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蒸發過程

鎖定
大氣中的水分經常處於沒有飽和的狀態,於是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都緩慢進行着水分從下墊面“蒸發”而進入大氣的物理過程。自然界中蒸發現象頗為複雜,影響蒸發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熱源;飽和差;風速與湍流擴散強度。
中文名
蒸發過程
學    科
物理學
來    源
水源
特    點
消耗能量

蒸發過程蒸發條件

⑴水源。 沒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發,因此開闊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濕土壤、植物是產生蒸發的基本條件。在沙漠中,蒸發潛力很大,但實際蒸發量非常少,因幾乎無水可供蒸發。
⑵熱源。 蒸發必須消耗熱量,在蒸發過程中如果沒有熱量供給,蒸發面就會逐步冷卻,從而使蒸發面上的水汽壓減低,於是蒸發減緩或逐漸停止。因此蒸發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熱量的供給。
⑶飽和差。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蒸發速度與飽和差成正比。嚴格説此處的飽和水汽壓應由蒸發面的温度算出,但通常以一定的氣温下的飽和水汽壓代替。
⑷風速與湍流擴散。 無風時,蒸發面上的水汽單靠分子擴散,水汽壓減小得慢,飽和差小,因而蒸發緩慢。有風時,湍流加強,蒸發面上的水汽隨風和湍流迅速散佈到廣大的空間,蒸發面上水汽壓減小增快,飽和差增大,蒸發加快。
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陸上的蒸發還應考慮到土壤的結構、濕度、植被的特徵等。海洋上的蒸發還應考慮水中的鹽分。

蒸發過程影響因素

在影響蒸發的因子中,蒸發面的温度(熱量)通常是影響蒸發能力起決定作用的因子。由於蒸發面(陸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變化,所以蒸發量也有年、日變化。全球的平均情況是每年大約從下墊面(海洋、陸地、冰原)蒸發的水層的深度為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