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葵子茯苓散

(中藥)

鎖定
葵子茯苓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下。具有通竅利水之功效。主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則頭眩。
名    稱
葵子茯苓散
出    處
《金匱要略》卷下
組    成
葵子、茯苓
功    用
通竅利水

葵子茯苓散歌訣

葵子茯苓散利水,子腫投之氣水行。

葵子茯苓散組成

葵子一斤(30g),茯苓三兩(15g)。

葵子茯苓散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方寸匕,飲調下,一日三次。小便利則愈。

葵子茯苓散功用

《金匱要略今釋》:通竅利水。

葵子茯苓散主治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則頭眩。

葵子茯苓散方義

葵子之滑可以利竅,茯苓之淡以滲泄,二藥為利水之輕劑。此方滑利竅道,化氣利水,用於妊娠身腫、小便不利的子腫。取冬葵子滑利通竅,茯苓化氣利水,藥少力專,收“通陽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功。

葵子茯苓散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金匱要略心典》:“葵子、茯苓滑竅行水,水氣既行,不淫肌膚,身體不重矣;不侵衞陽,不惡寒矣;不犯清道,不頭眩矣。”
2.《張氏醫通》:“膀胱者,內為胞室,主藏津液,氣化出溺,外利經脈,上行至頭,為諸陽之表。今膀胱氣不化水,溺不得出,外不利經脈,所以身重灑淅惡寒,起即頭眩。但利小便,則水去而經氣行,表病自愈。用葵子直人膀胱,以利癃閉,佐茯苓以滲水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