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上翔

鎖定
蔡上翔,字元鳳,別號東墅,撫州金溪縣(今江西省金溪縣東門鎮蔡家村)人,清代學者、文學家、史學家。 [1] 
中文名
蔡上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17年
逝世日期
1810年
出生地
撫州金溪

蔡上翔個人簡介

從小聰穎好學,博覽羣書,為文縱橫有致。乾隆十七年(1752)舉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中進士,任四川東鄉(今宣漢縣)知縣。在官8年,清廉政肅,不受託贈,不偏聽偏信,深得巴蜀民心,《四川通志》將其列為“名宦”入傳。 [1] 
為官之餘,潛心研究唐宋古文之精妙,其詩文不落俗套,奇思橫出,自成一家。後因父喪歸家,不再出仕,在縣城東麒麟山麓一條小巷家內,闢一“東墅”書屋,一心從事著述。早年喜作縱橫馳騁之文,“為文縱橫馳驟,不拘一格”,晚年沉潛唐宋各大家,深得大意,博學而篤。其治古文,奇思橫出,奧衍雄深,自成一家。著有《東墅文集》20卷,《東墅詩鈔》4卷,《不求甚解錄》4卷,《論語續言》4卷,《從政錄》1卷,《王荊公年譜考略》25卷(另附《雜錄》2卷)。 [1]  均未見,縣誌存其記2篇。

蔡上翔古文記載

是蔡上翔歷經27個春秋,於嘉慶九年(1804)著成。他針對自宋以來,歷代政客、俗儒對王安石的攻擊,參閲正史及百家雜説數千卷,經慎密考證,祛疑辨妄,不阿流俗,不附眾説,採用按年系事的方式,就荊公的人品、抱負及熙寧變法的真相和變法所採取的措施進行辯誣,為後人研究王安石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