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蓄電池自放電

鎖定
蓄電池在無使用情況下,電量自動減少或消失現象稱為自放電,蓄電池充足電在1個月內每隔晝夜容量降低超過3%,稱為故障性自放電。由於正極板負極板活性物質鉛為活潑的金屬粉,在硫酸溶液中發生置換氫氣的反應,這種現象叫做鉛自溶。
中文名
蓄電池自放電
故障原因
電池極板活性物質脱落等
釋    義
無使用但電量自動減少或消失現象
故    障
1個月內降低超過3%

蓄電池自放電故障原因

1.蓄電池長期存放,硫酸下沉,使極板上、下部產生電位差,引起自放電。蓄電池溢出的電解液堆積在電池蓋的表面,使正、負極性形成通路。
2.電解液不純,蓄電池極板材料不純,雜質與極板之間以及沉附於極板上的不同雜質之間形成電位差,通過電解液產生局部放電。
3.電池極板活性物質脱落,下部沉積物過多使極板短路,蓄電池電解液上下分層造成自放電。

蓄電池自放電預防和排除方法

1.蓄電池放電較為嚴重時,將電池放電,倒出電解液,抽出隔板,用一次針管蒸餾水沖洗之後重新組裝,加入新的電解液重新充電使用。
2.蓄電池加註電解液時務必要加純淨的蒸餾水,保持蓄電池外表清潔,消除極柱處的氧化物及酸垢。
3.蓄電池電解液密度高,使蓄電池每個月進行一次補充充電。
4.自放電較輕的蓄電池,可將其完全放電或過放電,使極板上的雜質析出到電解液中,倒出電解液,用蒸餾水反覆清洗乾淨,再加入新電解液 [1]  ,充足電後取出可使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