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蓋扶

(外用重組人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鎖定
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Trowell和Hoffman等在研究垂體激素的時候,發現垂體提取液能夠刺激小鼠Fb分裂增殖,經用已知的各種垂體激素實驗,均無此作用,説明垂體提取液中存在着一種新的物質,由於其能夠刺激Fb增殖,故稱之為FGF。隨後的研究表明,FGF也可以刺激中胚層神經外胚層來源細胞如角膜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等生長,因而對血管生成、肢體發育、傷口癒合起促進作用。近來發現FGF對神經系統、代謝系統、骨骼系統等都有重要調控作用。
由於牛源的鹼性FGF即FGF2和人源的FGF2在氨基酸序列方面存在差異,我們又進一步開發了全人源化的FGF2新藥。其間由付小兵院士領導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三〇四醫院(現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創傷修復重點實驗室作為牽頭單位,在34家醫院開展了FGF2藥物的多中心臨牀應用研究,試驗結果先後發表於國內專業雜誌和國外《柳葉刀》。試驗涉及的1 000餘例患者不同深度燒傷和手術供皮區等急性創面,採用FGF2(150IU/cm²·d)處理;另有800餘例患者創面作對照組。結果顯示,FGF2能顯著加速淺Ⅱ度和深Ⅱ度燒傷創面中肉芽組織的形成和創面再上皮化,同時還可加速燒傷患者供皮區創面的癒合。病理結果證實,FGF2促進癒合一方面是顯著增加了肉芽組織中毛細血管數量,另一方面是提高了上皮化的表皮細胞增殖速率。2002年,"重組人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獲得上市批准,成為國際上第1個人源化的FGF新藥,適應證為各類複雜創面。 [3] 
中文名
蓋扶 [1] 
外文名
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or External Use [1] 
通用名
外用重組人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1] 
生產廠家
朗肽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蓋扶皮膚創面外用生長因子的臨牀指南

蓋扶外用生長因子在皮膚創面應用的有效性

1級、2級目錄參考資料:皮膚創面外用生長因子的臨牀指南 [2] 
FGF是生物體內重要的生長因子,對來源於中胚層神經外胚層的組織細胞具有廣泛的生物學作用,參與創傷修復、代謝調控、新生血管形成和胚胎髮育等過程。目前,FGF家族中外用的有bFGF和aFGF。bFGF促進創面癒合的可能生物學功能如下。
(1)促血管生成作用。bFGF在體內和體外均能明顯促進新生血管形成,趨化各類參與血管形成的細胞,並促進其增殖和遷移,是主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2)損傷修復作用。組織損傷後,局部bFGF表達增加,可通過趨化作用使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Fb等向損傷部位聚集,促進肉芽組織生成,促進組織中與損傷修復重建有關的細胞分裂增殖,對組織的損傷修復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2] 
FGF促進不同類型創面癒合的證據等級及專家推薦情況
創面類型
證據等級
專家推薦情況
淺Ⅱ度燒傷創面
推薦
深Ⅱ度燒傷創面
推薦
新鮮外傷創面
推薦
供皮區創面
可推薦
慢性難愈性創面
可推薦
糖尿病足潰瘍創面
可推薦
壓瘡創面
可推薦
植皮區創面
可推薦
燒傷殘餘肉芽創面
可推薦
燒傷慢性潰瘍創面
可推薦
二氧化碳激光術後創面
可推薦
可推薦 [2] 

蓋扶應用方式、劑量、濃度和療程

目錄參考資料:皮膚創面外用生長因子的臨牀指南 [2] 
生長因子的使用方法必須根據創面具體情況而定。外用生長因子有效作用於各種創面的前提是清創,其使用前必須去除創面明顯的壞死組織,並有效控制創面嚴重感染。各種生長因子應用方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乾粉劑配製所得溶液和凝膠劑。前者溶於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後直接塗抹或採用噴霧器噴灑,或在傷患處覆蓋適當大小的紗布,將藥液均勻滴加於紗布上;後者在清創後均勻塗於患處,或在患處覆蓋適當大小的紗布(內層紗布),將凝膠均勻塗抹於紗布上,常規包紮(外層紗布),如bFGF。 [2] 
專家一致認為:由於生長因子通過快速接觸受體發揮作用,每天1次或多次應用都是合適的。當然,考慮到臨牀換藥頻次,隔天給藥也是合理的。此外,由於外用生長因子的目的是促進創面癒合,只要患者經濟條件允許,在保持創面清潔的前提下,可以一直使用至創基良好可植皮時或創面癒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