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大義

鎖定
蒲大義(1916年~1973年4月19日),四川平昌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人民解放軍師長,副軍長、昆明軍區炮兵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參謀長、雲南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 
中文名
蒲大義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四川省平昌縣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73年4月19日
軍    銜
大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目錄

蒲大義生平經歷

蒲大義民國22年(1933年)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兩年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第4方面軍31軍92師274團連長。參加了長征。 [3] 
紅大畢業後,調任紅五軍團任偵察排長。在天全、滎經等地的反攻戰中,獲敵大量情報,得到首長嘉獎。1936年元月,他入紅31軍教導大隊學習期問轉為中共正式黨員,結業後,任紅31軍274團特務連長。隨之,參加山成鋪、打拉池、天水鋪、通渭等戰鬥;在長勝口伏擊戰中,他率領全連戰士一舉全殲敵軍一個連。到長征結束,先後參加戰鬥數十次,負傷8次。“七七事變”後,蒲大義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2營7連一排長,隨部開赴前線抗擊日寇。在山西黎城神頭嶺戰鬥中,他以一排兵力,僅半小時打死日軍百餘人,首次生俘日軍5人,因而受到鄧小平、劉伯承的表揚,並親自授予他銀質獎章一枚,他領導的排也命名為“蒲大義排”。
1938年2月,任772團1營2連連長。在彭城戰鬥中,旅部為敵包圍。他為掩護首長及旅部轉移,便帶領2連和臨時配屬的工兵連與數倍之敵激戰一晝夜,大部人員壯烈殉國,蒲亦身負重傷,但他仍與倖存的幾名人員巍然堅守陣地,致敵寸步難移,保證了首長和旅部的安全轉移。戰後,彭總下令記功一次。1940年8月,已升任副營長的蒲大義,在山西壽陽松塔鎮戰鬥中,擔任掩護李達首長和129師師部機關轉移的阻擊任務。對壘中,與主力部隊失掉聯繫,在強敵包圍下,他拖着又一次負傷的身子,率領僅剩下的5人,邊戰邊撤,沿途收集被敵衝散的同志和傷員100餘人,憑這支傷殘隊伍與敵血戰5屋夜後,才會合主力。129師為表彰他的功績,再次授予他獎章一枚。
1941年他晉任772團2營營長,率部參加反掃蕩戰和百團大戰。由於他指揮果斷,出奇制勝,受到旅部嘉獎。八年抗戰中,他參戰百餘次,負傷6次,受獎4次。抗戰勝利後,國民黨19軍17000餘人首先發難,進攻山西上黨,拉開內戰序幕。時任山西獨立團團長的蒲大義,奉命配合兄弟部隊,奮起擊潰敵軍。
1946年6月,他調任386旅29團團長時,率團投入晉南戰役。用美式武器的國民黨軍恃人多勢眾,向解放軍陣地一次又一次猛撲,他在硝煙滾滾的戰火中,一隻小腿被炸斷。他謝絕衞生員、救護員的搶救,只要過一個繃帶纏住血流如注的傷口,繼續指揮戰鬥。
1949年9月,他任18兵團62軍186師師長時,率師參加太原戰役,太原解放後,奉命向西北的甘肅、青海挺進,轉而由陝入川投入解放大西南戰鬥。剛一解放成都,即揮師越過二郎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康定城,接着,兼任康定軍分區工作,率師及時殲滅叛匪,受到兵團通令嘉獎。旋而入黔東南“剿匪”,歷時半年,經百餘次大小戰鬥,殲滅土匪3萬人餘人、繳槍1.2萬餘支,解放土匪盤踞的20多座縣城,肅清了黔東南的匪患。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在南京軍事學院深造的蒲大義,率所部186師赴朝參戰,抗擊了美軍的多次進攻。
1954年,他升任16軍副軍長。朝鮮戰事結束歸國,又再入南京軍事學院繼續學習。蒲大義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為國為民流血負傷,屢立戰功。中央軍委於1955年授予他大校軍街。
1961年晉少將,並授予三級八一勳意、二級獨立自由勳童、二級解放勳章各一枚。他從學院畢業後,受命為西南軍區昆明炮兵司令員。受命之日即奔赴昆明部隊駐地,在大山腳下組建起炮兵部,從而祖國南疆有了一支銅牆鐵壁的“保護神”其後5年,昆炮劃歸昆明軍區時,他任該軍區副參謀長,分理特種兵部隊的教育訓練工作。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受衝擊而被迫離開崗位,1969年底,中央軍委決定組建雲南生產建設兵團,調他任兵團第一副司令員,負責全面工作。他不顧多傷多病的身軀,拖着一條二等殘廢的傷腿,帶上家小來到熱帶地區的雲南思茅。他征塵未撲,便同戰士一道搭油毛氈棚;機器未到,又同戰士刀耕火種。以極短時間組建起兵團部。各級領導機構亦相應建立,並開展工作,全線轉行到生產建設。時年的思茅,荒涼、曠野,人煙稀少。3000裏橡膠林與雜樹野草為伍,飛禽走獸出沒其中,兼之交通梗塞,燥熱多雨,但蒲大義在這許多青壯年難以忍受的艱苦環境面前毫不畏葸,水葆革命戰爭年代艱苦奮鬥的的青春,常與戰士共一食堂吃飯,一道排隊購物;遇有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幹部、戰士。在兵團創業的日子裏,幹部和戰士的氈棚常遭大風、冰雹襲擊成災。每當災情發生,他就急奔災區察看災情,妥善安置受災同志後才去收拾自己受災的“家”。偌大的思茅地區,分駐兵團上百個大小單位,在短短3年裏,浦大義走了遍了所有單位和3000裏膠林。
1973年2月,他終於勞累過度,病倒在牀。兵團同志千方百計將其剛從死神中奪過來,他又投入繁忙的工作。4月18日,他口噙藥片,參加兵團黨委會議,由於積勞成疾,引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於翌日逝世。中央軍委特例授予烈士稱號。 [2] 
參考資料
  • 1.    王乃莊,王德樹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物辭典 1949-1989.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9.09:543
  • 2.    四川省平昌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M]. :,.平昌縣誌.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2:710-712
  • 3.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雲南省志 卷80 人物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1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