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蓬萊閣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鎖定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迎賓路7號蓬萊水城景區內,地處丹崖山上,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歷代屢加修葺,沒有經過重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因“八仙過海”傳説和“海市蜃樓”奇觀而聞名四海,“蓬萊十大景”中有八景位於蓬萊閣;自古有“人間仙境”之美譽,與湖南嶽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江北第一閣” [1-4] 
蓬萊閣是由白雲宮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主體建築、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樓閣、亭坊組成的建築體,統稱為蓬萊閣,總佔地面積32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960平方 [3]  [6] 
1982年,蓬萊閣作為“蓬萊水城及蓬萊閣”的組成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蓬萊閣
地理位置
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迎賓路7號蓬萊水城景區內
所處時代
北宋
佔地面積
328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7:30—17:00
編    號
2-037-3-2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蓬萊閣歷史沿革

貞觀年間,有漁民在丹崖山巔建廣德王廟,僧人在山南麓建彌陀寺。 [7] 
蓬萊閣 蓬萊閣
開元年間,有道人於廣德王廟東建三清殿。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登州知州朱處約遷廣德王廟於西偏,重建為龍王宮,在廣德王廟舊址上始建蓬萊閣;撰《蓬萊閣記》,言建閣目的是“將為州人遊覽之所”,並勒碑於閣前。
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蘇軾知登州軍州事,登臨蓬萊閣,作《望海》《海市詩》《北海十二石記》等詩文,並勒石為記。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登州知州張萬憲督建蘇公祠於蓬萊閣南,並鐫蘇公像於祠內,鐫碑以記。
蓬萊閣 蓬萊閣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於蓬萊閣西南建靈祥廟(天后宮),共48間,祀海神靈惠。
中統年間,補修龍王宮。
洪武十八年(1385年),都指揮謝觀修葺龍王宮,學士謝溥為之記。
永樂十四年(1416年),都督衞青修葺蓬萊閣。
洪熙元年(1425年),修葺蓬萊閣及其鄰近建築。
正統十三年(1448年),永康侯徐安修葺蓬萊閣。
蓬萊閣 蓬萊閣
成化七年(1471年),修葺蓬萊閣及其鄰近建築。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嚴泰於蓬萊閣西建海市亭。
隆慶六年(1572年),重修三清殿,並立碑殿前。
萬曆十七年(1589年),山東巡撫李戴發起捐資,在蓬萊閣旁增建有一批建築,擴修蓬萊閣;兵部右侍郎宋應昌撰《重修蓬萊閣記》,並勒石閣中,言此修“規畫宏敞,視舊貫什倍之矣”。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三清殿、白雲宮毀於火,總兵李承勳捐資重建;參政李本緯、知府徐應元重修龍王宮。
崇禎五年(1632年),據守登州的叛明遊擊孔有德敗逃東北,其麾下王秉忠部固守水城;明軍攻城,城破,王部退據蓬萊閣,與明軍相抗,後被招降;蓬萊閣及其左近建築損毀嚴重,“頹垣裂瓦,滿目蕭條”。
蓬萊閣
蓬萊閣(2張)
明崇禎九年(1636年),知府陳鍾盛倡修蓬萊閣,並葺治城垣,修建海神、天妃諸廟。
順治年間,防院朱國柱重修白雲宮。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總兵劉清、登州知府楊本昌又因“高閣欲墜,危梯不登”而倡議重修,當年工竣,楊本昌撰《重修登州蓬萊閣記》,認為“壯麗逾前”,並詳述增建項目曰:“閣外有迴廊,東偏作室如舫,為登臨所由;前兩翼對啓數楹,為憩息之所。”又説:“閣之東西賓日樓、海市亭皆久廢而更立。唯避風亭不改舊貫,第易檐以為新。”
道光十六年(1836年),天后宮因煙火之累,釀成火災,焚燬廟觀三十餘間。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府英文重建天后宮及其附屬建築,改額“顯靈”,勒石以記。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府英文重修白雲宮。
同治四年(1865年)七月,“風雨暴作,閣前山城忽隳十餘丈,閣亦岌岌欲墜焉”;知府豫山募資修繕蓬萊閣,修補山城,並將蘇公祠由蓬萊閣南遷至蓬萊閣東;又於避風亭西北建屋三楹,為澄碧軒。
清同治七年(1868年),登州府同知雷樹枚倡建燈塔於蓬萊閣東北丹崖山絕壁上,是為普照樓。
光緒三年(1877年),山東巡撫丁寶楨、登州知府賈瑚、總兵王正起於賓日樓南接建殿廡,為呂祖殿。其制:正殿三間,附設東、西兩廡。又於東廡南端谷樓舊址建望海亭(觀瀾亭)。
“海不揚波”刻石 “海不揚波”刻石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一月十八日,日艦炮擊蓬萊閣,彈中蓬萊閣北壁外“海不揚波”刻石,“不”字受損,傷痕至今可見,而內壁灰皮也遭震落,壁上南海才子招銘山所繪墨竹圖被炸燬。
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軍閥張宗昌褚玉璞劉珍年部在膠東對峙,張、褚所部盤踞蓬萊閣及其鄰近建築,文物古蹟遭到嚴重破壞。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飛機轟炸蓬萊,天后宮院內戲樓、龍王宮前殿中彈焚燬。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進攻膠東的國民黨軍盤踞蓬萊閣上,因修工事和起火造飯、取暖之用,閣中木匾、楹聯損失殆盡。
1949年8月,解放長島戰役,解放軍指揮所設在蓬萊閣上。
1956年,山東省文物局撥款5000元,修復龍王宮門、顯靈門、白雲宮門及其聯體壓檐牆。
1957年,山東省文物局撥款2700元,維修蓬萊閣樓板、二層迴廊及花格隔扇,修復天后宮、龍王宮、三清殿內部分塑像,修繕彌陀寺、感德碑亭。
1958年,重建普照樓,加高過閣。
1959年,山東省文物局撥款3萬元,全面修復天后宮及其附屬建築,重建戲樓和鍾、鼓二樓。
文革時期,蓬萊閣及附屬建築內塑像、壁畫等均遭破壞;董其昌手跡刻石被砸得漫漶不清,鐵保“蓬萊閣”字匾也被鏟去上下款,其它文物損毀、丟失嚴重。
蓬萊閣 蓬萊閣
1973年,山東省文物局撥款1.5萬元,修復澄碧軒、避風亭。
1978年,國家文物局撥款15萬元、山東省文物局撥款10萬元,完成三清殿翻修、天后宮正殿和寢殿修繕、彌陀寺修繕。
1981年,於天后宮顯靈門前原木構牌樓舊址重建牌樓,為丹崖仙境牌樓。
1984年,補修龍王宮。
1986年,重修蓬萊閣,換覆黃色琉璃瓦;二層更換北檐柱6根,新設東、西、北三面木窗扇,以方磚鋪地;油漆彩繪。
1993年,修復子孫殿和龍王宮前殿、後殿。
1995年,蓬萊市人民政府於蓬萊閣遊覽區入口處新建人間蓬萊牌樓。
1996年4月1日,蓬萊閣古建築羣下部巖體處在構造破碎帶,裂隙發育,加之海浪、海風長期侵蝕,巖體下部形成多處蝕洞,極易崩塌,嚴重危及蓬萊閣、燈樓、堞牆等古建築;蓬萊市人民政府撥款196.5萬元,以錨杆加固為主,輔以灌漿和表體封護,實行加固。同年6月19日,蓬萊閣後危崖加固工程竣工,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技術驗收。 [7-8] 
蓬萊閣

蓬萊閣建築格局

蓬萊閣是由白雲宮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主體建築、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樓閣、亭坊組成的建築體,統稱為蓬萊閣,總佔地面積32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960平方米。 [3] 
蓬萊閣 蓬萊閣

蓬萊閣主要建築

蓬萊閣蓬萊閣

  • 綜述
蓬萊閣主體建築在蓬萊閣建築羣後部居中,閣高15米,坐北朝南,為雙層木結構樓閣建築,重檐八角,閣上四周環以朱赤明廊,可供遊人登臨遠眺,是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閣東、西兩側前方各築偏房、耳房,對稱分佈,耳房亦做門廳,有道路聯結偏房及登閣石階;閣西側有避風亭,又名海市;閣東側建有卧碑亭和蘇公祠;蘇公祠東有賓日樓、普照樓和觀瀾亭;閣後有仙人橋,傳為八仙過海處;閣東側前部為白雲宮,主體建築是三清殿;三清殿東為呂祖殿,彌陀寺在南部山下,為獨立建築。 [3]  [6] 
蓬萊閣 蓬萊閣
  • 底層
蓬萊閣底層長14.8米,進深9.65米,四面迴廊,明柱十六根;正門上方懸“蓬萊閣”巨匾仿品;室內粉壁上原有歷代遺留的詩文、題字、繪畫,今皆不存;底層北牆外壁嵌有“碧海清風”“海不揚波”“寰海鏡清”刻石三方 [10] 
蓬萊閣
  • 二層
蓬萊閣二層長13.75米,進深8.55米,四面迴廊,明柱十六根,木柵格扶欄,北、東、西側木屏風,北側開窗,供遊人憑欄觀海;二層閣門南向,門外額書“碧海春融”,內額書“神州勝境”;閣內北壁正中高懸清代書法名家鐵保所書之“蓬萊閣”巨匾原品;內木質樑柱彩繪“蓬萊十大景”“八仙圖”“風竹圖”等圖案,周遭擺放八仙桌、八仙椅,中央塑有根據“八仙過海”傳説中八仙在蓬萊閣上放浪形骸,酒醉後各顯神通渡海遨遊的情節創作的“八仙醉酒”組塑 [10] 
二層 二層
  • 西耳房
西耳房北面東立有清代《重修登州蓬萊閣記》,房內西壁嵌有清代“日出扶桑”“晚潮新月”“千斛碎玉”“萬里澄波”“仙閣凌空”“神山現市”“獅洞煙雲”“漁梁歌釣”“銅井金波”“漏天滴潤”等蓬萊十大景刻石十方,西偏房內存有歷代碑刻十餘塊,如《登州天橋閘口捐康挑沙記》碑、《英公祖判鹽案記》碑、《重修蓬萊閣記》碑、《修登郡西道路記》碑、豫大公祖重修蓬萊閣下城垣及蘇公祠宇碑、劉邑侯德政碑及長白英文書法刻石等,均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10] 

蓬萊閣彌陀寺

彌陀寺位於丹崖山南麓,為廟宇式建築,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漸低分佈;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曾是煙火甚繁的佛寺,規模較大;宋元以後,蓬萊閣道教漸盛,彌陀寺香火漸稀,今存前殿、正殿和東西廂房;前殿長8.93米,進深4.9米;正殿長9.82米,進深8.85米。正殿前有一東西向甬道,分別通圓形角門;東、西角門門額,外曰“蓬壺”,內曰“勝境”,正殿內有金柱四支,北壁正中額題“天風海濤”四字,為劉海粟親題。靠牆擺放着紫檀木雕花傢俱十餘件、絹繡八仙七彩屏風一對,四壁懸掛名人字畫。
彌陀寺

蓬萊閣龍王宮

龍王宮,原位於丹崖極頂,稱廣德王廟,建於唐貞觀年間,《蓬萊閣志》稿稱:唐代丹崖山巔有建築名“神工”,曰“一根樑架閣”,主祀丹崖山神,不知所據為何。遍考舊志,無當時登州港附近龍王專祠的記載,而丹崖與航海事業蓬勃發展的古港毗鄰,又是制高點,情理之中當有,故此從廣德王廟説 [10] 
龍王宮由南向北依次佈局,有正門、前殿、兩廂、正殿、後殿,三進院落,廟宇式建築,總佔地面積2117平方米;前殿內東西各塑海中護法一尊,東為定海神,西為靖海神,各持法寶;正殿東西長12.69米,南北進深10.08米,有前廊,兩支明柱書聯:龍酬丹崖所期和風甘雨,王應東坡之禱翠阜重樓。殿額“霖雨蒼生”。明廊西側鑲有“龍王宮簡介”。殿中設高台神龕,內塑東海龍王敖廣金身坐像,兩側塑有八名站官,由南而北,東為巡海夜叉、千里眼、電母、雷公,西為趕魚郎、順風耳、風婆、雨神。殿北門扉聯曰:海邦萬里慶安瀾,五湖四海降甘霖。楣批“風調雨順”。後殿為龍王寢宮,亦有明廊,兩支明柱題聯:“贈大聖定海神珍千年魔盡,還八仙渡海寶物萬里波平;殿額“福庇海邦”;殿內亦設高台神龕,內塑龍王及左右嬪妃金身坐像;殿內東西兩側各塑四名侍女;舊有龍王木雕像及步輦、儀仗,今不存。 [7]  [10] 

蓬萊閣子孫殿

子孫殿位於龍王宮正殿東側,其正門即天后宮一進院落西北耳門,殿為廟宇式建築,門上有匾,懸額“熊羆賜夢”;殿內備有蒲團、香爐,殿前正門內南側壁上設有“寶庫”,東、北、西皆有高台,北高台上設聯體神龕三個,中龕祀送子娘娘坐像,東西龕分別祀眼光娘娘和疹子娘娘坐像;東西高台上分別立有麒麟送子、天王送子組塑;子孫殿主祀送子娘娘;眼光娘娘保佑兒童心明眼亮,志向遠大;疹子娘娘保佑兒童順利通過疹子關。 [10] 
子孫殿

蓬萊閣天后宮

天后宮位於子孫殿東,正門在丹崖仙境牌樓後正中,佔地3000餘平方米,四進院落,中軸式佈局,自南向北依次為正門、鐘鼓二樓、戲樓、前殿、垂花門、東西兩廡、正殿、東西耳房、後殿,皆為廟宇式建築,主祀女性海神林默;天后宮有正門三楹,與宮牆聯體,古樸厚重,額題“顯靈”;門東側壁上嵌浮雕石佛一尊,漢白玉質地,線條優美流暢,據考為唐代遺物;天后宮正門內一進院落南部兩側有鍾、鼓樓,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均為廟宇式樓閣建築。鍾、鼓樓北側通道間立有三塊字碑,分別鐫刻《坤爻石記》《松石亭記》和《重修白雲宮、海神廟、天后宮、蓬萊閣記》。 [10] 

蓬萊閣古戲樓

戲樓位於一進院落正中,廟宇式二層樓閣建築,木石結構,坐南朝北,面對天后宮前殿一層南北向有門,可通行;二層南半部為演員化妝與憩息處;北半部為戲台,四根石柱支撐垂珠簾容,北檐下懸“觀止”匾額,兩側二柱鐫刻楹聯:“樂奏鈞天潮汐聲中喧島嶼,宮開碣石笙歌隊裏徹蓬瀛”,每值正月十六天後宮廟會,人們在戲樓上獻演俚俗戲劇、歌舞,給天后娘娘祝壽。 [10] 
古戲樓 古戲樓

蓬萊閣三台石

三台石為赭紅色巨石,系開山建閣時留於原地的,共6塊,分佈於一進院落戲樓南北側,兩兩相對;平面佈局形似三台星座,故清乾隆年間山東學政阮元命之曰“三台石”,並刻石嵌於天后宮前殿東短牆南壁上;嗣後,清道光年間因此六石排列形制一如坤卦之象,又位處祀奉女性海神的廟觀院內,故又名之曰“坤爻石”,並勒石做記,存於戲樓南側。另有一説:古登州有航海至高麗者,遇異人,得六松,歸來植於廟前,一夕皆化為石,即今三台石,郡人建亭以記,立《松石亭記》碑,碑今存於戲樓南側。

蓬萊閣呂祖殿

呂祖殿位於賓日樓南,坐北朝南,由重門、正殿和東西兩廡組成,皆為廟宇式建築,清光緒年間知府賈瑚、總兵王正起倡建正殿為三開間硬山結構,北壁與賓日樓聯體,長9.04米,進深8.05米;殿內設高台神龕,中祀純陽帝君呂洞賓坐像,左右侍立藥童和柳樹精。 [10] 
呂祖殿 呂祖殿

蓬萊閣三清殿

三清殿位於丹崖仙境牌樓後白雲宮正門內院落北端,祀道教始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始建於唐開元年間,主建築為前殿、正殿,均為廟宇建築;前殿長10.90米,進深6.85米,外廊明柱4支,殿內金柱4支,兩側塑守門神像,左為哼將陳奇,右為哈將鄭倫;正殿長13.53米,進深10.10米,外簾龍垂蓮,殿內金柱14支,正中塑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尊神像。 [10] 
三清殿 三清殿

蓬萊閣避風亭

避風亭位於蓬萊閣西部,為軒亭建築,原址為海市亭,亭前有短堞築於絕壁,大風由海面撲來,隨即由絕壁上行,徑從亭檐之上吹過,亭無南窗,恰成氣流死角,因有避風效果;亭內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立觀海市詩,董其昌代書,温如玉刻石,堪稱三絕;另有清代施閏章孔繼涑跡。 [11] 
避風亭 避風亭

蓬萊閣澄碧軒

澄碧軒位於避風亭西北的丹崖臨海處,為軒亭建築,多有文人墨客於此觀海、賦詩、作畫。水光天色,映室生輝,清靜優雅,正宜走筆 [11] 
澄碧軒 澄碧軒

蓬萊閣卧碑亭

卧碑亭位於蓬萊閣東鄰,為軒亭建築,以亭中有蘇軾《海市詩》《書吳道子畫後》橫幅碑刻得名,亭內另有清代龔葆琛聯語碑刻 [11] 
卧碑亭 卧碑亭

蓬萊閣蘇公祠

蘇公祠位於卧碑亭東鄰,軒亭建築,亭額為著名書法家舒同所書;祠原在蓬萊閣前,建於北宋元符年間;清代鹽政碑記中記載:“有宋時,蘇文忠公,蒞任五日即上榷鹽書,為民圖休息,土人至今祀之,蓋非以文章祀,實以治績也。”祠內有蘇軾肖像刻石拓本,內外壁嵌歷代刻石二十餘方,其中內壁置有蘇軾《海市詩》《望海》《觀海》手跡和清代書家翁方綱臨《海市詩》楷書刻石 [11] 
蘇公祠 蘇公祠

蓬萊閣賓日樓

賓日樓亦稱望日樓,位於蘇公祠東鄰,為八角十六柱雙層磚木結構樓閣式建築。樓體八稜,南側與呂祖殿聯為一體;底層外側明廊,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二層周匝開圓窗八扇,眼界極闊,可觀八面景緻,納八面來風,是觀賞海上日出的地方,有“日出扶桑”之景。 [11] 
賓日樓 賓日樓

蓬萊閣普照樓

普照樓又名燈樓,位於蓬萊閣東北角,舊為夜間行船導航用的標燈,為三層磚木結構,佔地面積25平方米,樓體六稜,樓頂斗拱,內設扶梯盤旋而上;頂層木構,六柱支撐如亭狀,周匝木扶欄;田橫山航標燈塔啓用後,燈樓導航功能漸失 [11] 
普照樓 普照樓

蓬萊閣觀瀾亭

觀瀾亭位於呂祖殿東廡南端,有亭相連,舊志稱“望海亭”,憑欄觀海,一望無際,故得名“觀瀾亭”。臨之可眺水城全貌和海濱一線景緻。值秋高氣爽之夜,於此可見“晚潮新月”之景。 [11] 
觀瀾亭 觀瀾亭

蓬萊閣呂祖像亭

呂祖像亭位於蘇公祠東鄰,為軒亭木結構建築,坐南面北,形制小巧,內祀純陽帝君呂洞賓肖像刻石;亭南面為明萬曆間李承勳所立石刻,稱“呂祖詠海市詩”,楷體。蓬萊閣建築羣舊有呂公亭,有“純陽洞”匾額,亭內立呂岩像碑,後亭圮,移像碑於今址,重建碑亭。 [11] 

蓬萊閣感德碑亭

感德碑亭位於彌陀寺西北,原置於丹崖山腰,為木構八角涼亭,內立萬民感德碑,為清康熙年間地方官為頌朝廷普免田賦之德而立;民國初皆毀,建國後修復碑亭並立碑。今存為八角十六柱拱頂飛檐式木石結構,亭內立感德碑。碑高約2.7米,寬約1.3米,南面鐫“萬壽無疆”四字,北面鐫《重立感德碑記》。 [11] 
感德碑亭 感德碑亭

蓬萊閣存史今圮

白雲宮
白雲宮在三清殿南,今僅存山門及院落遺址。據舊志記載,明萬曆年間已有此建築,清順治、道光年間重修,毀於何年不詳 [12] 
白雲宮 白雲宮
鏡石亭
鏡石亭亦稱石鏡亭,原在天后宮門東,亭內藏石一方,光可鑑人,或傳思鄉心切者,可於石中見到故里家山;亭久圮,石亦失;今避風亭與澄碧軒之間壁上嵌一方黃石,題為“鏡石”,是後人所置,聊以補缺。 [12] 
多壽亭
多壽亭原在蓬萊閣南,明萬曆年間知府王雲露修建,久圮。 [12] 
松石亭
松石亭原在天后宮門西,據傳石得之於海島,古松所化,或謂石乃高句驪石,明萬曆兵部主事梁之垣得自朝鮮;石可驗晴雨,明萬曆年間巡道閻士選築台供之,覆以亭,亭久圮,石亦不知去向。 [12] 
李公祠
李公祠原在彌陀寺中,舊為衞公祠,祀明代都督衞青;清康熙年間改為李公祠,祀直隸、河南、山東總督李蔭祖及其子安徽巡撫李炳、其孫登州總兵李樹德,久圮 [12] 
劉公祠
劉公祠原在蓬萊閣東,祀清代登州總兵劉清;劉清字松齋,貴州人,親督重修蓬萊閣工程,因獲後人懷念,祠久圮 [12] 
千佛寺
千佛寺原在蓬萊閣前,久圮。 [12] 
毗廬閣
毗廬閣原在彌陀寺東側,久圮。 [12] 
仲連祠
仲連祠原在三清殿北,今呂祖像亭址,祀戰國時人魯仲連,建圮年不詳 [12] 
排雲一見牌樓
排雲一見牌樓原在蓬萊閣南,久圮 [12] 
海嶠仙杖牌樓
海嶠仙杖牌樓原在蓬萊閣南,久圮。 [12] 
古仙靈地牌樓
古仙靈地牌樓原在蓬萊閣南,久圮。 [12] 
海潮庵
海潮庵原在蓬萊閣東城堞牆外,久圮。 [12] 
海鏡亭
海鏡亭原在蓬萊閣東城堞牆外海潮庵以北,曾為鎮撫校閲水師所,久 [7]  [12] 

蓬萊閣文物遺存

蓬萊閣綜述

蓬萊閣有歷代碑刻、匾額共200餘方,主要有鐵保“蓬萊閣”字匾、蘇軾卧碑、蘇帖刻石、陳摶“福”和“壽”字碑、呂洞賓“壽”字碑、施閏章《觀海市》詩手跡刻石、薜《觀海》刻石、阮元“三台石”刻石、孔繼涑詩文刻石、宋慶“篪”字碑、馮玉祥“碧海丹心”刻石、“蓬萊十大景”刻石、漢墓門刻石等。 [7]  [9] 
文物遺存

蓬萊閣陳摶字碑

陳摶“福”“壽”字碑嵌在天后宮前殿內牆東西兩側;陳摶,生於唐末,為五代道士,隱居華山,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其人書風高古,康有為極喜其筆法,頗多擬之;“福”字碑原在蓬萊閣北偏,清道光年間有人復據華山陳摶“壽”字碑拓本勒石,與“福“字碑並移於今址;“福”字花體,“壽”字草書,書風迥異。 [9] 

蓬萊閣蘇軾卧碑

蘇軾卧碑在卧碑亭內西側,以橫卧而得名。背面刻楷書《海市詩》,正面刻行草《書吳道子畫後》;兩稿均為蘇軾書付史全叔者,碑或即蘇公去後史氏所為;原碑毀於元代黨人之禍,碑邊側“有金皇統間重勒“隸書小字一行,可知此碑是後人在金代據拓本重刻的;《書吳道子畫後》一面,元豐八年的年款署在文中,而年款前後書風有明顯差異,不似一氣呵成者。前人有據碑刻錄文者,不得不將年款後移,也有人勉強解釋年款後書風狂放,正證明蘇公不拘一法,但都難以解人疑竇。有人作了認真的考證:原來《書吳道子畫後》一文,至年款即結束,年款後五行則見於蘇軾的《跋吳道子地獄變相》前幾句。為此則不妨推想:原石為刻《海市詩》而選定,詩既刻成,意猶未盡,又在背面刻文,而文之手跡少於詩,不得已,乃在文後拼入意思相關的另一文手跡的一節,以填滿碑面,意只在保存書法;此為蓬萊閣上珍貴的碑刻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12] 

蓬萊閣蘇帖刻石

蘇帖刻石出處不詳,無題,內容為蘇軾用文同法所畫竹幅的題記;字為行楷,較之“卧碑”書風更為典型,文不見於蘇軾集中;全文如下:“昔歲餘嘗偕方竹逸尋靜觀長老,至其東齋小閣,中壁有與可所畫竹石,其根莖脈縷,牙角節葉,無不臻理,非世之工人所能者。與可論畫竹木,於形既不可失,而理更當也,新老煙雲風雨,必曲盡真態,合於天造,厭於人意,形理兩全,然後可言曉畫。如非達才明理,不能辨論也。今方逸求餘畫竹,因妄襲與可法則為之,雖不能得與可萬一,聊以酬竹逸知遇耳。並書舊事以為記。元豐二年八月四日眉山蘇軾”;此刻石現存於蓬萊閣文科庫房 [12] 

蓬萊閣呂祖字碑

呂祖“壽”字碑在呂祖殿前,明廊西側,面東而立。“壽”字草體,筆力雄健,盤鬱蒼勁,碑下款署“光緒甲申仲冬勒於蓬萊丹崖之呂祖閣;志齋鄭錫鴻謹摹。江西九江煙水亭純陽殿“壽“字碑之“壽”字,與此一般無二,當即為摹者所據,九江碑上尚有篆書“九轉丹成“四字,意草書“壽”字系草書“九轉丹成”四字拼合而成 [9] 
呂祖字碑 呂祖字碑

蓬萊閣觀海刻石

《觀海》刻石為薛公手跡,嵌在蘇公祠內東壁;薛公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士,入閣參與機要,卒諡文清,為孔廟從祀先儒之一。明代知府蔡叔逵將其與蘇軾相提並論:昔文忠蘇公,文清薛公,先後遊此,詩以誦之;夫二公文章無賴於蓬萊之景,而蓬萊之景實藉二公以增重於天下,故撫景誦詩足稱二絕。 [9] 

蓬萊閣袁詩刻石

袁可立觀海市詩刻石嵌在避風亭內壁,共九方;袁可立是河南人,明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曾任登州軍事首腦。詩題為《甲子仲夏登署中樓觀海市》,描述海市最為真切得體,細讀其序其詩,即可對海市免生望塵之嘆。字為明代書家董其昌書,温如玉刻。董始宗米芾,終自成家,其書圓潤蒼勁,詩後有跋,自稱“以米家法書之“,對蘇軾的書法“猶不欲讓“。 [9] 
袁詩刻石 袁詩刻石

蓬萊閣施詩刻石

施閏章《觀海市歌》手跡刻石嵌在避風亭內西壁;施閏章是清代順治年間進士,曾主山東學政,慧眼賞識《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觀海市歌》詩中有“大竹盈盈橫匹練,小竹湛湛浮明珠;方圓斷續忽易位,明滅低昂傾刻殊”的描寫,當是目睹海市奇觀之作 [9] 
施詩刻石 施詩刻石

蓬萊閣三台刻石

阮元“三台石”刻石嵌在天后宮前殿外壁,隸書“三台石”,六石相比為三,如星象也。 [9] 

蓬萊閣孔裔刻石

孔子後裔詩文刻石共2方,嵌在避風亭內南壁;一方為《戊午登蓬萊閣》,為孔子第67代孫衍聖公孔毓圻於清康熙年間登臨蓬萊閣所作;一方為《蓬萊閣閲水操記》,為清乾隆年間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績撰寫,孔子第69代孫孔繼涑書;孔繼涑是清代書法家,與梁同書齊名,時稱“南梁北孔” [9] 

蓬萊閣虎字刻石

宋慶“虎“字碑刻石在天后宮前院西側。宋慶,字祝三,蓬萊人,行武出身,清末官至提督。所書“虎“字,草書筆力遒勁,字形端莊,有“虎““篪“兩説 [9] 

蓬萊閣碧海丹心

碧海丹心刻石嵌在蓬萊閣南短牆壁間,字大逾尺,每字一石。為民國時軍閥馮玉祥偕其友李烈鈞遊蓬萊閣時,李於蓬萊閣下書就一聯:“攻錯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馮即以“碧海丹心“為額,後刻石存念 [9] 
碧海丹心 碧海丹心

蓬萊閣漢鹿殘碑

漢鹿殘碑,又名漢墓門殘石,俗稱“漢鹿“。清同治年間在蓬萊城南沈餘村發現,碑長1.05米,寬0.46米,厚0.3米;一端空白,一端刻隸書“漢廿八將佐命功苗東藩琴亭國李夫人靈第之門“字樣,中部浮雕卧鹿,鹿角衝出邊欄,較為生動;現存於蓬萊閣文物科庫房 [9] 
漢鹿殘碑 漢鹿殘碑

蓬萊閣十景刻石

蓬萊十大景刻石嵌於蓬萊閣西耳房西壁,共10方,均為墨石陰刻,內容分別為“日出扶桑”“晚潮新月”“千斛碎玉”“萬里澄波”“仙閣凌空”“神山現市”“獅洞煙雲”“漁梁歌釣”“銅井金波”“漏天滴潤”,作者不詳,刻畫線條流暢寫意,每方景刻配有清人徐人鳳詩一首,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9] 
十景刻石 十景刻石

蓬萊閣歷史文化

蓬萊閣蓬萊勝景

蓬萊閣有“蓬萊十大景”中的八景,分別是神山現市、仙閣凌空、晚潮新月、萬里澄波、日出扶桑、獅洞煙雲、萬斛珠璣、漁梁歌釣 [13] 
神山現市
神山現市即蓬萊海市蜃樓,古稱“登州海市”,又稱“渤海海市”,春夏之交於蓬萊閣北海面可以偶見;前人詩曰:跨海空駕五城,依稀冠蓋遞將迎;當年若使秦皇見,不遣徐生海嶠行。 [13] 
神山現市 神山現市
仙閣凌空
蓬萊閣高踞丹崖極頂,其下斷崖峭壁,倒掛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霧飄來,層層裹纏山腰,畫棟雕樑,直欲乘風飛去;遊人置身閣上,但覺腳下雲煙浮動,有天無地,一派空靈。前人詩曰:嵯峨丹閣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萬里夜看穀日,一簾晴卷海天霞。 [13] 
仙閣凌空 仙閣凌空
晚潮新月
晚潮新月是一彎新月高懸朗朗夜空,羣鷗掠水,海面銀光流淌,飛鴻夜鳴,更覺海天深邃,引人遐思。前人詩云:纖阿回馭碧天低,罔象長驅雪浪齊;萬疊晶光搖碎影,鮫人珠淚滴玻璃 [13] 
晚潮新月 晚潮新月
萬里澄波
萬里澄波是海中潮小流靜,恰值日麗風和,蓬萊閣下便是一望無邊的“鏡兒海”;邑人楊朔盛讚家鄉這微波不動、一碧萬頃的海景。前人詩曰:淼淼無垠天宇寬,漣漪不動碧光寒;難憑一葉雲中度,止有三山鏡裏看 [13] 
萬里澄波 萬里澄波
日出扶桑
日出扶桑為蘇軾述登州所見有賓出日於麗譙,山川炳煥的名句;清代詩人施閏章對此更細緻的描寫:日初出時,一線橫袤,如有方幅稜角,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外有絳帷浮動,不可方物。久之,赤輪湧出,闕象乃圓,光彩散越。不彈指而離海數尺,其大如鏡,其色如月矣。前人詩云:海雲沆漭覆虞淵,烏宵騰羲馭還;何必燭龍銜始出,滄波原是接長天 [13] 
日出扶桑 日出扶桑
獅洞煙雲
獅洞煙雲是指蓬萊閣北峭崖下有隱仙洞,天將雨時,洞中每有霧氣逸出,狀若輕紗,繚繞丹崖山腰,煞似一幅絕妙的丹青。前人詩云:“怪石紆迴一徑深,陰陰古洞納潮音;仙人丹灶知何在,分得煙雲擁碧岑。 [13] 
獅洞煙雲 獅洞煙雲
萬斛珠璣
萬斛珠璣是指站在隱仙洞前,放眼西望,丹崖峭壁下卵石累累,似珍珠瑪瑙,光怪陸離。蘇軾有詩序曰:蓬萊閣下,石壁千丈,為海浪所戰,時有碎裂,淘灑歲久,皆圓熟可愛。每當潮落,珠璣鋪岸,璀璨照人,迄邐東西,不見盡頭。前人詩云:千尺寒雲鎖翠微,一灣碧浪漾明磯;似從漢渚逢遊女,攜得雙珠滿袖歸。 [13] 
萬斛珠璣 萬斛珠璣
漁梁歌釣
漁梁歌釣是指蓬萊閣下海中,道道礁石高出水錶,如翹如躍,名曰漁梁;時有三五老翁垂釣其上,得魚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樂極而歌,此唱彼和,一派恬淡情韻,大似桃花源中世界。前人詩云:舴艋乘風掛楫輕,虯龍蟄穴浪花平;一聲乃千山靜,萬里滄浪試濯纓。 [13] 
漁梁歌釣 漁梁歌釣

蓬萊閣傳説典故

  • 訪求仙藥
相傳,很早以前,勃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吃了能長生不老。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裏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藥,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東海去求仙丹。史載漢武帝為尋求仙藥亦到此。 [14] 
訪求仙藥 訪求仙藥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枴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眾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袒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仙姑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枴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遊向東海。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眾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廝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住,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眾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14]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
  • 蘇軾禱海
蘇軾在登州知州任上的時間極短,前後只有5天。在這5天的時間內,他曾兩次登臨蓬萊閣,寫下了《望海》《登州海市》《北海十二要記》《題登州蓬萊閣》《登州孫氏萬松堂》等詩文,為膠東的海天奇景留下了不朽篇章。其中在《海市》一詩的序言中,詩人這樣寫道:“予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雲常出於春夏,今歲晚不復見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為恨,禱於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此詩。” [7] 
蘇軾禱海 蘇軾禱海

蓬萊閣相關詩文

唐·駱賓王《蓬萊鎮》
旅客春心斷,邊城夜望高。野樓疑海氣,白鷺似江濤。
結綬疲三八,承冠泣二毛。將飛憐弱羽,欲濟乏輕。賴有陽春曲,窮愁且代勞 [15] 
北宋·蘇軾《海上書懷》
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
雅志未成空自嘆,故人相對若為顏。酒酲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 [15] 
北宋·朱處約《蓬萊閣記》
世傳蓬萊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處。其言恍惚詭異,多出方士之説,難於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豈非秦漢之君東遊以追其跡,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萊不得見,而空名其邑曰蓬萊?使後傳以為惑。據方士三山之説,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之狀,餐其草木,則可以長生不死。長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脱於無何有之鄉。際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説者有矣。
嘉祐辛丑,治邦逾年,而歲事不愆,風雨時若,春蓄秋獲,五穀登成,民皆安堵。因思海德潤澤為大,而神之有祠俾,遂新其廟,即其舊以構此閣,將為州人遊覽之所。層崖千仞,重溟萬里,浮波湧金,扶桑日出,霽河橫銀,陰靈生月,煙浮霧橫,碧山遠列,沙渾潮落,白鷺交舞,游魚浮上,釣歌和應。仰而望之,身企鵬翔;俯而瞰之,足躡鰲背。聽覽之間,恍不知神仙之蓬萊也,乃人世之蓬萊也。
上德遠被,恩涵如春,恍若致俗於仁壽之域,此治世之蓬萊也。後因名其閣曰蓬萊,蓋志一時之事,意不知神仙之蓬萊也。 [16] 
蓬萊閣夜景 蓬萊閣夜景

蓬萊閣歷代楹聯

海市蜃樓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福州龔保琛書於卧碑亭內)
樂奏鈞天潮汐聲中喧島嶼,宮開碣石笙歌隊裏徹蓬瀛。(蓬萊魯展臣書於天后宮戲樓明柱)
憑來百丈蓬瀛閣是蜃樓城如海市,坐攬一帆風霧南通閩粵北溯津關。(熙湖李振祜書於蓬萊閣一層門柱)
遊客到此須飲酒,先生在上莫吟詩。(作者不詳,存於蘇公祠)
即以蓬萊作舟楫,不怕滄海起風波。(作者不詳,原在澄碧軒,今不存) [17] 

蓬萊閣非遺文化

蓬萊閣廟會
蓬萊閣廟會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膠東地區最為重要的廟會之一,融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間工藝文化、現代文化、商貿文化、飲食文化、海洋文化為一體,是一項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農曆正月十六日是天后娘娘的生辰,蓬萊百姓從北宋開始就把這一天當作節日慶祝。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丹崖山天后宮,進香膜拜,求籤許願,捐香火錢。各地農村紛紛組織戲班、秧歌隊,在天后宮院內戲樓上獻演俚俗戲劇,在蓬萊閣下廣場表演大秧歌;人們在給天后娘娘進香之後,多與親朋好友在天后宮院內看戲,到廣場看秧歌,購買個人喜愛的小商品,並趁興遊覽蓬萊閣及其附近名勝,直至盡興而還。這一習俗沿襲至今 [18-19] 
蓬萊閣廟會 蓬萊閣廟會

蓬萊閣紀念郵票

1987年,國家郵電部發行了“中國古代四大名樓”紀念郵票一套,蓬萊閣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列為四大名樓 [1] 
2004年7月30日,國家郵電部發行了一套“八仙過海”郵票,在蓬萊閣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儀式。 [1] 

蓬萊閣文物保護

蓬萊閣
蓬萊閣(2張)
1982年,蓬萊閣作為“蓬萊水城及蓬萊閣”的組成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蓬萊閣旅遊信息

蓬萊閣地理位置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迎賓路7號蓬萊水城景區內 [1] 

蓬萊閣開放時間

全年07:30—17:00

蓬萊閣交通線路

乘坐蓬萊公交1路、2路、3路、4路、5路、6路、7路公交車在汽車站或蓬萊水城景區站下車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