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蒙九齡

鎖定
蒙九齡(1903-1928),荔波縣城南街人,男,布依族,1903年生。少年時就讀“荔泉書院”,與鄧恩銘同為小學校友,19歲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孫中山的東征和平戰爭,並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隊,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接受周恩來、惲代英先進思想教育。畢業後,先後擔任過葉挺部的連長、營長,朱德、陳毅部的教導大隊副大隊長、起義軍第七師第三團團長等職,相繼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湘南起義等重大戰役。1928年4月8日,為掩護朱德、陳毅湘南起義黨政軍到井岡山會師,他奉命率領部隊殿後阻擊追敵,該部隊陣亡200多人,蒙九齡及其夫人英勇犧牲在湖南資興縣城老虎山戰場上,年僅25歲。 [2] 
民族族羣
布依族
出生地
貴州荔波
逝世日期
1928年4月8日
本    名
蒙九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布依族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目錄

蒙九齡人物生平

蒙九齡(1903-1928),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近發現的重要黨史人物,他是全國300萬布依族在紅軍時期最著名的布依英烈,是中共早期創建人民軍隊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他是荔波縣唯一參加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湘南起義的早期職業革命者。他是湘南起義紀念館陳列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紅軍將領。 [5] 
1924年冬,在廣東的蒙九齡看到了黃埔軍校招生簡章,報考條件為:一是年齡在18至25週歲之間;二是初級中學畢業;三是營養狀態良好,強健耐勞,無眼疾、痔疾、肺病等疾病;四是能瞭解國民革命須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黨主義之可能性,無牴觸本黨主義之思想,有本黨黨員之介紹者。蒙九齡在廣州直接報考,當時他年齡是21歲,都勻中學畢業生,身強體壯,有張開儒、韋杵等擁護孫中山將領的介紹信,有參與籌建黃埔軍校的荔波縣城人黃品鍈舉薦,又符合報考條件,他通過資格審查同意參加考試。他在學歷筆試、準軍事體格考核、思想考核均得優秀,順利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興奮之餘,他以詩言志:“飲馬五嶺南粵,風展戰旗獵獵;中華實現一統,唯仗我輩雄傑。” [4] 
1925年5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在黃埔軍校就讀期間,蒙九齡邊學習邊參加實戰,參與了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的叛亂和第二次東征,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革命軍人。1926年5月,北伐戰爭拉開序幕,蒙九齡時為葉挺部下的一個連長,隨部隊直,湘鄂贛守敵,一路所向披,成為北伐開路先鋒“鐵軍”之一員。 [3] 
1927年8月,蒙九齡參加南昌起義(現南昌起義紀念館中,就有蒙九齡烈士的頭像浮雕和名字),任職11軍25師73團3營營長,隨起義部隊經過贛南、閩西,直奔廣東潮汕地區。途中參加攻打會昌城戰鬥和三河壩戰鬥。起義軍失利後,在朱德、陳毅率領下,他從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 [3]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和湘南農軍一起,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湘南起義。起義範圍波及20多個縣數百萬人口,歷時4個月,建立縣級蘇維埃政權近20個,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起義部隊擴編到1萬多人。湘南起義開始後,為加強農軍建設,蒙九齡從工農紅軍教導大隊副大隊長調到郴縣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七師工作,擔任第三團團長。他作戰勇敢,精於指揮,深受農軍戰士愛戴。 [3] 
1928年4月8日,蒙九齡在奉命率部掩護湘南起義農軍撤離資興縣城轉戰井岡山時,與裝備精良的敵白崇禧部第13軍第2師的一個團在資興縣城展開激烈巷戰。蒙九齡率領所部三團官兵奮勇殺敵,擔任後衞全力阻擊追兵。他與新婚妻子同全團官兵浴血奮戰。其時,資興城內巷戰肉搏,屍積街市,血流成河,戰況慘烈。戰鬥從城內一直打到城外兩裏遠的老虎山上。面對蜂擁而至的敵軍,三團苦戰惡戰,傷亡幾乎殆盡,蒙九齡夫妻同全團官兵至死不退,與敵殊死搏鬥,最後雙雙陣亡,該團將士陣亡在老虎山上的亦有200餘人。從井岡山下來接應蒙九齡的何長工等人繼續阻擊敵軍,併成功擊退了這股追敵。 [3] 
由於蒙九齡身先士卒,率部頑強阻敵,從而有效地牽制了敵人,使湘南起義農軍躲過了敵人的追擊,為確保湘南起義農軍實現安全戰略轉移,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輸送了生力軍,積蓄了雄厚的革命力量,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成功實現朱毛會師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3] 
參考資料
  • 1.    蒙九齡  .荔波黨史網[引用日期2015-01-30]
  • 2.    伍曉紅.《貴州黔南經典導遊詞第1集》.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11:61
  • 3.    《史志林》編輯部編.《史志林》.貴陽:《史志林》編輯部,2012:33
  • 4.    何羨坤.黃埔軍校蒙九齡[N].貴州民族報,2019-10-11(B3).
  • 5.    何羨坤.布依英烈蒙九齡[N].貴州民族報,2011-07-01(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