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同榮

鎖定
蔡同榮(1935年6月13日-2014年1月11日),台灣省嘉義縣人,民進黨籍,屬於民進黨內的公媽派。台灣大學法學院畢業,曾獲美國田納西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南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台灣地區的政治人物、資深“立法委員”,是“台灣獨立”與“公民投票”的主要推動者,民視董事長,綽號“蔡公投”。
中文名
蔡同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5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
2014年1月11日
畢業院校
台灣大學
主要成就
曾獲美國田納西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南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出生地
台灣嘉義縣布袋鎮的新塭
綽    號
“蔡公投”
逝世地
台灣

蔡同榮人物生平

1935年6月13日,蔡同榮出生於台灣嘉義縣布袋鎮的新塭。其父親是嘉義縣第一屆、第二屆議員,蔡同榮自嘉義高中畢業後,考取台灣大學政治系,後轉入台大法律系就讀。在台大就讀期間,曾經以第一位非中國國民黨籍學生當選台大代聯會主席。
1958年大學畢業後服兵役,役畢後與張燦鍙、侯榮邦、陳榮成等人發起關子嶺會議,討論有關推翻中國國民黨與台灣獨立問題。
1960年,赴美留學後,也因此被列入黑名單,二十餘年無法回台。之後,獲得美國田納西大學政治學碩士,
1966年,與陳以德、張燦鍙、羅福全等人成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
1969年,取得美國南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之後任教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
1970年1月,組成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蔡同榮也擔任首任主席。

蔡同榮從政之路

蔡同榮 蔡同榮 [1]
1967年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梅德加埃弗斯學院教授,同年與彭明敏一起創建“全美台灣獨立聯盟”。
1968年出任該盟美國本部主席。
1970年任該盟世界本部首屆主席,後因“2-24”刺殺蔣經國事件辭職。
1982年在美參與創辦“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並任首任會長,1983年任執行長,後改任常務委員,長期負責該會的實際工作。蔡同榮在美期間,曾經為台灣爭取到與其他國家同樣每年享有二萬名移民的配額,並且要求美國關切台灣民主與人權的狀況。
1990年7月,返台任“台灣公民投票基金會”董事長,11月任“台灣公投會”會長。
1992年2月,任“台灣建國研討會”工作小組成員,“新台灣重建委員會”顧問,同年12月當選第二屆“立法委員”。
1993年1月,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副秘書長。
1994年5月,任民進黨第六屆候補中執委。
1996年6月,後連任民進黨第七、八屆中執委。
1997年底,補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1998年12月,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
2008年4月,參選民進黨主席但未成功。現任民進黨主控的“全民電視台”董事長。
2012年台灣地區選舉中,蔡同榮未能進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排名第22),民進黨最終獲得13席,蔡落選第八屆“立法委員”。

蔡同榮推動公投

1990年,蔡同榮以“奔喪”名義返台,之後於台灣順利設籍,並組成公民投票促進會,表示將推動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公共事務以及住民自決,以聖火長跑、遊行、絕食靜坐等方式號召民眾加入、以推動台灣獨立;也因為蔡同榮推動公民投票不遺餘力,而有“蔡公投”的稱號。

蔡同榮競選黨主席

2005年底因民進黨在三合一選舉中大敗,主席蘇貞昌決定辭職。民進黨宣佈舉行補選,蔡同榮與翁金珠游錫堃角逐。結果由游錫堃當選主席。 2008年4月,蔡同榮再度表態參選黨主席,但在5月12日宣佈退出競選,轉而支持辜寬敏。選舉結果最終由另一位對手蔡英文取勝。

蔡同榮民視公司

蔡同榮致力於打破當時黨政軍勢力壟斷無線電視台的情況,於是募資籌組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1997年6月11日,民視開播,蔡同榮出任民視董事長。
2002年,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陽光媒體小組”提出媒體公共化修法方向,並要求政黨與政治人物皆退出媒體經營;但因蔡同榮等立委要求將政治人物排除在外,導致黨團被迫妥協折衷,只由羅文嘉、李文忠等黨團成員連署提案。
蔡同榮等立委反對政治人物退出媒體的主要理由,是強調“民視對民進黨貢獻很大”;若要蔡同榮辭去民視董事長,反而會影響民進黨的長期發展。
他們又認為,台灣媒體“大中國意識”傾向極為嚴重,需要“本土派”媒體繼續為台灣發聲,因此蔡同榮不宜退出民視經營。
2003年8月,在“黨政軍退出媒體經營”的訴求下,蔡同榮正式辭去民視董事長職務,由田再庭繼任。
2008年3月18日,蔡同榮説,他只看民視的新聞,從不看民視的連續劇:“哪有立委有時間坐在那邊兩小時看連續劇啦!”

蔡同榮逝世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民進黨“台獨”大佬蔡同榮2013年12月18日因出血性腦中風,開刀後昏迷。蔡同榮家屬於2014年1月11日決定拔管,蔡同榮辭世,終年78歲。 [1] 

蔡同榮主要著作

Chai, Trong R. 1969. Professionals in Communist China: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______. 1975. Professionals in China: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Tokyo: New Citizens Pub. Co.
______. 1977a.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Obituary Notices on Mao Tse-tu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1 : 475-87.
______. 1977b. Who Controls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sia Quarterly 2: 143-62.
______. 1978. Chinese Leaders' Support for Hua Kuo-feng: A Content Analysis. Asia Quarterly , no. 3: 189-208.
______. 1979a. Communist Party Control over the Bureaucracy: The Case of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11: 359-70.
蔡同榮
蔡同榮(4張)
______. 1979b. Chinese Policy toward the Third World and the Superpowers in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1971-1977: A Voting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3, no. 3: 391-403.
______. 1980a.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General Assembl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4: 23-34.
______. 1980b. The Communist Part of China: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sian Affairs 11: 43-54.
______. 1980c. Mao Zedong's Control over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sian Quarterly , no. 2: 75-92.
______. 1981a.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Test of the "Red and Expert" Concept. Journal of Politics 43, no. 4: 1215-29.
______. 1981b.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bility in China: A Test of Huntington's Theory.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8: 25-40.
______. 1981c. Chinese Policy toward the Third World in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8: 319-33.
______. 1986. The Future of Taiwan. Asian Survey 26, no. 12: 1309-23.
蔡同榮,1988,台灣的前途,見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台灣現狀與台灣前途,頁223-45。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Chai, Trong R. 1989. Taiwan Should Remain Independent of China. In China: Opposing Viewpoints, edited by William Dudley, and Karin Swisher, 184-90. San Diego, Calif.: Greenhaven.
蔡同榮,1990,我要回去。高雄:敦理出版社。
______,2003,民視與我。高雄:民視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