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蒂亞·奧布萊特

鎖定
蒂亞·奧布萊特(Téa Obrecht, 1985- )又譯:奧布萊希特(系其母姓),美籍南斯拉夫裔青年作家。
原名蒂婭·巴里亞克塔列維奇,但她的外祖父斯特凡生前希望外孫女使用奧布萊特姓氏寫作,故有現名。蒂亞出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父親是波斯尼亞人,母親是波斯尼亞人與斯洛文尼亞人後代,巴爾幹戰爭期間,十二歲的她,隨母親輾轉流浪於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國,最終移民美國。 [1] 
中文名
蒂亞·奧布萊特
外文名
Téa Obrecht
別    名
蒂婭·巴里亞克塔列維奇
職    業
作家

蒂亞·奧布萊特簡歷

蒂亞·奧布萊特(Téa Obrecht, 1985- )又譯:奧布萊希特(系其母姓),美籍南斯拉夫裔青年作家。
原名蒂婭·巴里亞克塔列維奇,但她的外祖父斯特凡生前希望外孫女使用奧布萊特姓氏寫作,故有現名。蒂亞出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父親是波斯尼亞人,母親是波斯尼亞人與斯洛文尼亞人後代,巴爾幹戰爭期間,十二歲的她,隨母親輾轉流浪於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國,最終移民美國。

蒂亞·奧布萊特創作生涯和作品

《老虎的妻子》 《老虎的妻子》
2010年,奧布萊特被評選為《紐約客》二十位四十歲以下優秀作家之一,而且是這一名單中年齡最小的作家。翌年,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説《虎太太》[《虎之妻》或者《老虎的妻子》](The Tiger's Wife,2011)問世。這雖然是以歷史為背景的世界小説,但是南斯拉夫出生的奧布萊特的故事顯然與她的故國有關。
《虎太太》是題獻給奧布萊特外祖父斯特凡的一部描述戰亂的小説。小説以巴爾幹某城市(有評者認為指貝爾格萊德)為背景,以兩位敍述者的雙重聲音講述了幾代人的遭遇。其中,一位敍述者是年輕醫生娜塔麗婭(Natalia)。她動身前往一個小村鎮,給那裏修道院裏的孤兒接種疫苗。如今,這個四百英里以外的小鎮已經與她的家鄉之間已經劃上了一條國界線。剛剛到達目的地,娜塔麗婭就得到消息,説她的同為醫生的外祖父在來幫助她開展工作的路上去世了。由於她早已知道外祖父罹患癌症,所以對於他的死她並不感到意外。
使她在修道院的孤兒院的預防接種工作陷於困境的,是自己與那裏價值觀念的衝突,而這種衝突也與這部長篇小説核心主題息息相關。當娜塔麗婭實施接種時,一羣衣衫襤褸的人卻在修道院後面的葡萄園裏挖掘土地。但他們並不是進行園藝勞作,而是在尋找十二年前的戰爭期間,他們的一個被遺棄的表兄弟的屍骨。他們中間有個人深信,如果能夠找到屍骨並按照禮儀重新安葬這位親戚,那麼使村莊里人們不幸的疫病就會緩解。娜塔麗婭自然盼望這些迷信的人們允許她為他們的子女進行檢查和治療,但同時也理解那些人尋找和尊崇死者遺體的需求。而實際上,她這時也覺得自己負有同樣的義務。
如上這些情節,只是為全書繪製了一個框架,主要內容則是由娜塔麗婭所講述的感情豐沛的故事或傳説。這些大都分別發生在居住着工匠、貨郎和郎中各色人等的不同村子裏的神奇故事,都是娜塔麗婭從外祖父嘴裏聽到並保留在記憶中的。
另外一個敍述者,則是受到丈夫殘酷虐待的一個聾啞女,她跟森林裏的紅色老虎交上了朋友,也就是成了所謂的“虎太太”。老虎,在這裏像麥爾維爾筆下的白鯨一樣,是一個浪漫主義象徵。
書中,這兩條毫不相干的線索,由娜塔麗婭自己的童年記憶——紅色老虎的故事、聾啞女“虎太太”和外祖父口袋中那本《叢林之書》等等故事或記憶——補綴、串連了起來。小説雖然不無神話和/或民間傳説,卻是一部展示內戰帶來的恐怖的寫實小説。

蒂亞·奧布萊特獲獎

2011年6月8日獲得專門為用英語創作的各國女性作家設立的小説獎的奧蘭治獎(橙桔獎),成為該獎自1996年創立以來的十六年中最年輕的得主。
參考資料
  • 1.    閻晶明主編,文學世界的激情與夢想,安徽文藝出版社,2014.10,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