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古蒼耳

鎖定
蒙古蒼耳,是蒼耳屬一年生草本,高達1米以上。根紡錘狀粗壯,莖直立,葉互生,葉脈兩面微凸,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瘦果2個,倒卵形。7-8月開花,8-9月結果。
中文名
蒙古蒼耳
拉丁學名
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
別    名
好您一章古(蒙語)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向日葵族
蒼耳屬
分佈區域
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及河北(易縣)。

蒙古蒼耳形態特徵

蒙古蒼耳
蒙古蒼耳(14張)
一年生草本,高達1米以上。根粗壯,紡錘狀,具多數纖維狀根。莖直立,堅硬,圓柱形,分枝,有縱溝,被短糙伏毛。
葉互生,具長柄,寬卵狀三角形或心形,長5-9釐米,寬4-8釐米,3-5淺裂,頂端鈍或尖,基部心形,與葉柄連接處成相等的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具三基出脈,葉脈兩面微凸,密被糙伏毛,側脈弧形而直達葉緣,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葉柄長4-9釐米。
具瘦果的總苞成熟時變堅硬,橢圓形,綠色,或黃褐色,連喙長18-20毫米,寬8-10毫米,兩端稍縮小成寬楔形,頂端具1或2個錐狀的喙,喙直而粗,鋭尖,外面具較疏的總苞刺,刺長2-5.5毫米(通常5毫米),直立,向上部漸狹,基部增粗,徑約1毫米,頂端具細倒鈎,中部以下被柔毛,上端無毛。瘦果2個,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1] 

蒙古蒼耳生長環境

生長於乾旱山坡或砂質荒地。

蒙古蒼耳分佈範圍

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及河北(易縣)。

蒙古蒼耳主要價值

蒙古蒼耳
蒙古蒼耳(7張)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蒙古蒼耳的果實。
【功效】:散風通竅、透疹止癢。
【主治】:治鼻淵、頭痛、外感風寒、麻疹、風疹瘙癢風寒頭痛、鼻竇炎、風濕痹痛、皮膚濕疹、瘙癢。
【性味歸經】:辛、温。肺、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
藥物配伍】:可單味煎服,或伍以蘇葉、薄荷、蟬衣、牛旁子等透疹散風藥。
【考 證】:始載於《東北植物檢索表》。
【中藥化學成分】:(《藥學學報》12 (ll), 709, 1966):“種仁含油脂,油中含亞油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