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古鸚鵡嘴龍

鎖定
蒙古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是鸚鵡嘴龍下的一個種,生存早白堊紀的亞洲,約1億3000萬年前到1億年前,體長約2米。
中文學名
蒙古鸚鵡嘴龍
拉丁學名
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蜥形綱 Sauropsida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    目
角足亞目 Cerapoda
鸚鵡嘴龍科 Psittacosauridae
鸚鵡嘴龍屬 Psittacosaurus
蒙古鸚鵡嘴龍 P. mongoliensis
分佈區域
蒙古國、中國內蒙古地區
化石時期
早白堊紀

蒙古鸚鵡嘴龍簡介

蒙古鸚鵡嘴龍 蒙古鸚鵡嘴龍
蒙古鸚鵡嘴龍是在內蒙古高原發現的一種具有地區特色的鸚鵡嘴龍,屬於角龍亞目鸚鵡嘴龍科鸚鵡嘴龍屬。它的頭骨牙齒數目少,前肢短,後肢長而強壯,兩足行走,以植物為食。

蒙古鸚鵡嘴龍發現與分佈

1922年 ,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H .F .Osborn派出的中亞考察隊在蒙古吳啓盆地下白堊統吳啓組發現一種雙足行走的小型鳥臀類恐龍化石.經Osborn研究認為是一個新的恐龍科 ,命名為鸚鵡嘴龍科的蒙古鸚鵡嘴龍.甘肅哈拉吐老街及內蒙古等地下白堊統也有發現 [1] 

蒙古鸚鵡嘴龍外形特徵

鸚鵡嘴龍的所有種都是類似瞪羚的二足、草食性恐龍,特徵是上頜高而強壯的喙狀嘴。至少有一個種,尾巴與下背部有鬃毛狀的結構,可能作為展示作用。
與同時代的鳥臀目恐龍相比,鸚鵡嘴龍頭顱骨有大幅變化。這些頭顱骨高而短,有些種的頭顱輪廓幾乎呈現圓形。眼窩之前的部分只佔頭顱骨長度的40%,比其他已知鳥臀目還短。鸚鵡嘴龍下頜的每個牙齒,都有球根狀垂直脊。上頜與下頜都有顯著的喙狀嘴,分別從喙骨(Rostral bone)與前齒骨形成。喙狀嘴的骨質部分可能由角質包覆,形成鋭利的切割表面,以切碎植物。如同屬名顯示,鸚鵡嘴龍的短頭顱骨與喙狀嘴外表類似現代鸚鵡。鸚鵡嘴龍的頭顱骨,與更衍化的角龍下目恐龍,擁有數個共同的適應結果。

蒙古鸚鵡嘴龍生活習性

蒙古鸚鵡嘴龍化石
蒙古鸚鵡嘴龍化石(7張)
鸚鵡嘴龍擁有鋭利的牙齒,可用來切割、切碎堅硬的植物。然而,不像晚期的角龍類,鸚鵡嘴龍並沒有適合咀嚼或磨碎植物的牙齒。鸚鵡嘴龍吞食胃石來協助磨碎消化系統中的食物。經常在鸚鵡嘴龍的腹部位置發現胃石,有時超過50顆,這些胃石可能儲藏於砂囊中,如同現代鳥類。

蒙古鸚鵡嘴龍種屬分類

不同種的鸚鵡嘴龍有不同的體型,以及不同的頭顱骨、骨骸上的特徵,但大體上擁有一樣的身體形狀。最著名的種是蒙古鸚鵡嘴龍(P. mongoliensis),身長2米。最大的蒙古鸚鵡嘴龍成年個體重量可能超過20千克。大鸚鵡嘴龍(P. major)、內蒙古鸚鵡嘴龍(P. neimongoliensis)、新疆鸚鵡嘴龍(P. xinjiangensis)的體型接近蒙古鸚鵡嘴龍的大小,而其他種如中國鸚鵡嘴龍(P. sinensis)、梅勒營鸚鵡龍(P. meileyingensis)的體型較小。額多鸚鵡嘴龍(P. ordosensis)是已知最小的一種,小於蒙古鸚鵡嘴龍約30%。除了蒙古鸚鵡嘴龍以外,最大型的種是陸家屯鸚鵡嘴龍(P. lujiatunensis)與西伯利亞鸚鵡嘴龍(P. sibiricus)。

蒙古鸚鵡嘴龍化石狀況

部位:全體骨架
尺寸:體長200cm,高105cm
時代:早白堊世
發掘時代:1979年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達茂聯合旗西河蘇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