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文姬墓

鎖定
蔡文姬墓,是蔡文姬的墓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里鎮蔡王村西,始建於魏明帝正始十年(239年)。 [2-3] 
蔡文姬墓,呈覆鬥形,底徑27米,高約9米,東西20米,南北27米,周長100米、佔地面積540平方米。墓前立有石碑一通,上書“漢蔡文姬之墓”。墓前還有有漢白玉蔡文姬撫琴坐像一尊。歷年來,在墓冢附近出土有大量漢代磚瓦殘片、“口口冢當”文字瓦當。蔡文姬墓是對蔡文姬個人歷史和文學成就的見證,也是研究東漢末年社會、文化、歷史等方面的珍貴資料。 [2]  [5-7] 
1957年5月31日,蔡文姬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蔡文姬墓所在景區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2]  [4]  [6] 
中文名
蔡文姬墓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里鎮蔡王村西
所處時代
東漢
佔地面積
540 m²
保護級別
第二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佈單位
陝西省人民政府

蔡文姬墓歷史沿革

魏明帝正始十年(239年),蔡文姬逝世, [8]  修建蔡文姬墓。之後歷代,民間組織整修蔡文姬墓。 [3] 
1991年至1994年8月,藍田縣依託蔡文姬墓建立了佔地面積3630平方米,建築面積532.8平方米的蔡文姬紀念館,內設有綜合文物陳列室及碑廊,碑廊內陳列原藍田縣城文廟和藍田縣內徵集的歷代碑石20餘通。 [2-3] 

蔡文姬墓遺址特點

蔡文姬墓冢呈覆鬥形,底徑27米,高約9米,東西20米,南北27米,周長100米、佔地面積540平方米。冢上草木葱鬱。 [6]  [5]  [7] 
蔡文姬墓

蔡文姬墓文物遺存

蔡文姬墓前立有一塊雙鳳浮雕的青色大理石石碑,鐫刻着陝西書法家宮葆成老先生題寫的遒勁凝重的隸書“漢蔡文姬之墓”。蔡文姬墓前還有漢白玉蔡文姬撫琴坐像一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胡茄十八拍》等碑廊。歷年來,在墓冢附近出土有大量漢代磚瓦殘片、“口口冢當”文字瓦當。 [2]  [6]  [8] 
漢白玉蔡文姬撫琴坐像

蔡文姬墓歷史文化

蔡文姬墓藝文

近代詩人任本命著詩句《蔡文姬墓》:“博聞強記,一代才人,誦憶續四百篇漢史。哀怨纏綿,滿懷悲憤,亂離傳十八拍胡茄。” [9] 
近代學者王凡知著詩詞《薄倖·藍田訪蔡文姬墓》:“生逢亂世,本是個淒涼薄命。卻偏又胸羅錦繡,註定雨狂風勁。最怕聽,牧馬悲鳴,青絲不耐菱花鏡。雖了卻,蓬飄異鄉故土,可奈兩難情境。自古有才非福,十八拍泣血無竟。斜陽外,獨訪暮煙孤冢,月明秦嶺秋雲淨。想人間,多少幽蘭逸璞,香消玉殞憑誰證。曹公去也,空吊儒憂政病。” [10] 

蔡文姬墓相關人物

蔡文姬,生於東漢熹平六年(177年),卒於魏明帝正始十年(239年), [8]  名琰,字文姬(一説字昭姬),陳留園(今河南杞縣)人,博學、通音律,是東漢漢中郎將蔡邕之女。幼時,其父蔡邕因得罪宦官受誣獲罪,蔡文姬在襁褓中即被當做罪隸而充軍。第二年遇赦,依附太山羊氐達十二年。蔡文姬16歲時,嫁於河東衞仲道,新婚仲道死亡,因無子,蔡文姬歸母家寡居。東漢末年,蔡文姬隨父蔡邕住在洛陽,後天下大亂,被董卓部將所擄到長安,後又被南匈奴左賢王從董卓部作為戰利品擄走,與左賢王生二子。後曹操念蔡邕無後,以重金贖歸蔡文姬,再嫁董祀。 [7-8]  [11]  她秉承曹操的旨意,繼承父親的遺志,續修《後漢書》四百餘篇。死後,葬於藍田縣三里鎮蔡王村。存世有五言《悲憤詩》及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等著作。 [6]  [1-2]  [5] 

蔡文姬墓傳説軼事

蔡王村村民傳説,蔡王村就是由給蔡文姬看墓的人一代一代發展起來的村莊。 [5] 

蔡文姬墓保護措施

1957年5月31日,蔡文姬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4] 
1992年4月,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蔡文姬墓的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為墓冢;一般保護區為墓冢底邊外延200米;建設控制地帶同一般保護區。 [2] 

蔡文姬墓文物價值

蔡文姬墓是對蔡文姬個人歷史和文學成就的見證,也是研究東漢末年社會、文化、歷史等方面的珍貴資料。 [5]  [6]  [7] 

蔡文姬墓所獲榮譽

2010年,蔡文姬墓所在景區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6] 

蔡文姬墓旅遊信息

  • 位置信息
蔡文姬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里鎮蔡王村西。 [2] 
  • 交通信息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內,乘坐公交601路、602路,在藍田駕校站、遊客集散中心站下車,步行前往到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