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秋斯

鎖定
董秋斯(1899.7-1969.12),原名董紹明,早期用筆名求是、求實等。河北靜海人。曾就讀與南開大學,後轉燕京大學哲學系。1926年畢業後任教於廣州協和大學。北伐戰爭時主編《血路》月刊宣傳北伐。北伐失敗後去上海。在滬期間,曾為魯迅和史沫特萊充當翻譯。參加“左聯”工作,主編《世界月刊》、《國際》評論月刊,介紹馬列主義,翻譯了列寧的《卡爾·馬克思》、拉法格的《憶馬克思》等重要文章。後收入《卡爾·馬克思——人·思想家·革命者》一書。還翻譯出版了蘇聯小説《士敏土》。上海“孤島”時期翻譯了一些西方短篇小説,發表在《中國週報》等報刊上。抗戰後任職於《民主》週刊,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宣傳和平主張。全國解放後歷任上海翻譯工作者協會主席、“民進”中央宣傳部長等職。曾主編《翻譯》月刊、《翻譯通報》、《譯文》等雜誌。他翻譯的《大衞·科波菲爾》、《戰爭與和平》出版多次,影響很大。 [1]  [3] 
中文名
董秋斯
別    名
董紹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9年7月
逝世日期
1969年12月31日
畢業院校
燕京大學
筆    名
求是、求實
性    別

董秋斯人物生平

董秋斯是靜海劉祥莊人,生於1899年6月14日。原名董紹明,號景天,字秋士。1920年畢業於南開中學,1926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是靜海自有新式學堂以來第一位大學畢業生。 [2] 
在燕大期間,曾一度和革命烈士劉謙初合編《燕大週刊》,發表過不少倡導文學革命的文章。先於文理科半工半讀,後就讀於哲學系。董秋斯讀燕京大學時,對革命文學感興趣,在魯迅先生的影響下,走上翻譯道路。 [5]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時,董秋斯和劉謙初已成為燕大學生運動的負責人。轉年,董秋斯參加了三·一八愛國運動,隨同燕大學生隊伍一起去政府請願,遭到反動軍閥的血腥鎮壓。 [2] 
1926年,董秋斯和同班同學且為富商女兒的蔡詠裳結婚。暑期,董秋斯應聘到廣州協和神學院教書,夫妻倆一同離開北平南下。當時的廣州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影響,已成為全國革命的策源地,正到處瀰漫着革命氣氛。這年10月,劉謙初等約董秋斯夫婦共同發起成立了文學團體——傾蓋社,創辦《傾蓋》週刊。同年12月,董秋斯夫婦辭去教職,並約劉謙初等一起離穗,到武漢加入北伐軍第十一軍政治部做宣傳工作。 [2] 
1927年2月,十一軍政治部決定創辦理論刊物《血路》週刊,董秋斯任主編,劉謙初兼任副主編。同時創辦了專為戰士閲讀的《壁報》,積極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張。同年,蔣介石在上海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董秋斯透過這一場場血雨腥風更加深刻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上勝利之路。 [2] 
於是,董秋斯不顧身染肺病且已吐血的危重病況,仍舊如飢似渴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他拼命閲讀當時所能見到的國外文學作品,從中汲取繼續革命的力量,以便用另一種方式為黨為革命做貢獻。他秉承真摯、樸實、全心全意做人的品格與翻譯態度,本着“拿來主義”“洋為中用”的原則,選擇和譯介外國優秀文學作品,為革命輸送“精神食糧”。 [2] 
董秋斯翻譯的第一部長篇小説是蘇聯作家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這部書生動地反映了蘇聯從內戰結束向社會主義建設過渡時期的許多重要問題。自1928年起,他在妻子蔡詠裳的協助下,歷時兩年完成譯著。魯迅給予這部譯著很高評價,認為馬列主義的書籍和蘇聯文學作品的介紹與翻譯,好比偷運軍火給起義的奴隸或像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竊火給人類那麼重要。董秋斯不僅與魯迅先生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他之後的許多革命行為也得到了魯迅從物質到精神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2] 
1930年,董秋斯參加了“左聯”和“社聯”的發起工作。在白色恐怖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他通過當時在上海的摯友張採真的推薦,帶病主編了《世界月刊》《大道》《國際》三種刊物,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與主張。其中,《世界月刊》刊登的《田中奏摺》,是董秋斯最先將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野心公佈於中國讀者的。後來,董秋斯與美國記者、作家、社會活動家史沫特萊相識,並陪同她拜見魯迅先生,進而三人間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轉年,經史沫特萊介紹,並徵得中共地下組織同意,董秋斯夫婦參加了第三國際東方局的工作,被派往廣東執行任務。任務完成後,董秋斯肺病進一步惡化,便被調往上海邊工作、邊治療。 [2] 
1934年,董秋斯在北平協和醫院接受了德國醫生實驗性胸廓成型術,被截去八根肋骨。手術後,他一面強忍着妻子蔡詠裳另有新歡的心痛,一面拖着右肺完全壓縮、肺活量不到正常人一半的病體,繼續用筆做刀槍,不斷追求真理,辛勤耕耘。 [2] 
1935年至1937年在北京香山療養時期,董秋斯的體力只要稍一恢復,就開始拼命地讀書、學習,還為病友們主編定期刊物,由病友們撰稿,護士們傳遞,大家相互學習切磋、宣傳革命真理。從1938年起,他開始着手翻譯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的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對這部130萬字的鉅著,董秋斯逐字逐句地進行咀嚼、消化,以其紮實的功底和頑強的毅力,全部依據英文轉譯成漢語。1949年出版了上半部,到1958年才全部完成這項宏偉工程。其間,董秋斯還翻譯了蘇聯作家列昂諾夫的長篇小説《索溪》。當年,這部蘇聯的革命文學作品影響和鼓舞了無數熱血青年越過敵人的道道封鎖線,冒着生命危險投身革命。 [2] 
1939年,董秋斯完成了在香港的任務,考慮其身體狀況,組織同意其正式退出東方局。同年秋,他隻身重返上海後,立即投入到宣傳馬列主義的工作中。1940年,董秋斯在潘漢年的領導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出於職業掩護和解決重組家庭生計的需要,他在上海廣泛參與譯介世界名著、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等重要文學活動。在上海的十一年間,他帶病翻譯了列寧的《卡爾.馬克思》、拉馬格的《憶馬克思》、李卜克內西的《星期日在荒原上的遨遊》和《馬克思與孩子》;翻譯了英國狄更斯的長篇小説《大衞·科波菲爾》、美國愛爾文·斯通的《馬背上的水手》、美國斯坦培克的《相持》和《紅馬驅》,以及美國加德維爾的《煙草路》和《跪在上升的太陽下》等名著。為此,他和他的家人遭到日本憲兵的嚴密搜查和拷問。面對兇惡的敵人,董秋斯咬緊牙關,始終沒有吐露黨組織的點滴秘密。 [2]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黨決定創辦《翻譯》月刊,董秋斯任主編。隨後,在上海翻譯工作者協會成立大會上,他被推選為主席。
1950年春夏之交,董秋斯奉調進京。4月,當選為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和中央理事兼宣傳部部長。之後,他在出版總署翻譯局主編《翻譯通報》,並先後參與了由茅盾主編的《譯文》(後改名《世界文學》)的編審工作。工作之餘,他還翻譯了英國多麗絲·萊辛的《高原的牛》、波蘭亨利克·顯克微支的《燈塔看守人》等一些中短篇佳作。 [2] 
1953 年初,董秋斯出任中國作家協會創辦的月刊《譯文》(1959 年更名為《世界文學》)的副主編。 [4] 
1964 年,《世界文學》劃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董秋斯隨之入社科院工作。 [4] 
董秋斯生來秉性耿直,剛正不阿,對黨、對同志始終如一,毫無怨言。他堅決支持許廣平為保護魯迅書信手稿而作的鬥爭,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捍衞真理。即使在身不由己的境遇下也要履行承諾,不忘烈士臨終重託,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照顧烈士的遺屬.....1969年12月31日,董秋斯辭世。 [2] 

董秋斯人物評價

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為董秋斯平反昭雪。4月12日,組織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高度評價其一生,“董秋斯參加革命工作幾十年,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民主革命時期,他始終堅持革命,積極工作;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努力做好愛國統一戰線工作;他立場堅定,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他的一生保持了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和實事求是、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黨的好黨員、好乾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