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葫蘆紋

鎖定
葫蘆紋是一種瓷器紋飾,盛行於元、明、清,寓意吉祥。五個葫蘆四個海螺圍合成團花,象徵“五湖四海”。葫蘆藤蔓、蝙蝠、山象徵福壽萬代。
中文名
葫蘆紋
盛行時期
元、明、清
含    義
吉祥
類    別
瓷器紋飾
葫蘆為葫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卷鬚分枝,葉互生,果實因品種不同而形狀多樣。我國古時把葫蘆當作蔬菜及利水消腫藥,也用它做樂器、盛器、酒器、水器及浮水器。陶器紋飾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已見。多是葫蘆紋與網紋相結合的一種複合紋飾。一般由四組或六組束腰葫蘆形組成,相互對稱,葫蘆口一般向上,個別的向下。葫蘆網紋大多數用黑、紅復彩繪制,先用紅色繪葫蘆輪廓,外繪黑色鋸齒帶紋,內填細密整齊的網紋,葫蘆之間用鋸齒紋或其他幾何紋分隔。早期的葫蘆形束腰不明顯,中間兩側微內收,到中期葫蘆形的下半部逐漸變大,晚期的葫蘆形束腰明顯,下部的圓形變得更大。瓷器紋樣各代都有製作,以元、明、清代為多。常以葫蘆諧音表示某種吉祥含意,如葫蘆紋內填“壽”字和山紋、海浪紋喻“福祿壽山福海”。五個葫蘆四個海螺圍合成團花,象徵“五湖四海”。葫蘆藤蔓、蝙蝠、山象徵福壽萬代。 [1] 
參考資料
  • 1.    許紹銀,許可編,中國陶瓷辭典 首部中國陶瓷百科全書,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05,第357-3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