北洋大學辦得更上一層樓,卻傳來了袁世凱意欲復辟帝制想當皇帝的消息。而與此同時,袁世凱也派出説客,找到昔日親信蔡紹基,許以事成後由蔡任“工業部長”之職,卻遭到蔡紹基嚴詞拒絕。
袁世凱知道後,大為不滿,就放出狠話:等他當了皇帝,第一個殺的就是蔡紹基。蔡紹基權衡利弊後急流勇退,辭去全部公職。自此,他與北洋大學的緣分畫上了句號。 [2] 

蔡紹基人物逝世

1933年5月23日在天津病逝,終年七十五歲。

蔡紹基後世紀念

天津大學建校110週年 天津大學建校110週年
天津大學建校110週年的慶典上,蔡紹基的照片被高高懸掛在校內的北洋廣場,接受新時代學子的瞻仰與緬懷。 [2]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