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蓮花巷土府

鎖定
蓮花巷土府在佛山市區蓮花路蓮花巷4號。“土府”是清代佛山人對明代石腳夯土牆房子的統稱,其建築特別牢固,相傳是明代當鋪的儲物間或富家巨族儲存貴重物品之所,故有人稱之為明代“當樓”。
中文名
蓮花巷土府
位    置
佛山市區蓮花路蓮花巷4號
始建年代
隸    屬
吳榮光家族

蓮花巷土府簡介

該土府始建於明,清道光年間為吳榮光家族所有,吳榮光字荷屋,號伯榮,佛山人,嘉慶進士,道光間官至湖南巡撫。工書善畫,精鑑金石,國內頗有名氣,有《歷代名人年譜》、《筠清館金石錄》等著作行於世,其家族在佛山亦頗有地位。
廣府人對明代石腳夯土牆房子統稱“土府”。此類建築厚實堅固,富家巨族多用以儲存貴重物品,亦為當鋪儲物之所。明清時期佛山的商品生產和商品經濟繁榮興旺,當押業是市場經濟調節、資金週轉的重要一環,佛山此時的土府當樓所在多有,據佛山《大墟黃氏族譜》記載,該族清康熙時就有人經營土府。今佛山所存土府僅數座,鑑於其在當地建築史和經濟史研究上的重要價值,1989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0月佛府【2006】24號文公佈,重新核定蓮花巷土府為佛山市保護單位。

蓮花巷土府建築特色

該土府坐北向南偏東5度,為方正規矩的二層單體建築,硬山頂鍋耳式封火山牆,灰塑龍船脊,通面寬11.2米,深進7.24米,建築面積約125平方米。厚0.7米的四壁,在紅沙岩砌成的基礎上,以傳統的蜆灰、紅泥、糯米和白糖等混合物夯築而成,其上有石框槍眼式小窗户;大門高2.1米,寬1.1米,原有粗鐵的門栓設置,門前有紅沙岩台基,從左右拾級進門,俗稱“金字”石階。屋內兩層均三開間,明間是廳,兩次間為房。

蓮花巷土府文物保護文件

2006年10月佛府【2006】24號文公佈,重新核定蓮花巷土府為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