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葭沚街道

鎖定
葭沚街道,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地處椒江區西部,東鄰白雲街道,東南、南與洪家街道相連,西南與路橋區桐嶼街道毗連,西與黃巖區江口街道相接,北瀕椒江與章安街道隔江相望,轄區總面積39.2平方千米。2011年末,葭沚街道總人口11.79萬人。 [1] 
宋時,稱家子,屬臨海縣明化鄉;1992年5月,撤葭沚區,劃葭沚鎮、柵浦鄉成立葭沚街道;2001年,東山鎮併入葭沚街道。 [1]  截至2020年6月,葭沚街道轄14個社區、26個行政村, [2]  街道辦事處駐東京村白雲山西路26號。 [1] 
2011年,葭沚街道微信財政總收入7.74億元,比上年增長56.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9億元,比上年增長66.9%。人均財政收入65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86元。 [1] 
中文名
葭沚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
地理位置
椒江區西部
面    積
39.2 km²
下轄地區
14個社區、2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白雲山西路26號
電話區號
0576
郵政編碼
318000
車牌代碼
浙J
人    口
11.79萬人(2011年末總人口)

葭沚街道歷史沿革

宋時,稱家子,屬臨海縣明化鄉。
元、明時,為三十九都。
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設家子莊。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葭沚莊,屬海葭鎮。
民國三年(1914年),為葭沚鄉。
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為葭沚鎮。
民國十三年(1924年),與海門鎮合併,仍稱海葭鎮。
民國十七年(1928年),海葭鎮撤銷,復為葭沚鄉。
民國十九年(1930年),復為葭沚鎮。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與葭南鄉合併,又稱葭沚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屬海門直屬區,為葭沚鄉。
1950年,重為葭沚鎮。
1956年3月,隸屬黃岩縣。
1958年,為海門公社葭沚大隊。
1959年,復為葭沚鎮。
1960年6月,為海門公社葭沚分社。
1961年9月,成立葭沚公社,屬海門區。
1962年6月,複名葭沚鎮。
1965年,更名為加止鎮。
1981年,仍為葭沚鎮。
1985年12月,劃葭沚鎮,柵浦、界牌、山東3鄉與椒漁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葭沚區。
1992年5月,撤葭沚區,劃葭沚鎮、柵浦鄉成立葭沚街道。
2001年,東山鎮併入葭沚街道。 [1] 

葭沚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葭沚街道轄7個社區、42個行政村:中山、桔園、江邊、星洲、東平、明珠、東昇、永寧、柵橋、視頭、尚澄、花涇、東莊、下陳壩、三山、烏石、富強、後許、東上洋、平橋石、東山頭、董家洋、南洋、錦扇橋、馬莊、上北山、前村、中村、後村、前進、井馬、方橋、星明、星光、五洲、繁榮、紅星、東京、建庫、東方、平橋、白嶽、金洋、下北山、上洋、高坎、水門、上馬前大、上馬後大,共49個羣眾自治組織;下設216個居民小組、453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葭沚街道轄14個社區、26個行政村:中山社區、桔園社區、星洲社區、江邊社區、東平社區、明珠社區、太陽城社區、新景社區、學院社區、和合社區、文瀾社區、榮華社區、華誠社區、東甌社區、五洲村、星光村、星明村、富強村、烏石村、三山村、上洋村、建庫村、高坎村、水門村、東山頭村、南洋村、東上洋村、東莊村、下陳壩村、方橋村、井馬村、前村、中村村、下北山村、上馬後大村、上馬前大村、花涇村、柵橋村、董家洋村、馬莊村, [2]  街道辦事處駐東京村白雲山西路26號。 [1] 

葭沚街道地理環境

葭沚街道位置境域

葭沚街道地處椒江區西部,東鄰白雲街道,東南、南與洪家街道相連,西南與路橋區桐嶼街道毗連,西與黃巖區江口街道相接,北瀕椒江與章安街道隔江相望,轄區總面積39.2平方千米。 [1] 

葭沚街道自然資源

2011年,葭沚街道有耕地面積1.5萬畝,林地面積1.0萬畝。 [1] 

葭沚街道人口

2011年末,葭沚街道總人口11.7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25萬人,城鎮化率61.5%。另有流動人口1.96萬人。總人口中,男性6.10萬人,佔51.7%;女性5.69萬人,佔48.3%;14歲以下1.57萬人,佔13.3%;15—64歲9.45萬人,佔80.2%;65歲以上7685人,佔6.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62萬人,佔98.6%;有苗、布依、土、壯、彝、傣等37個少數民族,共0.17萬人,佔1.4%。其中苗族49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9.0%,布依族358人,佔21.0%;土家族266人,佔16.0%;壯族157人,佔9.0%;彝族137人,佔8.0%。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08人。 [1] 

葭沚街道經濟

葭沚街道綜述

2011年,葭沚街道微信財政總收入7.74億元,比上年增長56.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9億元,比上年增長66.9%。人均財政收入65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86元。 [1] 

葭沚街道農業

2011年,葭沚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1億元,比上年增長7.1%,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2%。2011年,生產糧食3979噸,其中水稻3608噸。蔬菜種植面積4413畝,產量7266噸;楊梅種植面積1620畝,產量303噸;枇杷種植面積62畝,產量260噸。 [1] 
2011年,葭沚街道生豬飼養量6120頭,年末存欄4989頭;牛飼養量202頭,年末存欄180頭;家禽飼養量5.17萬羽,上市家禽3.88萬羽。 [1] 

葭沚街道工業

2011年,葭沚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87.80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60.0%。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家,實現工業增加值9.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5家,實現工業增加值5.7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5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 [1] 

葭沚街道商業外貿

2011年末,葭沚街道有商業網點3282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7.8%。2011年,出口3.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7%,主要產品有化工、機械、光電產品等。 [1] 

葭沚街道金融業

2011年,葭沚街道各類存款餘額9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82億元。 [1] 

葭沚街道社會事業

葭沚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葭沚街道有幼兒園35所,在園幼兒2934人,專任教師256人;小學2所,在校生3468人,專任教師2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65人,專任教師7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67億元,比上年增長-3.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66億元,比上年增長35.0%,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8.0%。 [1] 

葭沚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葭沚街道有文化事業團體12個,會員228個;文化專業户24個,文化站1個,村文化俱樂部49個;公共圖書室43個,建築面積860平方米,藏書6.8萬冊。 [1] 
2011年末,葭沚街道有體育場地13處,100%的城市社區和87.8%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2.0%。 [1] 

葭沚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葭沚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個,固定資產總值520.7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69人,其中執業醫師33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1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7萬人次。 [1] 
2011年,葭沚街道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6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4萬人,參合率97.0%。 [1] 

葭沚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葭沚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7户,人數54人,支出18.27萬元,比上年增長16.7%,月人均282元,比上年增長6.0%;城市醫療救助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82人次,共支出21.2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2户,人數188人,支出60.44萬元,比上年增長26.3%,月人均268元,比上年增長13.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支出7.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人,支出3.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92人次,共支出11.76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95.8萬元。敬老院2所,牀位176張。社區服務設施126個,其中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6個,社區服務站6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03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3萬元,使11人(次)困難羣眾受益。201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80萬人,參保率97.0%。 [1] 

葭沚街道交通

葭沚街道境內有325省道經過。

葭沚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葭沚街道因原葭沚鎮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尚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浙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1836-1837.
  • 2.    葭沚街道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