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恬造筆之説

鎖定
毛筆是我國一種獨特的傳統書寫繪畫工具,它與墨、紙、硯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千餘年來,流傳秦將蒙恬發明毛筆之説。
中文名
蒙恬造筆之説
別    名
蒙恬造筆
出    處
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
解    釋
民間流傳的秦將蒙恬發明毛筆的説法
相傳蒙恬駐軍邊疆,經常要向秦始皇奏報軍情,而當時文字書寫,是用刀契刻的。由於邊情瞬息多變,文書往來頻繁,用刀契刻字速度太慢,不能適應戰時需要。蒙恬急中生智,隨手從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紅纓,綁在竹杆上,蘸着顏色,在白色的絲綾上書寫,由此大大地加快了寫字速度。此後,又因地制宜不斷地改良,根據北方狼、羊較多之便,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筆頭,製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毫筆。據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載:蒙恬始作秦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謂之“蒼毫”。因此,舊時制筆行業中,蒙恬被供奉為行業祖師爺。但是由於現代考古發現,人們對蒙恬發明毛筆之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在蒙恬之前,人們已經使用毛筆。在距今六、七千年的西安半坡遺址中出土的彩陶器上,有許多顏色協調的圖案,如人面紋、魚紋、波折紋等,其筆觸古樸典雅,線條流暢,清晰可見,顯然是用毛筆描繪出來的。在商代出土的甲骨和陶器上,有一些未經契刻的朱、墨字跡,筆畫具有方、圓、肥、瘦的變化,明顯可見,也是毛筆所寫。甲骨文中“聿”字的字形,像一手握筆的樣子,“聿’即筆字。此外,1954年6月在湖南長沙古家公山發掘了一座完整的戰國時期的木槨墓,陪葬品中有一支毛筆,是用上好的兔箭毛製成的,用細小的絲線纏住筆頭和筆桿,外面塗漆加以固定,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中,杆長18.5釐米,直徑0.4釐米,毛長2.5釐米。這可以説是我國存世最古的毛筆,它誕生的年代,要比傳説中蒙恬發明毛筆的時間早得多。由此可以證明,早在蒙恬之前,毛筆已經存在。也有人認為,蒙恬雖然沒有創制毛筆,但對筆桿、筆毛所用材料和製法作了改進。如採用鹿毛和羊毛兩種不同硬度的毛制筆尖,使之剛柔相濟,便於書寫。1972年甘肅武威磨咀子一座東漢中期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筆,筆桿呈淺褐色,上面刻有隸書“白馬作”三字,筆頭的芯及鋒用黑紫色的硬毛,外層覆以較軟的黃褐色的毛。其形制與秦筆一樣,杆前端中空以納筆頭,杆外扎絲髹漆以加固。此筆可以看作是經過蒙恬改進的毛筆的典型實例。“恬筆倫紙”,畢竟是流傳千百年的説法。蒙恬造筆的故事也曾經是婦孺皆知的。為什麼人們要把毛筆的發明與蒙恬聯繫在一起?蒙恬在筆的發展過程中究竟起過什麼作用?依然值得人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