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自木藍

(中藥名)

鎖定
蒙自木藍,中藥名。為豆科木藍屬植物蒙自木藍Indigofera mengtzeana Craib的根。植物蒙自木藍,分佈於雲南。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肺炎,百日咳,急性胃腸炎,腎炎,牙齦炎,中耳炎,脈管炎,骨髓炎,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木藍屬
蒙自木藍
分佈區域
雲南
中文學名
蒙自木藍
採收時間
秋季
毒    性
小毒

蒙自木藍別名

大鐵掃把、鐵馬豆、白豆、多花木藍《雲南中草藥》,格堵嘎多《彝藥志》

蒙自木藍入藥部位

根。

蒙自木藍性味

味苦、辛,性平。

蒙自木藍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蒙自木藍主治

肺炎,百日咳,急性胃腸炎,腎炎,牙齦炎,中耳炎,脈管炎,骨髓炎,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蒙自木藍相關配伍

1、治肺炎,蒙自木藍粉末3-6g,每日服3次,開水送服;或9-15g,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2、治腹痛,胃痛,急性胃腸炎,格堵嘎多研末。每服1-2g,4-6h服1次。(《彝藥志》)
3、治脈管炎,骨髓炎,跌打損傷,試治腫瘤,蒙自木藍15-30g,泡酒500g。每次5-10ml,每日服3次;或9-15g,冷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4、治瘡瘍,(蒙自木藍)粉末,外撒患處。(《雲南中草藥》)
5、治風濕癱瘓,(格堵嘎多)30g,五爪金龍30g,地苦膽30g。燉雞服。(《彝藥志》)

蒙自木藍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研末,每次1-3g,每日3次;或浸酒。
外用:適量,研末撒。

蒙自木藍使用注意

忌食葱、蒜、酸冷、牛肉、羊肉、糯食。

蒙自木藍炮製

採集加工:秋季採收,洗淨,切片,曬乾。

蒙自木藍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可達1.5m。幼枝密被平伏的白色丁字毛,不久即脱落,有明顯的節。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3-9cm,小葉對生,11-21片,葉紙質;葉片狹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13mm,寬3.5-6mm,先端圓鈍,具短尖,基部圓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疏生丁字毛。總狀花序腋生,短於葉序,花密生;萼鐘形,5裂;碟形花冠藍紫色;雄蕊10,二體。莢果勁直,線狀圓柱形,長2.4cm,內有種子6-7顆,內果皮有紫色斑點。花期4-7月,果期8-11月。

蒙自木藍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疏林下。分佈於雲南。

蒙自木藍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消炎鎮痛,舒筋活絡。主治肺炎、脈管炎、骨髓炎、跌打損傷,試治腫瘤,風濕癱瘓,瘡瘍。”
2、《彝藥志》:“清熱解毒,止痛,祛瘀生新,活血通絡。主治乳腺炎,胸膜炎,肺炎,百日咳,急性胃腸炎,牙齦炎,中耳炎,腎炎,麻瘋,癰瘡,無名腫毒,風濕關節疼痛,勞傷腰痛。”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