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太奇原理

(2019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蒙太奇原理》是2019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燭非。 [1] 
中文名
蒙太奇原理
作    者
鄧燭非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6月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6050085

蒙太奇原理內容簡介

《蒙太奇原理》初版於1988年,它比較全面、系統地探討了蒙太奇的由來與發展,蒙太奇的面面觀,蒙太奇的本質與界説,蒙太奇的各種手法等。彈指一揮,為什麼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又要再版呢?普多夫金曾經指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英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林格倫為此寫道:“……這句話是在1928年説的,但直到今天它很有價值,並且極有可能在有電影的日子裏永遠具有價值。”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的電影理論家對蒙太奇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相對於電影初期人們對蒙太奇研究的狂熱興趣,近幾十年來似乎又處於停滯的狀態,比如什麼是蒙太奇這個重要的課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在初版的《蒙太奇原理》中對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的代表性觀點逐一進行過認真的探索,並且提出了關於蒙太奇界説的一個嶄新的定義,但是時過境遷,我的那本三十年前的舊作早已在市面上銷聲匿跡,一般人很難看到了。我後來又陸續寫了幾篇文章對蒙太奇的界説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究,這次再版我把這些文章一併收入,就是希望拋磚引玉,重新燃起人們對什麼是蒙太奇的這個電影基本課題的關注。
此外,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理論界引進了巴讚的照相本體論,從此蒙太奇理論與巴讚的照相本體論爭論不休,這次再版,《蒙太奇原理》也將我所寫的有關長鏡頭理論與紀實性美學的許多文章收了進來,使人們對傳統電影理論中的兩大學派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進入21世紀後,由於數字技術的出現,蒙太奇又一次遇到更加強有力的挑戰,不少論者為此提出“後蒙太奇”的論點,認為蒙太奇和長鏡頭正在逐漸模糊和走向融合,鑑於此,我又寫了《“後蒙太奇”時代到來了麼?》,認為當前電影根本不存在“後蒙太奇”時代,此文也一併收入。我深感自己才疏學淺,衷心地期待着海內外影視界的朋友們對我熱心指點。
《蒙太奇原理》從初版至今已經三十年,現今我已進入耄耋之年,青春就像一條奔騰激越的河流已經遠遠逝去,面對風雲變幻的新世紀,面對高歌猛進的新時代,我的心依然沉浸在陽光之中,如果説阿爾法狗擊敗柯潔如同瓦特發明蒸汽機一樣影響世界的進程,那麼我想説,我已經強烈地感到不遠的將來,人工智能技術定會在電影創作和蒙太奇運用中大放異彩、大顯神威,讓我們滿懷信心地去迎接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吧!

蒙太奇原理圖書目錄

自序
蒙太奇論
一、蒙太奇的由來與發展
二、蒙太奇理論的面面觀
三、蒙太奇的本質及其界説
四、電影史上的兩大學派之爭
五、蒙太奇的諸種形式
六、場面與段落蒙太奇的手法
七、蒙太奇思維及其他
八、蒙太奇研究的意義及其教訓
蒙太奇管見三談
一、電影並不是由鏡頭組接而成的
二、蒙太奇的本質是一種結構方法
三、結構的層次與蒙太奇的範疇
關於蒙太奇的界説
揭開蒙太奇之謎
一、蒙太奇與視聽注意機制
二、蒙太奇是電影時空的結構方法
蒙太奇之再探究
“後蒙太奇”的時代到來了嗎?
長鏡頭理論初探
一、為什麼要研究長鏡頭理論
二、長鏡頭理論產生的背景
三、巴讚的理論及其評價
四、電影的句式和長鏡頭的類型
關於電影紀實性的思考
一、紀實性美學的興起
二、電影紀實性的基本特徵
三、與羅慧生同志商榷
四、從電影特性看紀實性
新時期電影藝術中紀實性美學的發展與反思
一、新時期電影中紀實性美學的發展
二、紀實性美學探索中的幾個問題
紀實性札記
淡化與深化
電影藝術的“粗糙性”
電影藝術的特性:完整的仿感性
附:有關蒙太奇的中文資料彙編
一、蒙太奇的本質
二、蒙太奇的手法
三、參考書刊要目

蒙太奇原理作者簡介

鄧燭非,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
長期從事電影史論方面的教學,並致力於電影理論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蒙太奇原理》(曾獲中國高等院校電影學會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世界電影藝術史綱》(中國內地一本世界電影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