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壯所城

鎖定
蒲壯所城,位於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蒲城社區浙閩交界處附近的山麓,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當時倭寇頻頻犯境,信國公湯和受朱元璋之託,在沿海邊境大修城垣,共築衞城、所城59座,蒲壯所城為其一。全城周長2300餘米,城內面積35萬多平方米。 [2] 
蒲壯所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海防城堡建築,城堡分東、南、西三門,各門均築有甕城和城樓。城內街巷排列成“田”字形。街街相貫,巷巷相通。城內古蹟眾多,有城隍廟、文昌閣、東林寺、西竺寺、守武真官墓。古謠稱:“一亭二閣三牌坊,三門四巷七庵堂,東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戲台”,是對城堡結構的形象寫照。 [3] 
1996年11月20日,蒲壯所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蒲壯所城
地理位置
温州市蒼南縣馬站鎮蒲城鄉 [1]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1] 
著名景點
蒲壯所城
始    建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類    別
海防城堡建築
編    號
4-0139-3-61
批准單位
國務院

蒲壯所城歷史沿革

蒲壯所城鳥瞰圖 蒲壯所城鳥瞰圖
蒲壯所城位於浙江省沿海最南端的蒼南縣南部。自古以來,這裏就是浙閩沿海通道、南北轉運中心,也是海濱要塞。
元末明初,沿海地區常遭倭寇進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信國公湯和負責全國的防倭城垣,設金鄉衞,下轄蒲門、壯士、沙園三個千户所。
蒲門所城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築成。
明隆慶二年(1568年),壯士所因倭寇登犯難守,遂棄城移併入蒲門所,合稱“蒲壯所”。其後,衞所建置逐步完善,構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抗倭體系。 [5] 

蒲壯所城建築格局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5張)
蒲壯所城的抗倭體系由一中心所城、三城堡、二寨、二巡檢司和十八座輻射分佈的堠、台、墩組成,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衞所遺址,也是研究明代衞所制度的詳實實物遺存。所城地勢東南低、西北高,現存平面為不規則方形,北圓南方,南北長291米,東西長485米,城牆周長2480米,面積24.9公頃。牆高5.2米,基闊6.8米,頂寬4.5米,城垛已毀(甕城城垛於上世紀80年代維修)。牆體兩壁用花崗岩裸砌,牆體收分明顯,用內三層與外三層堆砌法,十分堅固。城牆北面依龍山而建,東、南、西三面設甕城,均置有城樓(西城樓已毀)。東、南兩座城樓形式一致,平層硬山頂,磚木結構,三開間。甕城方形,城門朝向不一,在各中軸線成90度直角設置。甕城兩側各築敵台一座,突出牆外,呈方形。城牆內側四向跑馬道環繞,城外東、南、西三向有護城河圍繞並置跨河吊橋。城內以建城奠基石為中心點,南城樓至城隍廟為中軸線,向四方伸出十字街,分成呈田字形的四區,並設諸多與跑馬道相接的巷。一旦城門失守,這些複雜連通的巷子可以作為巷戰的迂迴餘地,誘敵深入,形成夾攻,以期出奇制勝。此外,城內有24口水井,並與護城河有涵洞相通,以便設閘儲水。 [5]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14張)
城內的民居建築基本上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後所建。清光緒年間(1736~1796年),蒲壯所城的經濟、文化及人口發展進入鼎盛,形成了金、陳、葉、華四大望族。南北直街為金宅集中區域,城西為華宅,城東則為葉宅、陳宅集中之居。民居建築風貌至今基本未變。這些民居建築保存了自明代建城以來各時期形成的歷史形制輪廓,並真實延續了原有的街巷空間尺度,還保留了從明代的抗倭軍事化到清代去軍事化,向普通城鎮發展轉變的歷史信息,具有良好的整體傳統風貌。 [5] 

蒲壯所城主要建築

蒲壯所城城牆、街道

東護城門
東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壘砌,內夯實土、碎石,門面北,面闊2.30米,通進深6.64米,外層拱券門用四排條石分三層並聯縱券對稱砌法,券頂高3.4米,拱券厚1.15米,券頂距城頂1.6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3.85米,面闊2.68米,拱券厚1.58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置一石橫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牆體,石樑寬0.48米,厚0.35米,距地2.08米,為原門户之頂梁,現門户已毀。東門甕城內天井面闊14.90米,進深16米,甕城枱面闊19.60米,進深26.90米。
東門城堞
東門城堞,主要修築於甕城枱面一週,用規則塊石壘砌,堞高1.80米,堞口高1.13米,寬0.42米,城堞厚0.35米,箭孔方形,邊長0.25米,各堞口相距2.00米。
東城樓
東城樓,系木構建築,面闊三間10米,其中明間闊4.00米,通進深三間6.70米,明問七架樑,次間邊縫抬梁式結構,城樓基高0.15米,樓兩壁及後牆均用青磚包砌,牆厚0.3米。東城樓明脊檁距地4.70米,上金檁距地4.20米,下金檁距地3米,檐檁距地3米。明問金柱方形,邊長0. 23米,柱礎石質方形,邊長0.28米,高0.18米。明問地面鋪設木質地板。門高2.00米,寬1.60米,門檻木質厚0.08米,高0.16米。兩次間各置窗,長1.17米,寬0.90米。樓兩側牆門對開邊門,門寬0.78米,高1.94米,設石質門檻,厚0.07米,高0.20米。城樓屋頂硬山造,正脊高0.60米,兩端各飾鸞鳳吻獸,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台瓦,不設滴水。
東護城河
東護城河,今已成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但河道各段寬度和深度不一,河泥淤積較嚴重,河道兩側原護坡堤破損。原架設於東門外的吊橋現改為水泥橋。東門外南側敵台構築已毀,遺址尚可辨認。北側敵台構築破損,基座闊10.70,進深6.20米,頂殘寬7.80米,殘高7.60米。敵台靠城牆而築,外壁用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敵台頂遺有古榕樹一株,濃廕庇日。
東城牆
東城牆,長達425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基闊5.30一11米。頂寬4.50米一10米,牆高3.10—6.20米。
南城門
南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脊高0.60米,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合瓦,勾頭不設滴水。
南護城河、吊橋及敵台
護城河至今流淌,已成為城外旱田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積嚴重,其各處深度、寬度不一,兩側原河道護堤亦殘損嚴重。原吊橋遺址現已由三條石板拼鋪構成單孔石橋,橋長4.00米,寬1.00米,石板厚0.20米。橋之東側護城河上置一分水橋閘,使河道一側貫通東城門河道,另一側河道引水流沿河人海,增強排水功能。
南門外兩敵台均靠城牆而建。其中東側敵台基闊8米,深5.70米,殘高3.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碎石。西側敵台基闊8.50米,深10.20米,殘高2.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與碎石。
南城牆
南城牆,長達5 30米,其內外兩側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內外兩側比較陡直,城牆基闊5130—10米,高3 00—6.00米,頂寬5—7米。
西城門
西城門原殘損嚴重,僅存城門兩壁牆,其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2.35米,通進深8.40米,頂部拱券結構和城樓久毀。2002年,已對頂部拱券結構作恢復性修建。
西護城門(挹仙門)
西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以實土和碎石,門面南,面闊2.14米,通進深5.55米。分內外二層拱券門合築,外層拱券用六條石分三節並聯對稱砌築,券頂高3.05米,拱券厚0.60米,券頂距城牆(殘)l.2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4.03米,面闊2.80米,券厚1.40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並橫二條石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體,二石樑合寬0.70米,厚0.35米,距地3.07米,系原門户之頂梁,現門户已毀。
西門護城河
西門護城河,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泥淤積嚴重,河道各處寬度、深度不一,河道兩側護坡堤殘損嚴重。原架設於西門外的吊橋已毀,今為單孔石板橋,西門外北側敵台構築嚴重殘損,但遺蹟可辨,南側敵台構築尚存,其靠城而建,基闊6.80米,深4.80米,殘高5.20米,頂寬4.20米。敵台外側為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
西城牆
西城牆,長達5 80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城牆保存較完整,頂部略有殘損,其基闊5.50一l1.20米,頂寬4.50—10.0米,殘高3.50—6.40米。
北面城牆
北面城牆,圍繞龍山山腰而建,因歷代未予修繕,現殘損嚴重,其倚山而築,故未設城門、護城門及甕城。北城牆長約800米,龍山兩側山坡現闢為山園,種植旱作物及林木。城牆殘高l一3米不等,牆頂部結構殘損嚴重,但牆基構築依存。
環城跑馬道
環城跑馬道,緊靠東、南、西三向城牆內側,是所城內重要的交通、軍事設施,更是城內駐軍官員往返於各城門、城樓、甕城、敵台之間的主幹道,其用鵝孵石或塊石鋪築而成,地面平整,各段寬度在3—5米之間,現保存完好,明代風貌依舊。位於各段城牆內側與跑馬道之間的是所城的排水道,它是建城時設置的。排水道順各段城牆跟走向,經各城門、甕城、護城門向護城河排流,為所城內重要的排水渠道。
街道
明初建城置米紅色花崗岩奠基石為中心點,向東延伸是十字街,經橫街轉到東城門為東門街,長350米,路寬4—5米;向南延伸到南城門為南門街,長142米,寬4米;向西延伸到西城門為西門街,長183米,寬4米;向北延伸到龍山腳下城隍廟止為倉前街,長149米,寬2—4米。此花崗岩奠基石表面刻劃成縱橫7條方格線,至今作原地保存。城內街巷圍繞“田”字形而設計,整齊排列;街街相貫,巷巷溝通。其它小街巷也在“田”字形方格內再次劃分,並向四條街迴環擴散,連通中心街,又與環城路一週相接,縱橫交織,四通八達,如同貫通全身的血脈,組成了小城內的道路網絡。城內佈局可供軍事化防衞,即使萬一失守,或者誘敵深入,作為巷戰的迂迴餘地,守兵可化整為零,內外夾攻,出奇制勝。

蒲壯所城巷 弄

發祥巷
發祥巷,原名挖腸巷,位於城內東南角,為建城時民工受罰之處,呈“L",長120米,寬2米,西接五顯巷,北連張道台巷。
社倉巷
社倉巷,位於城內西南角,東西走向,東接第四巷,西連城牆跑馬道,長100米,寬2米。為明代所城後備設施區域。
鐵械局巷
鐵械局巷,位於城內西南角,與社倉巷平行,長110米,寬2米,為所城軍需庫所在地。
馬房巷
馬房巷,位於城內西南角,與鐵械局巷平行,長80米,寬2米,為所城養馬之處。

蒲壯所城水井水溝

水井
水源問題為建城選址條件之一。蒲城地下水位平均在l米左右,建城時開鑿有24口井,現大部分水井尚存。座落於城北首龍LU上的西庵有一口井,水深且綠,稱之為“蒲門第一泉”。而位於城中十字街邊的街心公井,為元代前所築,水清源長,永不幹枯。據傳明初建城時特意留置街心,也使這條街為全城最寬,約6米,此井供軍民飲用及防火之用,為當時二十四口井之冠,稱之為“公井”。蒲壯所城的水井築法與金鄉衞城築法不同,前者的水井大部分呈圓形,而後者的水井大都呈方形。
水溝
城內地表水由西城牆外滲入,順街巷形成各條大小水溝,經仕美亭附近向南轉向南門街,穿街向東,再轉向東北注入文昌閣大水溝,流向為弧形,與南門街形成弓與箭式的搭配,象徵堅不可摧之意。城內南北向平行的有二條大水溝,其中每段各長30多米,寬l.7米,深1.6米,逐段設閘儲水,以供軍民洗滌防火。二大水溝流經東西街時,有二座小橋,東面石橋板九塊,西面橋石板八塊,象徵九經八卦之意。東西橋旁,各設有天燈,傳供夜間巡邏士兵和更夫敲梆照明。城內的水系與護城河相通,流出東門外吊橋後匯入蒲江,注入沿浦海口即東海。

蒲壯所城歷史文化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現存街、巷、井等不僅保存原來的格局,而且建築文化等還保留至今。其中民居建築有九間房、七間房、華家大院;名人住宅有華文漪、謝香塘、葉良金、張琴、王國楨等故居;宮廟有後英廟、城隍廟、晏公殿、五顯廟;祠堂有甘氏宗祠、倪氏宗祠;石碑有明《遺愛亭碑記》、清《恩定糧規碑》、清《奉總督福浙部院大老爺範禁革現年各陋規碑記》、王母太宜人史氏墓誌銘。詩文有宋代當地詩人陳桷,中進士一甲第三名,授文林郎,後官居禮部侍郎,他在古城合掌峯旁岩石上題詩:“合掌仙岩插漢高,下臨滄海壓波濤。”元代本縣詩人陳高詩:“蒲關深入海東南,日出先看曙色酣。”清初當地詩人華文漪亦在合掌峯摩巖上題詩:“前賢不復作,遺旬在巖西。我為清秋至,高峯爽氣齊。眼中滄海小,足下眾心低。今古遙相望,長吟續舊題。”詩人陳陶在《蒲門戍觀海》中雲:“廊落溟漲曉,蒲門鬱蒼蒼。登樓禮東君,旭日生扶桑。”蒲城的語言堪稱蒲門文化一奇,只有6000多人口的蒲城竟使用甌語、閩南語、畲語三種方言,其中城內居民通用的甌語,據説是來自温州一帶的抗倭兵官所説的方言受當地閩南話影響後的產物。明代軍制與現代不一樣,開國皇帝朱元璋接受高參劉基的提議,實行了“軍衞制”,官兵駐防時帶着家屬,軍籍世襲,且很少流動,不像俗話所説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2] 

蒲壯所城保護措施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1994年7月被命名為温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3年公佈為蒼南縣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公佈為浙江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1996年11月20日,蒲壯所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1989年,成立蒲城鄉文保會,1997年,正式成立蒲壯所城文物保護管理所。 [2] 

蒲壯所城旅遊信息

蒲壯所城地址

蒲壯所城,位於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蒲城社區浙閩交界處附近的山麓。 [2] 

蒲壯所城交通

從温州客運中心乘發往蒼南縣的班車,到蒼南乘坐至馬站的班車即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