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蒼溪縣誌

(清乾隆年間地方誌書)

鎖定
《蒼溪縣誌》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成書付梓。清丁映奎纂修。 [1] 
中文名
蒼溪縣誌
別    名
乾隆蒼溪縣誌
作    者
丁映奎
年    代
清朝

蒼溪縣誌編修過程

丁映奎《序》曰:“乾隆壬寅孟秋,予承乏茲土。樂其地僻事簡,風俗淳厚,與民相安於無事。暇則躬歷田間,勸課農桑,藉以縱觀一邑風景:于山,見離堆之巍峨,於水,見嘉陵之浩瀚。因念蒼溪本古漢昌邑,歷代以來,名流勝蹟,必有昭然可表見者,急索邑志閲之,而獻缺文殘,久成灰燼矣!予惟邑之有志,猶國之有史,疆理之分合,政治之得失,以及因革損益,人物風土之備陳,悉於志乎?賴志之無存,後將何所考據哉!爰囑賀君廷文,搜求遺簡,得寫本二:其一忠州學正陶淑禮纂,其一則雍正九年邑令楊統正輯也。讀之,陶隨事紀載,漫無去取;楊惟襲陶舊而潤色有加,存什一於千百猶有缺略之憾焉。用是廣搜旁徵,積日累月,或得於衿耆所傳聞,或得於碑碣所記述,或得於他書所著載,不揣固陋,手自校定,剖其綱目,正其魯魚,事以類分,例以義立,為卷四,為目三十有六,而邑志成。”由此可知,丁映奎於任所多方搜尋舊乘,得到兩種抄本,一為陶淑禮父子編纂,一為雍正年問知縣楊統正(山東朝城舉人)據陶志加工潤色而編就。詳閲之,嫌記事太略,遂親自旁搜廣攬,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成書付梓。 [1] 

蒼溪縣誌主要內容

此志分三十六門,約8萬字。藝文約佔三分之一,在康熙舊志基礎上作了增刪,刪去多篇陶淑禮的文詞,增輯了乾隆年間邑令、屬官、縣文士的詩文,包括丁映奎和邑貢生薛燕孫等人,內容主要是修建城池公署、學校書院、祠廟寺觀、橋樑關津之文記,詠頌山川勝蹟之詩詞。圖考中增繪之圖較多,輿圖外,有嘉陵江、離堆山、雲台山、文廟祭祀等圖,並附有圖説。其他僅職官、人物記載略詳,其餘均簡要。 [1] 

蒼溪縣誌出版發行

今存乾隆四十八年(1783)原刻本,清抄本,民國抄本。 [1] 

蒼溪縣誌作者簡介

丁映奎,字文遠,號秀峯,貴州開泰縣(今黎平縣)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歷官四川什邡、洪雅等知縣,乾隆四十五年(1784)署四川璧山縣,四十七年(1782)調任蒼溪縣知縣。乾隆五十七年(1792)署茂州知州,乾隆五十九年(1794)纂修《茂州志》八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