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蓬梗

鎖定
蓬梗,拼音:péng gě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如飛蓬斷梗,飄蕩無定。
中文名
蓬梗
拼    音
péng gěng
注    音
ㄆㄥˊ ㄍㄥˇ
解    釋
指如飛蓬斷梗,飄蕩無定

目錄

蓬梗釋義

指如飛蓬斷梗,飄蕩無定。比喻漂泊流離。 [2] 

蓬梗出處

《戰國策》卷十〈齊策三·孟嘗君將入秦〉~374~
孟嘗君見之。(蘇秦)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嘗君乃止。

蓬梗例句

唐 姚鵠 《隨州獻李侍御》詩之二:“風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
邵璨 《香囊記·義釋》:“家蕩散,業飄零。攜筐還負筥,離家庭。兩口無依倚,身如蓬梗。” [3] 
梅鼎祚 《玉合記·義垢》:“蓬梗還逢,喜遂同根之願。”
楊珽 《龍膏記·傳情》:“我蓬梗飄零,難牽郭生之紅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