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公才

鎖定
蒲公才(1908-1982),原名廣言,曾用名鴻英。1908年11月出生於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下浦村。1930年入讀北平中國大學附屬高中部,1932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返鄉。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擔任中共儋縣縣委峨蔓總支部書記、儋縣縣委江北區委書記、儋縣縣委委員和瓊崖西南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參與領導儋縣和西南各縣的革命鬥爭工作。1938年9月,受瓊崖特委選派到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1940年2月畢業。在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二師作戰參謀、作戰科長、人事科長等職,參加反“掃蕩”、反“清剿”、開闢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華東野戰軍二縱作戰科科長、兩廣縱隊副團長、團長等職,先後轉戰蘇皖魯豫粵等地,參與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等戰役。1949年10月率部進入廣東省解放粵東。1949年12月調入40軍,參加渡海戰役解放海南島。1950年任海南軍區副參謀長。1952年春,奉命赴朝鮮戰場參戰,同年9月回國,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1954年11月結業後分配到軍委訓練總監部,先後擔任軍事科學條令部總支委員、黨委委員、戰史處處長、戰爭經驗處處長等職。1957年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59年至1963年,先後擔任工程兵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工程兵科學研究部軍事科學研究所所長、工程兵科學研究設計院技術裝備研究所所長。“文革”中蒙受不白之冤,1978年獲平反。1978年12月,被中央軍委任命為工程兵工程學院顧問。1982年6月27日,病逝於南京,享年74歲。 [1] 
中文名
蒲公才
別    名
蒲廣言
蒲鴻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8年11月4日
逝世日期
1982年6月27日
畢業院校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出生地
海南省儋州市

目錄

蒲公才人物生平

蒲公才,1908年11月4日,出生於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下浦村。蒲公才幼年喪父,在母親和兄弟的支持下,先後求學於廣東省第六師範學校初中部和北平中國大學附屬高中部,1932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從北京輟學回鄉,而後他試圖在浮水洲辦農場走實業救國的道路,終因國民黨的苛捐雜税盤剝而破產。 [2] 
當時,蒲公才的胞兄蒲廣愛和胞弟蒲廣功已經將中共瓊崖特委的地下工作者符明經和李漢等人引領到峨蔓,並且蒲廣功已經參加共產黨,成為了儋州峨蔓地區的第一個黨員。經過李漢等人的觀察,發現蒲公才是一個思想進步的好青年,便約談蒲公才。這次約談徹底改變了蒲公才的人生,讓他認定了只有跟着中國共產黨,走革命道路,才能救國救民的真理。 [2] 
1934年秋,中共瓊崖西南臨時工作委員會吸收蒲公才入黨。1935年6月,江北區委在峨蔓港口成立。西南臨委任命蒲公才為江北區委第一任書記。當時,儋州峨蔓地區反動勢力開設鴉片館,販賣鴉片煙土,毒害羣眾百姓。江北區委成立後,蒲公才組織青年查禁鴉片,搗毀鴉片館,燒燬了一批煙土,砸碎了8支鴉片煙槍。 [2] 
1936至1937年間,儋州大旱,北岸地區出現嚴重饑荒,蒲公才跟人借了一千多銀元,借用蒲廣愛和他人合股的“和昌”號商船開往感恩縣,購回三萬斤稻穀,按人口賣給羣眾,只收成本,不賺利潤,及時幫助羣眾渡過災荒,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敬佩和擁戴。 [2] 
1938年7月,中共瓊崖特委選派蒲公才和林克澤兩位同志赴延安學習。在延安,蒲公才進入抗日軍政大學七大隊學習。1938年冬,經過考試擇優錄取,蒲公才入選中央軍委軍組建的第一期參謀訓練隊,多次聆聽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授課。經過一年多的學習,1940年3月,蒲公才抗大參訓隊畢業,經張雲逸同志親自挑選,到新四軍報到,開始了充滿艱險的戎馬生涯。抗日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作戰參謀,新四軍二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主要戰鬥在淮南廣大地區。蒲公才身居二師司令部要職,見證了二師的組建和成長壯大的歷程,因作戰勇敢,工作出色,1944年被授予模範工作者的稱號。 [2] 
解放戰爭時期,蒲公才歷任華東野戰軍二縱司令部作戰科長,兩廣縱隊一團任副團長、團長,先後參加了著名的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以及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蒲公才在淮海戰役的一次戰鬥中負了傷,在傷尚未痊癒時,他又主動投入戰鬥,直至淮海戰役完全勝利。1949年底,蒲公才隨四十軍渡海指揮解放海南島作戰,隨後又與其118師參加了澄邁美亭戰役,直至海南島全島解放。1950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成立,蒲公才被任命為海南軍區副參謀長。 [2] 
1952年春,蒲公才參加了中央軍委組織軍、師幹部赴朝短期參戰學習。9月回國後,又到南京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開始為期兩年的軍事理論學習深造。1954年,蒲公才以優異的成績結業,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總監部,任科學條令部戰史處處長,後任戰爭經驗處處長。1955年蒲公才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2] 
1958年,工程兵司令部着手籌建科學技術研究所,要在全軍物色一名有作戰經驗又有文化的領導擔當重任,蒲公才被委任為工程兵科學技術研究所長。蒲公才受命之後,積極組織籌建工作。從建所選址,科研人員的選調,科研項目的確定,以及機構的設置,無不事必躬親、嘔心瀝血致力於國防科技事業建設,在他的領導下,科研所到1966年文革前,規模已達700多人,完成國防科研項目數百個。 [2] 
“文化大革命”期間,蒲公才被扣上不實罪名,長期關押。1978年7月30日,蒲公才得以徹底平反,恢復名義。回海南島後,蒲公才仍然受到百姓的擁戴。1979年12月15日,中央軍委任命蒲公才為工程兵工程學院顧問。1982年6月27日,蒲公才病逝於南京,享年74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