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葫蘆笙

鎖定
葫蘆笙,是彝、拉祜、佤、傈僳、哈尼、黎、納西、怒、普米、苗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彝語 稱布若、昂。拉祜語稱若、若果篳。佤語稱拜、拜桂、恩拜因 、唔變。傈僳語稱瑪紐、阿普篳。哈尼語稱拉結、報扎。納西語稱妞篾、貝批又。流行於雲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保山地區、臨滄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麗江地區,四川省涼山 彝族自治州,貴州省畢節地區、安順地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等地。
中文名
葫蘆笙
外文名
布若
類    型
樂器
材    料
木材

葫蘆笙簡介

葫蘆笙  拉祜族 民族文化宮藏 葫蘆笙 拉祜族 民族文化宮藏
葫蘆笙有五、六、七管三種。竹或木製笙管已腐朽不存,銅製笙斗的形制略有差異。李家山二十四號墓出土的兩支銅鬥,上端均鑄一立牛為飾,造型生動形象,通高分別為26和28.2釐米。銅葫蘆笙系仿天然葫蘆匏形用青銅鑄造笙鬥,另插竹木製笙嘴吹奏。主要用於伴奏舞蹈。如開化銅鼓面部主暈圖象中有匏笙舞,畫面上八人中有一人邊吹葫蘆笙邊舞,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胴部畫面、舞俑、樂舞銅飾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屢見吹奏葫蘆笙的形象(《中國音樂史圖鑑》Ⅱ—48至Ⅱ—51)。
文獻記述葫蘆笙始於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唐大中(847—859)年間,“夷部樂……有葫蘆笙”。唐代樊綽《蠻書》載南詔“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書·南詔傳》:“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盞對釂。”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葫蘆笙兩江峒中樂。”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葫蘆竹,攢竹於瓢,吹之鳴鳴然”。
以葫蘆為笙鬥,細端穿孔接一長管為吹口,接管長25釐米左右。笙管黃枯竹製,有四至八管不等,長9— 90、管徑1—1.5釐米,環列並微穿葫蘆腹部,以蠟固定。每管靠近葫蘆處開一按音孔,下端透空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蘆內的管上嵌有長2釐米、寬0.2釐米的竹製或銅製簧片。

葫蘆笙葫蘆笙的歷史

葫蘆笙綜述

笙,歷史久遠,發源於中原,後傳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古代樂器八音分類中就有用葫蘆製作的匏類樂器——笙,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幾支戰國初期的笙,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我國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葫蘆笙,也有着較悠久的歷史,以中原傳入的經改良而成。1955年—1960年,在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石寨山發掘了以滇王為首的貴族長期延續使用的古墓羣,出土了青銅葫蘆笙鬥和吹奏葫蘆笙的銅舞俑。1972年,在雲南省玉溪地區江川縣李家山發掘的先秦古墓中,又出土了兩支青銅葫蘆 笙鬥,分別高28.2釐米和26釐米,上端為曲管,下部呈球形,其上分別有七孔和五孔,可插入相應的笙管,曲管細端鑄有立牛一頭,造型美觀、形象生動。此外,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大波那木廓銅棺墓中,也出土了銅葫蘆笙鬥。説明先秦漢時葫蘆笙已在我國西南廣大地區流傳。

葫蘆笙唐代

唐代,在南詔(今雲南大理)地區居住的少數民族中,葫蘆笙或瓢笙已相當流行,青年們經常 在街頭巷尾用葫蘆笙吹出動聽的曲調,向心愛的姑娘傳遞愛情。唐代樊綽的《蠻書》在談到 南詔風俗時説:“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壺盧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 呼召。”《新唐書·南詔傳》(卷二二二)載:“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盞勸酒。”説明在飲宴時,主人一面吹葫蘆笙,一面用葫蘆笙推移酒杯、勸客人飲酒的有趣情景。古代南詔民間音樂 盛行,公元800年曾向唐朝獻過《奉聖樂》。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中有:“開元中有拍板……葫 蘆笙。”也提到在唐宣宗大中年間(公元847年—859年)的“夷部樂……有壺蘆笙”。

葫蘆笙北宋

北宋時期,西南少數民族到宋都交納進貢物品時,也曾攜葫蘆笙獻樂京城汴梁(今開封)。《 宋史》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其王龍漢?,遣其使龍光進,率西南??(今滇東、黔 西一帶)諸蠻來貢方物……令作本國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聲;良久,數十輩連袂宛轉 而舞,以足頓地為節,詢其曲,則名曰《水曲》。”照此記載,我國少數民族的《葫蘆笙舞 》,也已有1000年的歷史了。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62歲的蘇東坡被貶到海南, 謫居儋州,他在《儋耳》一詩中,曾用生動洗煉的文字,記述了海南黎族的民間歌舞活動, 在《和擬古》詩中有:“牲菌雞卜,我當一訪之。銅鼓壺蘆笙,歌此送迎詩”之句,句末 還有注説:“交?取無柄之匏,剖而為笙。”可見這首詩是寫實的,説明我國海南省黎族地 區北宋時也曾有葫蘆笙流傳。

葫蘆笙南宋

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有:“葫蘆笙,兩江峒中樂”之句。南宋周去非在他的《嶺 外代答》(卷七)中寫道:“瑤人之樂,有盧沙、銃鼓、葫蘆笙、竹笛。”“葫蘆笙攢竹於瓢 ,吹之嗚嗚然。”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有:“蠻吹葫蘆笙,亦匏餘意,但列管六。” 文中所述和現在雲南楚雄彝族的六管葫蘆笙完全相同。唐宋以來,很多文獻都記載着在苗、 瑤、白、黎等族聚居的地區流行着葫蘆笙,今天有的民族雖已不用,但在古代卻是以葫蘆笙為主的,湖南苗族直到清代還在使用,如《清朝通典》(卷 六十四 )載:“湖南苗擊銅鼓、沙鑼以祀鬼神。親戚宴會,以匏笙、銅鼓為樂。”如今,葫蘆笙在 我國西南許多民族中都很流行,尤以彝、拉祜、佤、傈僳等族最為盛行。

葫蘆笙葫蘆笙的構造

葫蘆笙的構造和笙大致相同,由笙鬥和笙管組成。因笙鬥用空葫蘆製作而得名。利用小葫蘆 的腹部為笙鬥,其細長的柄端接一根細竹管作吹口,笙管多用海拔千米亞熱帶地區的鳳尾竹 或黃枯竹製作,有五至八管不等,環列插於葫蘆鬥中,管底微露於外,用蠟固定。 每根笙管在靠近葫蘆處都開有一個圓形按音孔,在插入葫蘆內的竹管部分鏤刻出一個長方形 的竹製簧片或裝有一個銅製簧片,笙管下端管口通透為底部按孔。葫蘆笙分為高音、中音、 低音三種,形式各地大同小異,高音葫蘆笙的笙管高9釐米~16釐米,中音葫蘆笙的笙管高2 1釐米~4 0釐米,低音葫蘆笙的笙管高40釐米~90釐米,雖分三種,但音高不是相隔八度,各種葫蘆 笙也不進行合奏。

葫蘆笙各族的葫蘆笙

葫蘆笙彝族

彝族的葫蘆笙流傳地域廣闊,多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區還採用木製或銅製笙鬥,笙鬥到吹 口一般長25釐米左右。在四川省涼山州常見的為八管葫蘆笙,使用竹簧,在葫蘆柄處連接一 個較粗的竹管為吹口。雲南省楚雄州的低音葫蘆笙,第一管高79.5釐米、內 徑1 .3釐米,第二管高64釐米、內徑1.2釐米,第三管高55.5釐米、內徑1.1釐米,第四管高 48釐米、內徑 1.1釐米,第五管高41釐米、內徑1釐米,葫蘆長31.5釐米、高5.5釐米,葫蘆把加吹管長 23釐米, 吹口內徑0.9釐米,按音孔直徑0.5釐米。尤為獨特的是:在低音笙管的上端還橫置一個短 而粗的竹筒為共鳴器,可使音色更加圓潤、明亮。雲南省保山地區中音葫蘆笙,第一管高39 .5釐米、內徑1.3釐米,第二管高33.5釐米、內徑1.5釐米,第三管高29.3釐米、內徑1 .3釐米,第 四管高24.5釐米、內徑1.3釐米,第五管高21釐米、內徑1.5釐米,葫蘆長10釐米,吹管 長24釐米。

葫蘆笙拉祜族

拉祜族的葫蘆笙,流行於雲南省瀾滄江兩岸的拉祜山寨,多為五管,笙管用野青竹 或泡竹製作,其中高音葫蘆笙,第一至第五管分別高15.5釐米、15釐米、10.5釐米、10. 5釐米、9釐米,葫 蘆柄長8釐米,吹管長25釐米,簧片用金竹削成,笙管以蜂蠟粘封,與大涼山彝族葫蘆笙相同。在西盟、瀾滄一帶,還有一種更小的高音葫蘆笙,通高不到15釐米,外出訪友或上山勞 動時常放入衣袋中攜帶。拉祜低音葫蘆笙,笙管最高者達90釐米、內徑1.1釐米,按音孔至 底孔相距10釐米。樂曲有《出門調》、《豐收舞》等。 [1] 

葫蘆笙佤族

佤族的葫蘆笙,流行於雲南省西盟、滄源及其鄰近地區,有五根笙管,鑲竹製簧片,在葫蘆 的柄端接有細長的吹管。在西盟的葫蘆笙中,有一種在最高的一根笙管上套着對接的兩個葫蘆作為共鳴器,每個葫蘆上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既能增大音量,外形又十分美觀。常用於舞蹈伴奏。樂曲有《過年調》等。

葫蘆笙葫蘆笙的演奏

演奏時,雙手抱笙,手指按孔。葫蘆笙的每根笙管,均能發出高低不同的兩個音,音程為小 二度、大二度或小三度關係。用手指按住笙管上的音孔,可以發出基本音,也即音程中的高 音,用手指堵住露於笙鬥底部的管口,管底則可發出變化音,也即音程中的低音。因此,一 個葫蘆笙雖有五、六或八根笙管,卻能發出十、十二或十六個音來。五管葫蘆笙的音列為: 第一管?bb、c1,第二管?be1、f1,第三管f1、g1,第四管?ba1、b1,第 五管bb1、c2。八管葫蘆笙的音列為:a1、#a1,b1、#c2,#c2、d2,#d2、f2,e2、f2,f2、g2,g2、a2,g2、#a2。其指法 ,以五管葫蘆笙為例,左手拇指按第二管上孔,食指按第一管上孔,無名指按第三、四管上 孔,右手食指按第五管上孔,拇指兼按笙鬥下方各管底孔。六管或七管葫蘆笙,右手食指按最末一管上孔,中指按第五或第六管上孔。吹吸皆可發音。葫蘆笙管上按孔的發音,多用於吹奏旋律或奏出雙音、三音或四音和音與和絃,所演奏的曲調,一般多是五聲音階,並可移 調演奏。用手指在笙管底端管口上輕輕抹動,還可以奏出輕微而圓潤的裝飾性滑音,常用以 襯托旋律或奏出固定的節奏。
傳統葫蘆笙,音色各異。高音笙清脆明亮;中音笙圓潤柔和;低音笙渾厚低沉。音域較窄, 實用音域為一個八度。常用於獨奏、對奏或為歌舞伴奏,經常是邊舞邊奏,有時也和彝族笛 子、大、小三絃配合演奏。所奏樂曲,絕大部分是舞曲,有少數是用於節日和喜慶的樂曲, 但也都帶有舞曲風格,一般都比較輕快活潑、節奏鮮明。在彝族民間,葫蘆笙是“踏歌”、“打 歌”和《葫蘆笙舞》的主要伴奏樂器。“踏歌”是一種羣眾性的娛樂活動,清人桂馥《滇遊 續筆》中載:“夷俗男女相會,一人吹笛,一人吹葫蘆笙,數十人環繞踏地而歌,謂之踏歌 。”時至今日,這種歌舞在彝族地區仍很流行。《葫蘆笙舞》是以吹奏葫蘆笙為領舞的羣眾 性民間舞蹈,在許多少數民族中普遍流行。聚居在金沙江畔的彝族人民,每逢春節拜年、迎 送賓客、嘗新米、舉行開秧門儀式、喜慶婚嫁或男女戀愛等場合,都要吹奏葫蘆笙,所奏的 樂曲也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傳統樂曲有《迎親調》、《送親調》、《串姑娘調》、《過 山調》、《放羊調》、《趕街調》、《過年調》、《擺飯調》、《打歌調》和《舞曲》等。 拉祜族葫蘆笙,音色清脆悠揚,是拉祜族青年喜愛的樂器之一,他們隨身攜帶,走到哪裏吹 到哪裏,並經常為《葫蘆笙舞》伴奏,舞蹈時,男女青年手拉手、圍成圓圈,從晚上一直跳 到天明。佤族的葫蘆笙,在樂曲中很少使用管底發出的低音。能歌善舞的傈僳族人民,使用 的葫蘆笙不僅和彝族的一模一樣,就是所演奏的樂曲和用葫蘆笙伴奏的舞蹈,也和彝族的基本相同。
近年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團的音樂工作者,對傳統葫蘆笙進行了較有成效的改革 ,研製出十管葫蘆笙,笙鬥改為木製 ,笙管上增加了共鳴管,音域a—f2,擴展將近兩個八度,還增大了音量,它的最大特點 是能夠轉調,適用於獨奏、樂隊合奏或歌舞伴奏。目前,這種葫蘆笙已在彝族樂隊中使用, 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舊社會,勤勞的彝族人民,曾用葫蘆笙述説苦和淚,控訴仇和恨,人們常一邊吹着葫蘆笙 一 邊唱道:“過去的苦淚流成河,葫蘆笙吹爛了多少支?……古老的葫蘆笙啊!裝滿了彝家多少 仇和恨!”在彝族人民中還流行着這樣一句話:“千愁萬愁,抱起葫蘆笙解愁”。那時,凡 是有葫蘆笙流傳的地方,人們吹出的多半是悲涼、憂鬱的曲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後,彝 家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獲得了新生,古老的樂器也奏出了新的樂聲。人們用葫蘆笙吹出輕快 、活潑的曲調,抒發內心的歡樂情懷,歌唱美好幸福的生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