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格罕山

鎖定
科右中旗境內有四大罕山(蒙格罕、布日和罕、奎屯罕、罕查干),首推位於西日嘎蘇木境內的蒙格罕山。蒙格罕山主峯海拔721、3米,佔地總面積20855公頃,集奇峯怪石、四季美景、歷史考古價值高等諸多特點於一身,成為當地人民心目中的神山。
中文名
蒙格罕山
地理位置
興安盟科右中旗西爾根蘇木伊和哈達嘎查境內 [1] 
主峯海拔
721.3米
佔地總面積
20855公頃

蒙格罕山歷史由來

罕山亦稱汗山,汗即可汗。相傳成吉思汗征戰途中來到一座巍峨的大山腳下,見這裏林密草深、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美景怡人,便下令安營紮寨。心腹大將木華黎率300兵騎,擇最高的山頂,壘灶起火、擺席設宴,狂歡三天三夜。兵馬所到之處,崎嶇的山頂平坦如鏟,方圓足有40裏,從此人們便稱此山為“汗山”,也就是沿襲至今的罕山。

蒙格罕山地形地貌

蒙格罕山位於興安盟科右中旗西爾根蘇木伊和哈達嘎查境內,蒙格罕山主峯海拔721.3米,峯頂平坦,似天公所賜的天然賽馬場,早時王爺們祭完古鮮卑山後就在這裏舉行活動,有摔跤、賽馬、射箭,也有演説烏力格爾等娛樂活動。

蒙格罕山自然資源

蒙格罕山是科右中旗四大罕山(蒙格罕、布日和罕、奎屯罕、罕查干)之首。主峯海拔高度為721.3米,總面積2.08萬公頃,其中林地面積8 634公頃,佔總面積的41.4%,森林面積3 882公頃,佔總面積的45%。罕山頂峯平坦,四周溝峪縱橫,山泉小溪潺潺流淌,飛禽走獸頻繁出沒。這裏有野生動物103種,以鳥類為主,共76種。

蒙格罕山自然景觀

主峯四周溝谷縱橫,山澗小溪涓涓奔流,飛禽走獸頻繁出沒,有野豬、鹿、狍子等野生動物及各種鳥類繁衍生息在山林之中。遠眺蒙格罕山峯重谷復、氣勢恢弘。登臨其上隨處可見懸崖峭壁上造型各異、千姿百態的奇峯怪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出似獸、似禽、似人的石景。似獸者,或仰天長嘯、或俯視山谷;似禽者,或展翅欲飛、或俯殺獵物;似人者,或竟坐沉思、或站立揮臂指點乾坤。環宇石、母子峯、喇嘛洞、一線天、老君望月等奇異的山體景觀,不勝枚舉。在感受大自然玄妙與神奇的同時,會令你心中充滿詩情畫意。

蒙格罕山歷史沿革

是歷代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感興趣考察的山脈之一,也是人們的旅遊勝地。蒙格罕山又名古鮮卑山。很早以前,鮮卑人就生活在這裏,此山是鮮卑人發祥地之一,也是漢晉時期鮮卑民族繁衍生息的後方根據地之一。清代歷史學家張穆所撰寫的《蒙古遊牧記》科爾沁右翼中旗條目下記載:“旗西三十里有鮮卑山,土名蒙格”。
蒙格罕山居科爾沁右翼中旗四大罕山之首,也是喇嘛教和科右中旗十五代王爺祭祀的神山。每年農曆五月初一,歷代王爺們帶領王府大小官員來祭祀古鮮卑山,當地百姓雲集古鮮卑山腳下參加祭祀活動。

蒙格罕山典故記載

古鮮卑山還有這樣離奇的傳説:古鮮卑山原來是一條蛟龍,呼嘯向東,欲投大海,途中口渴飲水於霍林河谷。當地王爺心懷叵測,用一把巨鎖鎖住了龍頭,蓋了九九八十一間大廟宇,鎮住了龍身,又在龍背上大興土木,廣闢園林,用一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的王爺府壓住了神龍,為使神龍永世不得翻身,又用童男童女運土在龍身上堆了一座小山,還在龍的肚子上刺了一個洞,流出了龍血。天長日久,這條龍就變成了一座逶迤的山,就是古鮮卑山,巨鎖也變成了一座小山,就是現今的敖尼斯台山,龍身上刺的洞就變成了一股清泉,長年不斷地湧流,龍血滋潤了一片土地,長出了一片紅葉樹木———五角楓。從此,王爺便藉助這天精地氣,青雲直上,飛黃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