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王高蹺

鎖定
董王高蹺,江蘇省宿遷市民間傳統舞蹈,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董王村一帶的傳統高蹺表演形式,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與同類高蹺舞蹈相比,其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而成為當地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傳統舞蹈之一。高蹺又稱枴子,是舞蹈者腳上綁着長木蹺表演,技巧性強,形式活潑多樣 [1]  [6] 
2007年12月27日,董王高蹺入選第一批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遺產編號:SQⅢ-5 [7] 
中文名
董王高蹺
批准時間
2007年12月27日
遺產級別
市級
遺產類別
民間舞蹈
申報地區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
項目編號
SQⅢ-5

董王高蹺歷史淵源

董王高蹺
董王高蹺(3張)
董王高蹺形成於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7年),已有近500年曆史,主要發源地為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董王村,是當地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舞蹈。董王高蹺是春節和一些重要節日活動時,羣眾必演必看的文藝形式,它是由古時的社戲發展而來的 [1] 
高蹺又稱“枴子”,是舞蹈者腳上綁着長木蹺表演,技巧性強,形式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觀眾高,便於遠近觀賞,如同流動的活動舞台表演,因此受羣眾喜愛。高蹺的起源源於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着密切關係。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7年),董、王二姓的兩家民間藝人自山西逃荒到宿遷境內,至龍河邊落户安家,長期以賣藝為生,其將山西老家的高蹺帶到宿遷,經過代代傳承,並有新的發展,形成了人們常稱的“董王高蹺” [6] 

董王高蹺舞蹈特色

董王高蹺表演方式

董王高蹺
董王高蹺(2張)
董王高蹺表演主要有單蹺、雙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 [6] 
董王高蹺每次上場的演員至少需要13人,一般為20人左右。節目來源於羣眾自編自演。董王高蹺的演出總體分為兩個階段,即舞場(武場)和文場。舞場(武場)是演員着裝羣舞,分為撲蝶、串花縫、秧歌、走剪刀股等,演出時演員在鑼鼓的指揮下,完成舞場(武場)的相關動作;文場主要是演戲,演員們可隨意發揮,可唱歌、可跳舞,京劇、相聲、小品、黃梅戲、泗洲戲等。為使台上台下互動,觀眾可隨點隨演,表現方法多樣 [1] 
董王高蹺演出的節目大部分是慶豐收、歌太平、緩和鄰里矛盾,排除羣眾煩惱等。除演出傳統節目外,還配合相關工作,編排出一些新節目,歌頌黨的方針政策,宣傳政府的法律法規等 [1] 

董王高蹺表演道具

董王高蹺主要道具是高蹺,高蹺多為木質,分高蹺(長蹺)和矮蹺(短蹺),高蹺高達3尺左右,矮蹺1尺左右。高蹺製作簡便,一般採用的是比較結實的直徑為6釐米左右的長型柱狀木棍製作,長通常約1.6米左右(長也可根據要求而定),踏腳板寬為0.10米,離地面高度一般為0.2米左右(可根據高、矮蹺確定離地面高度),腳踩板綁在小腿上。高蹺也可以採用竹子製作,踏腳棍用鐵絲綁在適當的地方,其它要求與木製高蹺的製作方法基本相同 [6] 

董王高蹺傳承保護

董王高蹺傳承狀況

隨着民間鄉會的解散,傳統的董王高蹺表演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舞台,如今,也只有在每年的廟會或民間文藝匯演中才可以看到其身影,表演的技巧與傳統相比已減少了許多程式。董王村裏會踩高蹺的人多忙於生計,或外出打工,或年事已高,年輕人不願學,所以會踩高蹺的人也越來越少 [6]  。2004年,董王村集中了該村25名能人藝士,成立了“董王高蹺隊” [2] 
董王高蹺 董王高蹺

董王高蹺傳承人物

張豔梅,女,董王高蹺傳承人 [5] 

董王高蹺保護措施

2016年10月,龍河鎮組建雙百老年藝術團,以龍河鎮有着近500年曆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董王高蹺為核心藝術,傳承和弘揚地方優秀文化 [4] 

董王高蹺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8年2月17號(陰曆大年初一),在宿遷市項王故里景區內,董王高蹺傳承人張豔梅帶着隊友正在表演傳統節目《八仙過海》 [3] 
2020年12月13日上午,龍河鎮董王村開展了高蹺節活動,來自董王村的表演者們腳踩高蹺,身着各式古代戲曲人物服裝,表演贏得圍觀羣眾的掌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