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蓋尾鎮

鎖定
蓋尾鎮,隸屬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地處仙遊縣東南部,莆田市木蘭溪中游,東與城廂區華亭鎮常太鎮接壤,南與郊尾鎮毗鄰,西鄰賴店鎮、城南街道,北接榜頭鎮。 [2]  行政區域面積70.2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蓋尾鎮户籍人口有107389人。 [4] 
1961年11月,改稱蓋尾公社(社址遷蓋尾街)。1984年12月,改鄉。1992年11月,鄉改鎮。2002年2月,郊尾鎮的芹林、蓋南、新窯三個村劃歸蓋尾鎮。 [2]  截至2021年10月,蓋尾鎮下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3] 
2011年,蓋尾鎮財政總收入5243萬元,比上年增長22.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56萬元,比上年增長20.8%;人均財政收入524元,比上年增長21.3%,是1949年的18倍。 [2]  2019年,蓋尾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8個。 [4] 
中文名
蓋尾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
地理位置
仙遊縣東南部
面    積
70.2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南寶峯村
電話區號
0594
郵政編碼
351252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B
人    口
107389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蓋尾鎮歷史沿革

蓋尾鎮
蓋尾鎮(3張)
唐、宋、元、明、清時期,屬仙遊縣唐安鄉香田裏。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屬仙遊縣第五區(駐蓋尾街)。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屬木蘭鄉。
1950年8月,屬仙遊縣第四區(區址在蓋尾街)。
1952年8月,屬十三區(區址在石馬舊街)。
1958年9月,成立石馬公社。
1961年11月,改稱蓋尾公社(社址遷蓋尾街)。
1984年12月,改鄉。
1992年11月,鄉改鎮。
2002年2月,郊尾鎮的芹林、蓋南、新窯三個村劃歸蓋尾鎮。 [2] 

蓋尾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蓋尾鎮轄25個行政村:瑞溝、南寶峯、瓊峯、蓮井、仙華、蓋尾、前連、湖坂、芹林、蓋南、新窯、仙潭、仙溪、昌山、杉尾、石馬、義店、東井宮、聚仙、後山、星莊、嶺頭、後井、東許、斜尾,下設469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1年10月,蓋尾鎮下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南寶峯村寶峯街85號。 [2] 
區劃詳情
南寶峯社區
湖坂村
石馬村
後井村
瑞溝村
仙潭村
東井宮村
東許村
蓮井村
仙溪村
聚仙村
斜尾村
瓊峯村
杉尾村
後山村
芹林村
仙華村
昌山村
嶺頭村
蓋南村
蓋尾村
儀店村
星莊村
新窯村
前連村
/
/
/

蓋尾鎮地理環境

蓋尾鎮地理位置

蓋尾鎮地處仙遊縣東南部,莆田市木蘭溪中游,東與城廂區華亭鎮常太鎮接壤,南與郊尾鎮毗鄰,西鄰賴店鎮、城南街道,北接榜頭鎮。 [2]  行政區域面積70.26平方千米。 [4] 

蓋尾鎮地形地貌

蓋尾鎮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丘陵山區帶;中部木蘭溪穿越境內,沿河長10千米兩岸為平原帶;南部依大帽山、雲頂山,主要山脈有寶山、積禮山、雲頂山、大虎山。境內最高峯老鷹飛山,位於瓊峯村,海拔680.4米;最低點仙潭、湖坂村,海拔僅38米。 [2] 

蓋尾鎮氣候

蓋尾鎮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長冬短,温和濕潤,年均氣温20℃。1月平均氣温11.6℃,極端最低氣温-3.5℃(1969年1月17日);7月平均氣温27.5℃,最高氣温38.8℃(1978年8月1日)。平均氣温年較差15.9℃。最大日較差21.5℃(1965年3月18日),無霜期年平均340天,最長達348天,最短為33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68.8小時,年總輻射116.8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42天(一般為2月1日至次年1月1日)。年降水量1300—23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21.6天,最長達142天(1960年),最少為82天(196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2] 

蓋尾鎮水文

蓋尾鎮境內最大的河流木蘭溪,為全省八大河流之一,全長105千米,流經本鎮幹流長10千米,至莆田三江口注入興化灣,為海潮所吞納。 [2] 

蓋尾鎮自然災害

蓋尾鎮的主要自然災害有颱風、梅雨和乾旱等。其中台風破壞性最大,對境內有影響的颱風年平均3.1次。主要發生在每年6—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58年7月8日,洪水沖垮宋朝修建的石馬古橋。水淹農田1000多畝,民房倒塌100多間,全鎮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2] 

蓋尾鎮自然資源

蓋尾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英閃長巖、花崗岩、石英岩、輝綠岩、斜長石、角閃石、高嶺土等非金屬礦產。已開採的寶樹山、斜尾山、杉尾、前連礦區,已探明儲量為2000萬立方米,近期年開採量40萬噸,為仙遊地區用石量的70%。木蘭溪流域的沙石豐富,可開採量2億立方米。 [2] 

蓋尾鎮人口

2011年末,蓋尾鎮總人口10.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0.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5.2萬人,佔50.6%;女性5.1萬人,佔49.4%;14歲以下1.2萬人,佔12.1%;15—64歲8.1萬人,佔78.8%;65歲以上0.94萬人,佔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1萬人,佔98.6%,有回族1350人,佔1.4%。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98人。 [2] 
截至2017年末,蓋尾鎮常住人口有67789人。 [1] 
截至2019年末,蓋尾鎮户籍人口有107389人。 [4] 

蓋尾鎮經濟

蓋尾鎮綜述

2007年,蓋尾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93元。
2011年,蓋尾鎮財政總收入5243萬元,比上年增長22.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56萬元,比上年增長20.8%;人均財政收入524元,比上年增長21.3%,是1949年的18倍。 [2] 
2013年,蓋尾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464元。
2019年,蓋尾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8個。 [4] 

蓋尾鎮農業

2007年,蓋尾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04億,比增6.1%。
2011年,蓋尾鎮有耕地面積3萬畝,人均0.3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13.3公頃,林地面積3933.3公頃。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48.6萬元,增加到1978年4892.6萬元,2011年達到1.6億元,比上年增長24.6%。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甘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萬噸,其中水稻4068噸,小麥1046噸,甘薯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花生、蔬菜、馬鈴薯等。 [2] 
蓋尾鎮的畜牧業以飼養雞、鴨、豬、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0.8萬頭。年末存欄5.8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養雞、鴨22.9萬羽,佔全縣供應量的50%;禽蛋10.2噸;畜牧業總產值佔農業產值的10%。 [2] 
蓋尾鎮的漁業以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庫、圍塘10個,面積1.8平方千米。2011年,產量86.6噸。漁業總產值86.6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5.4%。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7600公頃,其中防護林133.3公頃,經濟林733.3公頃,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8萬株,林木覆蓋率62%。農村人均純收入7500元。 [2] 
2013年,蓋尾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

蓋尾鎮工業

2007年,蓋尾鎮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億元,比增22.8%;外貿出口產值1870萬美元,比增7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5億元,比增87.5%。
2011年末,蓋尾鎮有大型企業3家(其中外資企業1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5家,中小型企業1000多家。2011年,工業總產值8.4億元,比上年增長25%。 [2] 
2013年,蓋尾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2013年產值31.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

蓋尾鎮商業

2011年末,蓋尾鎮有商業網點6個,就業人數2000多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2011年,出口總額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1%,主要產品有鞋、草編、傢俱、陶瓷等,銷往歐、亞、美10多個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加工貿易出口(鞋業)1.4億美元,草編、陶瓷等藝術品一般貿易出口1.2億美元。 [2] 

蓋尾鎮金融

2011年,蓋尾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2.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佔生產總值的5.6%。年末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辦事處,各類存款餘款4.6億元,比上年增長11.6%。 [2] 

蓋尾鎮社會事業

蓋尾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蓋尾鎮有幼兒園38所,在園幼兒3042人,專職教師138人;小學25所,在校生5860人,專職教師3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初中6所,在校生5380人,專職教師3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088人,專職教師166人。 [2] 

蓋尾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蓋尾鎮實現無線廣播村村通,電視入户率90%,並開通有線數字電視。2011年末,民間傳統莆仙戲演出隊3支,演劇員100多人,曾獲全國戲劇梅花獎1人。 [2] 

蓋尾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蓋尾鎮有鎮級衞生院1所(系莆田市第一醫院協作醫院),25個村已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有牀位70張。有專業衞生人員104人,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人、執業(助理)醫師0.16人、註冊護士0.1人。 [2] 

蓋尾鎮社會保障

2011年,蓋尾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7户,人數256人,支出63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205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52户,人數2534人,支出283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93元,比上年增長23.3%。農村五保314户,人均分散供養,支出64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3人次,共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臨時救濟360人次,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9%。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8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80萬元,比上年增長9%。 [2] 

蓋尾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蓋尾鎮已形成了寬帶寬、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網絡平台,實現寬帶接入覆蓋全鎮,各中小學、幼兒園實現“校校通”教育網絡。 [2] 

蓋尾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蓋尾鎮實行自來水户户通,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8%,年人均生活用水10.6噸。 [2] 
  • 供電
2011年末,蓋尾鎮擁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總容量14兆伏安,高壓輸電路3條,總長度458千米。 [2] 

蓋尾鎮交通

  • 公路
蓋尾鎮境內三郊路(省道306)、瀨榜路、仙港大道、莆永高速。寶石路南北連接三郊路和瀨榜路。仙港大道和莆永高速都有在鎮域內留有互通口。
  • 公共交通
截至2015年7月,共有10條公交線路在蓋尾境內設有站點。分別為101路/150路、151路、155路、501路/551路、608路、612路、621路/651路。
地形地圖

蓋尾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清時代稱觀美,意即雅觀美觀,因方言觀美與蓋尾近音,民國時,郵差劉宜九把觀美誤寫蓋尾得名。 [2] 

蓋尾鎮風景名勝

  • 龍紀寺
龍紀寺 龍紀寺
龍紀寺,坐落在蓋尾鎮內壠山上。寺草創於漢末,敕建於唐初,盛興於中唐。後經歷代興廢重修,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六角亭上帝殿。內壠山遠看象一條盤龍,上帝殿形似龍頭,所以取名“龍紀寺”。龍紀寺面寬七間,由上下兩座組成。上座供釋迦牟尼佛,下座祀上帝。
  • 石馬橋
石馬橋 石馬橋
石馬橋位於仙遊縣蓋尾鎮石馬村。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清源郡侯陳讜創建,不久毀壞。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僧方石募資重建,並建亭其上。在以後的幾百年間,該橋曾多次被大水沖毀,歷代知縣相繼主持修復。
1958年的大水沖壞3個橋墩,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石馬橋是全石結構的古橋,長190米,寬2米,有18墩,墩高8米,跨徑10米;橋面鋪設較粗糙青石,兩側石欄杆高0.5米,四面有阿羅漢浮雕,橋兩頭有石獅一對,橋西有石馬一匹,橋身蜿蜒曲折如卧波游龍,橫跨於木蘭溪上;橋墩船形兩頭尖,中間微凹,呈不規則弧形排列。石馬橋溝通木蘭溪南北岸,處於交通要道上。
  • 仙遊第一山
仙遊“第一山”坐落於木蘭溪畔,位於仙遊縣蓋尾鎮仙潭村境內。此山雖名為第一山,卻不是莆仙第一高山,只因山體獨特,走向由東北突然往南,探入木蘭溪中,扼住莆仙古道和木蘭溪河道,無論水路和陸路都堪稱咽喉地帶,故明代莆田籍進士廖雲龍在此山南麓揮毫寫下“第一山”三個字。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24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序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502-503.
  • 3.    蓋尾鎮2021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4]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