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蓑衣魚

鎖定
中國鬥魚是一種體形偏小,一般約2-5CM的小魚。
中國鬥魚又名叉尾鬥魚、天堂魚,分佈於我國長江以南地區,以華南地區最多。棲息於水溝、池塘及稻田等小型靜水水體中。
該魚體長5~6釐米。體形側扁呈長圓形,背鰭、臀鰭及尾鰭上下葉都延伸得很長。體色灰綠或藍,體側有10餘條藍黑色橫紋,橫紋之間略紅。鰓蓋後緣有一綠色圓斑,其周圍鑲有黃邊,眼眶的虹膜呈紅色,四周有金黃色鑲邊。現已有白化種,體色黃中透紅,尾鰭、眼睛紅色,體色橫紋也變為淺紅色,顯得非常乾淨漂亮,惹人喜愛,親切地稱之為“玉兔”或“天堂魚” 。
別    名
叉尾鬥魚,天堂魚,兔子魚,菩薩魚,蓑衣魚
中文學名
中國鬥魚
拉丁學名
Macropodusopercular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攀鱸亞目
絲足鱸科
亞    科
鬥魚亞科
鬥魚屬
叉尾鬥魚
分佈區域
長江上游幹流及支流嘉陵江水系、洞庭湖水系及其以南諸省均有分佈

蓑衣魚簡介

中國鬥魚產於中國。體長5~10釐米。體淺褐色,有淡淡的紅色與藍色條紋。胸鰭小,背鰭長,臀鰭尖端長。繁殖很容易。體質十分健壯。另有一種是經改良的新品種,稱為白兔鬥魚(白天堂魚),全身白色,眼紅色。水温23~24℃。

蓑衣魚形態特徵

魚體長5~10釐米,長卵形,側扁。背鰭、臀鰭基長,形狀相似,後端鰭條均延長至尾鰭,尖形。尾柄極短,尾鰭長大叉形。腹鰭啕位,第一根鰭條為硬棘,第二根為分節的軟鰭條延長。體色基調灰綠色、褐色等,兩側有10條等間距藍黑色橫帶,其間為紅色。鰓蓋後緣有一塊深綠色鑲黃邊的圓斑,閃閃亮麗。腹鰭紅色。背鰭、臀鰭上有小點,邊緣藍色。眼虹膜紅色鑲黃邊。

蓑衣魚分佈範圍

長江上游幹流及支流嘉陵江水系、洞庭湖水系及其以南諸省均有分佈。

蓑衣魚繁殖特點

親魚性成熟年齡為6個月。雄魚體色鮮豔,背鰭、臀末梢尖長;雌魚體色較淡,腹部渾圓。繁殖水温26~27℃,水質中性。在50釐米×30釐米×30釐米的魚缸中漂浮幾棵水草,雄魚在水草旁吐泡沫築巢,然後將雌魚推入產巢中完成產卵。產卵結束後,應立即將雌魚撈出。待仔魚能自由遊動時,再將雄魚撈出。雌魚每次產卵300~400粒,產卵間隔時間10天。

蓑衣魚飼養管理

中國鬥魚具有鬥性,但仍然可以羣養,不過如果想要培養表現力良好的個體,最好選優秀的年輕雄魚進行單養。單養要注意給足水,水要精過濾,並定時換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潔,最好有暗色底砂並適量種植莫絲和漂浮性水草,光照不宜過強。為了培養鬥魚的鬥性,應該每天進行2~3次,每次5~10分鐘的照鏡子訓練,讓鬥魚與鏡子中的自已炫耀搏鬥,改善體色與鰭的表現力。剛開始進行單養的2~3天內不要餵食,隨後每日少量多次投餵血蟲、漢堡等飼料,量以5分鐘內吃完為準,多餘飼料及魚糞便要及時清除。
中國鬥魚因為具有迷鰓器官(又稱褶鰓),可以在低氧水中正常生存。飼養應使用弱酸性至中性的軟水,飼養温度最好在25~28℃。但中國鬥魚體質強健,能耐3℃低温,冬天不加温也可以,容易飼養。繁殖也比較容易。繁殖時水温為28℃,弱酸性清潔軟水,必須有漂浮性水草。
繁殖時,將雌雄魚各一條放入缸中交配,雌魚產卵後要將其撈出,雄魚會守護泡巢中的魚卵直到孵出。孵化魚卵時要特別注意保證水質與水温。小魚可以平遊後投餵豐年蝦,及時將剩餘飼料清除。長至2釐米左右後可以投餵切碎的紅蟲。

蓑衣魚性格特徵

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能主動攻擊和撕咬同一魚缸中的任何一種魚,而且同類之間也相互搏鬥。因此,它比選羅鬥魚更具挑戰性,一般只能單養,若非要混養的話,也只能配以個體大、遊動迅速的熱帶魚進行少量混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