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浜鎮

鎖定
董浜鎮,隸屬江蘇省常熟市,地處常熟市東部,東與支塘鎮為鄰,南與古裏鎮相連,西接梅李鎮,北毗梅李鎮和碧溪街道。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常熟市區20千米。 [1]  行政區域總面積62.61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董浜鎮户籍人口51961人。 [2] 
民國元年(1912年),分屬常熟縣徐市鄉、董沈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屬徐市區。1957年9月,撤區並鄉,設董浜鄉、徐市鄉。1986年4月,徐市鄉改鎮。1994年3月,董浜鄉改鎮。2003年4月,徐市鎮併入董浜鎮。 [1]  截至2021年10月,董浜鎮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天星村。 [1] 
2019年,董浜鎮有工業企業61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5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董浜鎮先後獲評國家衞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江蘇省安全文明鎮、江蘇省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4] 
中文名
董浜鎮
外文名
Dongbang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常熟市
地理位置
常熟市東部
面    積
62.61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天星村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編碼
21553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泥倉漊濕地公園
車牌代碼
蘇E、蘇U
人    口
51961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董浜鎮歷史沿革

董浜地處長江三角洲,五千年前即已沖積成陸地。
夏時,屬古揚州地域。
商代,處勾吳北境。
漢時,屬會稽郡吳縣海虞鄉。
晉時,隸海虞縣。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置信義郡常熟縣,縣治設於福山。董浜為常熟東鄉一隅。
貞元十四年(798年)前,董浜境稱長箔村;唐大和二年(828年)前,徐市境稱黃村,故董浜境域在唐代已成村落,地屬思政都。
宋代,改都為鄉,屬常熟縣思政鄉二十七都道義裏、永安裏和昭德里。
元貞元年(1295年),常熟縣升為州,區劃未變,改裏為圖,鄉以下劃場都、圖,董浜一地屬東三場28都、東二場27都。
至元年間(1335—1340年),蜀人董逸溪,“歷職台憲,累官至行省參政,元亡不仕,愛吾海虞山水,結廬長箔村浜左”,遂有董家浜之稱(光緒三十年龐鴻文常昭合志》)。又萬曆姚宗儀《常熟縣私志》載,“新徐市,刑部郎中徐昌祚創,在徐市西南,臨貴涇”。
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改縣,劃9鄉45都,設44區(後為85區)483圖,董浜隸思政鄉。
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縣東境為昭文縣,董浜之境劃歸昭文縣。
清代中葉,舊有鄉名置邊不用,改劃為場,昭文縣分4場,以場統圖。董浜一地分別為東三場28都、27都,東二場27都14圖(西巷、陸店、竹絲),25圖(雪溝、華浜部分、趙橋),21圖(華浜部分,硯涇部分、永安);15圖(站浜部分、硯涇部分),東三場27都24圖(杜橋、小浜),東二場27都24圖(小浜、金龍部分、紅沙、聯合),東二場27都2圖(金龍部分),另有蘇雪村,分屬3個圖,即東三場27都12圖、13圖,東三場28都20圖。
宣統二年(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依兩縣都圖區域,劃35個市、鄉,董浜、沈家市、天主堂合併為董沈鄉。
民國元年(1912年),常熟、昭文兩縣合併為常熟縣,董浜、徐市歸屬常熟縣,分屬徐市鄉、董沈鄉。
民國十八年(1929年),常熟縣實行區鄉制,董沈、徐市兩鄉屬貴涇區(13區),區公所駐徐市集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常熟縣調整區劃,設董浜鎮、徐市鎮。紅沙、逸士、長亳、永安、望賢、沈市、周涇、陸市、楊塘、歸市、裏睦、周橋、智林等鄉,同屬支塘區(5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4日,常熟縣人民抗日自衞會於徐市成立,設長亳區、裏睦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7日,常熟縣抗日自衞會改稱常熟縣政府。同年4月,將原長亳區和裏睦區一部分改建為雪長區和吳裏區。其間,日偽政府另置區劃。抗戰勝利後,恢復戰前建制。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重新設區,董浜、徐市等鄉、鎮屬徐市區。同年5月,屬支塘區。
1950年3月,董浜、紅沙、杜橋(長亳)、新民(永安)4鄉屬支塘區,竹絲、沈市兩鄉劃屬梅李區。徐市、裏睦、貴涇、歸市、周涇、陸市、楊塘等鄉,以裏睦塘為界,南屬支塘區,北屬吳市區。
1956年初,原董浜、杜橋、新民、紅沙分別併為董浜鄉和杜橋鄉,同屬支塘區。原徐市諸鄉分別併入徐市、周涇、歸市3鄉,均屬吳市區。
1957年9月,撤區並鄉,董浜、杜橋合併為董浜鄉,周涇鄉(部分劃入碧溪鄉)、歸市鄉(部分劃入何市鄉)併入徐市鄉。
1958年10月,以鄉建人民公社,分別成立紅星(後改為董浜)、徐市人民公社。
1983年4月,恢復董浜鄉、徐市鄉建制。
1986年4月,徐市鄉撤鄉建鎮。
1994年3月,董浜鄉撤鄉建鎮。
2003年4月,原董浜鎮、徐市鎮合併,仍名董浜鎮。 [1]  [5-6] 

董浜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董浜鎮轄徐市巿鎮、董浜市鎮2個居民委員會和北港、東盾、黃石、裏睦、智林、陸市、楊塘、旗杆、天星、永安、新民、杜橋、觀智、紅沙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9個居民小組,481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董浜鎮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天星村。 [1] 
董浜鎮區劃詳情

董浜鎮地理環境

董浜鎮位置境域

董浜鎮地處常熟市東部,東與支塘鎮為鄰,南與古裏鎮相連,西接梅李鎮,北毗梅李鎮和碧溪街道。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常熟市人民政府20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7千米, [1]  轄區總面積62.61平方千米。 [2] 

董浜鎮地質

董浜鎮境內屬中生代與新生代凹陷區,堆積較深厚,原有地質幾乎全部沉沒,地面低平,多見河灣塘漊。境內地層類型如下兩種:新生界第三系——含下第三系阜寧羣與上第三系。阜寧羣由鈣質粉砂岩、細砂岩、砂礫岩、泥岩等組成;上第三係為砂和砂礫層以及粘土巖、粉砂岩、砂礫岩等。新生界第四系——含更新統與全新統。前者有中更新統的網紋紅土與更新統的棕黃色亞粘土層;後者有全新統下段沖積物,以黃灰、深灰色亞粘土為主,夾有泥炭,具波狀層理或交錯層理;全新統上段沖積——湖積物以棕灰、青灰色粉砂亞粘土為主,間夾泥炭,具明顯的水平層理。全新統頂部沖積物以黃棕、灰棕粉砂與粉砂亞粘土為主,產貝殼碎片,間夾含炭質粉砂層,具有微層理。地表扣散沉積,亦屬第四系。境內鹽鐵塘以南,多屬統下段沖積——湖積物;鹽鐵塘以北多屬全新統頂部沖積物。鹽鐵塘南岸崗身一線地表有黃砂層,顆粒細勻。 [7] 

董浜鎮地形地貌

董浜鎮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董浜鎮境內以鹽鐵塘為界。鹽鐵塘之北地勢較高,屬沿江平原,由近2000年江潮夾帶的泥沙填積而成。海拔大都在4.5—5米,局部地面高達6米。鹽鐵塘流向與江岸並行,南側有綿延低緩的沙崗(崗身),起於福山經梅李、董浜、支塘入太倉市境,系長江口南岸古海岸線遺址。鹽鐵塘南側地勢則較低緩。 [7] 
董浜鎮衞星影像 董浜鎮衞星影像

董浜鎮土壤

董浜鎮境內的土壤分為水稻土潮土兩類。其中,滲育型水稻土有烏沙土、沙底烏沙土、烏松土、烏泥底烏松土;瀦育型水稻土有烏黃泥土;脱潛型水稻土有烏柵土烏泥土、灰蘆心、青紫土灰潮土有夾沙土、烏泥夾沙土、烏沙土、水耕灰潮土。以鹽鐵塘為界,塘北大部分為灰潮土、夾沙土、烏泥夾沙土、烏夾沙;塘南多烏沙土、烏柵土、烏泥土;雪溝塘西岸多夾沙土、烏夾沙、烏沙土;長亳塘兩岸多烏沙土、烏泥底烏沙土、烏柵土。鹽鐵塘以北地面以全新統沖積物為主,土質含沙,疏鬆,植棉為主。鹽鐵塘以南土質以烏柵土、烏泥底烏沙土為主,適宜種稻。 [7] 

董浜鎮氣候

董浜鎮年平均氣温15.4℃,年際最大差值為0.7℃,有90%的年份在15℃以上。最高年(1961年)為16.5℃,最低年(1972年、1980年)為14.8℃。平均無霜期為242天,平均霜期123天,平均有霜日40.6天。
董浜鎮年平均降水量1054毫米,全年平均降水日數(日降水量大於0.1毫米)127天。一年中以4—9月份降水較為集中,月降水量都在95毫米以上。其中4—5月為春雨,6—7月為梅雨,9月為颱風秋雨。月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為165毫米;最少的是12月,為33.5毫米。暴雨多數在梅雨和晚颱風季節出現,大於50毫米的暴雨日每年平均2.5天。
董浜鎮年平均總日照時數2130.2小時。日照時數具有季節差異,4—5月為春雨季節,日照百分率為42%,屬全年最少,時值麥類、油菜生長期,光照偏緊;7—8月伏旱,多晴好天氣,日照百分率可達58~64%,為全年最多,對單季稻、棉花生長有利;秋末,日照百分率下降為54%,對後季稻結實不利。全年以8月為最多,可達274.6小時,2月最少,僅138小時。 [8] 

董浜鎮水文

董浜鎮境內河港縱橫,南承太湖儲水,北接長江泄洪,水道南寬北窄,南深北淺,共計272條,總長46.33千米,其中骨幹河2條,中心河14條,生產河256條。 [15]  境內有白茆塘、鹽鐵塘、裏睦塘、金涇塘(分長亳、雪溝、貴涇三段)、南新河、南港塘、北港塘等河道。 [5] 

董浜鎮自然災害

董浜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颱風、冰雹、龍捲風、地震等。 [9] 

董浜鎮自然資源

董浜鎮植物資源

董浜鎮境內的植物資源有:喇叭菌科,雞冠蕈;木賊科,節節草;莎草科,水蜈蚣、披針苔草;棕櫚科,蒲葵;天南星科,菖蒲、石菖蒲、半夏;百合科,山茨菇、細葉韭、薤白、土麥冬、麥冬;藜科,藜;莧科,刺莧、土牛膝;紫茉莉科,紫茉莉;香杏科,粟米草;馬齒莧科,馬齒莧、土人蔘;豆科,皂莢、決明子、野豇豆;衞矛科,衞矛;葡萄科,蛇葡萄、爬山虎;傘形科,天胡荽、落得打、山芹、澤匠、野胡蘿蔔;夾竹桃科,夾竹桃;馬鞭草科,馬鞭草、海州常山;唇形科,半枝蓮、夏至草、活血丹、益母草;茄科,錦燈籠、枸杞;茜草科,雞矢藤;忍冬科,接骨木、忍冬;葫蘆科,栝蔞;菊科,下田菊、三葉尖佩蘭、馬蘭頭、野菊、青蒿、艾蒿、蒼朮、蒲公英、菊芋等。 [10] 

董浜鎮動物資源

董浜鎮境內的動物資源有:貓科,狸;犬科,狐、狗、獾;鼬科,黃鼬;兔科,野兔;倉鼠科,倉鼠、田鼠;鼠科,家鼠;刺蝟科,刺蝟;蝙蝠科,蝙蝠。鴉科,灰喜鵲、烏鴉;文鳥科,麻雀;雀科,黃雀、蠟咀鳥;隼形科,老鷹;雉科,雉、鷓鴣;鳩鴿科,野鴿、斑鳩;杜鵑科,大杜鵑;鴟科,貓頭鷹;啄木鳥科,啄木鳥;燕科,家燕;黃鸝科,黃鸝鳥、畫眉;鵯科,白頭翁;翠鳥科,翠鳥;繡眼鳥科,繡眼鳥;鸕鷀;鴨科,鳧、小天鵝。鯉科,鯉魚、鯿魚、鰱魚、鱅魚、鯇魚、青魚、黃鑽魚、鯽魚、鱸魚,鯰魚,泥鰍,鰻鸝,烏鱧,鱖魚,黃鱔等。 [10] 

董浜鎮人口

2011年末,董浜鎮轄區户籍人口5.3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164人,城鎮化率17.3%。登記在冊暫住人口14143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5585人,佔48.2%;女性27512人,佔51.8%。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9‰,人口自然增長率-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50人。 [1] 
2017年末,董浜鎮常住人口62227人。 [11] 
2018年末,董浜鎮户籍人口52116人。 [12] 
截至2019年末,董浜鎮户籍人口51961人。 [2] 

董浜鎮經濟

董浜鎮綜述

2011年,董浜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7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7.8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55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4.5:73.1:22.4。農民人均純收入18254元。 [1] 
2011年,董浜鎮財政總收入4.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億元。完成營業税2980.2萬元,增值税6074.6萬元,企業所得税2049.5萬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2.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7.3億元。 [1] 
2019年,董浜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8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3%;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5億元,比上年增長3.2%;實現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長5%;實現服務業開票銷售收入12.5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6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完成工業投資8.6億元;服務業投資5億元,同比增長24%。 [4]  [13] 

董浜鎮第一產業

2011年,董浜鎮有耕地面積5萬畝,人均0.9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4.3億元,糧食總產量1.1萬噸,其中稻穀7000萬噸,小麥3000噸。董浜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等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8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2.6萬羽。 [1] 
2019年,董浜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53億元,糧食產量5733噸,蔬菜241022噸,水產品總產量1420噸。 [4] 
2019年,董浜鎮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持續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竣工驗收高標準農田9679畝,建成U型渠道30千米、砂石路26千米。深化田頭實訓體系,培訓800餘人次,新申報職業農民25人。規範蔬菜區無序種植行為,拆除隱患大棚25個,流轉土地1183畝。推廣應用測土配方肥113噸,回收廢舊農膜16噸。創建省綠色優質水稻基地3個、綠色食品3個,“筒管玉絲瓜”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黃金小玉米獲評“2018年‘互聯網+農業’大會十大爆品”,泥倉漊大米獲評“稻味·常熟”第二屆優質大米銅獎。推進黃金小玉米標準化生產,建成標準化種植區2000畝。 [13] 

董浜鎮第二產業

董浜鎮的工業以紡織印染、化纖、服裝、醫療器械、冷軋帶鋼、鋼鐵板材、紅木傢俱、電訊設備、化工建材等產業為主,有國內中密度板材、高強低伸滌綸長絲重點生產基地。2011年,董浜鎮擁有工業企業425家,職工22016人,工業生產總值180.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職工16352人,實現增加值29.91億元。 [1] 
2019年,董浜鎮有工業企業61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58個。 [2] 
2019年,董浜鎮汽車零部件企業完成銷售額18億元,同比增長30%。全年完成智能化改造項目21個,新增工業機器人60台套。開展存量土地整優專項行動,盤活閒置土地5.53公頃,新增“零地增長”試點企業8家,淘汰落後產能企業16家,完成增減掛鈎復耕復墾土地14.33公頃,佔補平衡8.6公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家,完成高企培育入庫8家,新增省民營科技企業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11家,申領各類科技資助525萬元。 [13] 

董浜鎮第三產業

2011年末,董浜鎮有商業網點1665個,職工4662人。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為11.6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7.4億元;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3.2億元。出口總額20793萬美元,主要產品有薄板、棉紗,銷往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1] 
2011年,董浜鎮郵政業務總量444.5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800萬元。 [1] 
2019年,董浜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董浜鎮交通運輸

董浜鎮是常熟市交通重鎮,東距上海70千米,南距蘇州70千米,北面緊鄰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距國家一類口岸常熟港7千米,滬武高速、瀋海高速、常台高速、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在境內交會,形成董浜樞紐。虞東路、支王線等區域性公路和滬蘇通鐵路、南沿江城際鐵路(在建)穿境而過。公路總長116.8千米。 [1]  [4]  [14] 
2011年末,董浜鎮區道路總長度40.4千米;橋樑108座,總長度1310米。2011年末,董浜鎮區建有汽車客運站1座,公交線路2條,日發客運汽車84班次,日均容量2500人次。 [1] 

董浜鎮社會事業

董浜鎮文化事業

1979年,徐市文化站成立了燈謎組。1981年,袁松麒編著《百花謎譚》謎刊,後被編入《中華謎語大辭典》進行介紹。1988年,徐市燈謎組升格為徐市燈謎協會。1988年,徐市中學成立燈謎組(1999年更名為智林謎社),1990年開始,學校編印《謎花飄香》謎刊,有五期被評為全國十佳謎刊,第十六期被評為全國功勳謎刊。徐市燈謎協會也於2000年創辦《銀海謎譚》,其中一期也被評為全國十佳。
2008年,董浜鎮被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認定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燈謎之鄉)。2010年6月,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常熟江南文化節—董浜·徐市燈謎藝術展。
2011年末,董浜鎮有鎮文化站1個,燈謎館2個,美術書法攝影展覽廳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個。各類文化專業户5家;各類圖書室17個,藏書2.9萬冊。有音樂、美術、書法、燈謎、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200多人,管絃樂隊1支。 [1] 
2011年末,董浜鎮有線電視用户1.36萬户,入户率96%。 [1] 
2014年,董浜鎮全年送戲、送影、送展、送書下鄉280場次。
2019年,董浜鎮完成第四批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5家,舉辦“田園董浜杯”海內外燈謎創作大賽,開展各類文藝下鄉活動300餘場。 [13] 

董浜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董浜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053人,保育員、專任教師98人;小學2所,在校生2233人,專任教師1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03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758.2萬元。 [1] 
2011年末,董浜鎮有研究生工作站5家,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22名。各類科技人才65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76人,經營管理人才14人,技能人才198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70人。 [1] 
2019年,董浜鎮全面落實義務制教育政策,提供新市民子女積分入學學位195個,吸納率100%。 [13] 

董浜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董浜鎮有鎮級衞生院2個,社區衞生室12個;有牀位85張;固定資產總值1595萬元。各類專業衞生人員70名。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01萬人,參合率99.82%。 [1] 
2019年,董浜鎮大力推進衞生院專科醫共體建設,徐市衞生院開設中醫館、糖尿病專科,董浜衞生院建成健康管理綜合服務平台,黃石村衞生室完成易地新建。完成婦女病普查及“兩癌”篩查3000多人次,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7600人次,發放計生三項經費588萬元。組織無償獻血746人次,累計獻血20萬毫升。垃圾分類擴面提標,建成垃圾分類示範單位5個、示範小區3個、主題遊園1個,農村垃圾分類示範區14個。 [13] 

董浜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董浜鎮有體育場(館)3個。100%的村(居)委會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1%。 [1] 

董浜鎮社會保障

2011年,董浜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5户,人數300人,支出80.7萬元;低保邊緣救助對象69人,救助支出28.3萬元;對262名無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補助金額104.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9人次,共支出8.1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102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4人、社會寄養老人40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萬人,參保率99.5%。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9.5%;少兒醫療保險參保率98.5%。 [1] 
截至2019年末,董浜鎮社保養老覆蓋率、徵繳率分別達99.8%和97.3%。舉辦春、夏兩屆大型招聘洽談會,促進859名求職人員實現就業,完成就業指導服務600人次。開展鎮、校、企三方人才培養合作,組建2019屆機械加工專業智能製造試點班。實施社會救助,發放救助金729萬元、優撫金545萬元。拓寬村級財力增長渠道,做好薄弱村幫扶“輸血”工作,形成優質資產1025萬元。持續推進養老機構改革,社會化運作日間照料中心15家,實施“一户一檔一策”精準幫扶100户。 [13] 

董浜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董浜鎮有郵政局2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6萬份(冊)。電信局1個,服務網點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2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4000户;移動電話用户9500户,寬帶接入用户8200户。 [1] 

董浜鎮基礎設施

2011年末,董浜鎮區鋪設幹線自來水管138.9千米,年供水總量為730.52萬立方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鋪設排水管道80.9千米,有污水處理廠3座,日污水處理能力8000噸,工業廢水處理率100%。 [1] 
2011年末,董浜鎮區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2座,主變壓器3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5.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9.99%。 [1] 
2011年末,董浜鎮區有休閒公園3個,綠化面積達11.7公頃。 [1] 
2019年,董浜鎮推進村莊人居環境“233”專項行動,投入資金4000萬元,入庫村(組)58個,在全市率先完成25個村組驗收達標工作,新增三星級康居鄉村12個,惠及農户758户。觀智村泥倉漊通過蘇州市特色田園鄉村驗收,智林村獲評“蘇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先進集體”,打造蒲場、放鳥巷等一批鄉村亮點工程。投入資金2000萬元,鋪設道路12千米,改善村道4條、橋樑5座,改造河塘駁岸7千米,新改建公廁42座。農宅翻建常態化管理,審批881户,完成486户落架大修違建“清零行動”。加快實施道路提檔升級,完成塘南西路人行道改造和華燁大道、華強路雨水管改造,啓動董徐大道北延項目。 [13] 

董浜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元代至元年間(1335—1340年),蜀人董逸溪建宅於長亳塘左岸,遂稱董家浜。明代萬曆年間,刑部郎中徐昌祚遷來董逸溪舊宅,故又稱新徐市。 [1]  [6] 

董浜鎮風景名勝

泥倉漊濕地公園位於常熟市董浜鎮觀智村,總面積130公頃,濕地率達81.1%,是具有鮮明江南水鄉特色的省級鄉村濕地公園。公園通過生態濕地營造、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農業尾水生態淨化處理、美麗村莊建設、濕地社區營建等多方面的提升,挖掘本地獨特的鄉土文化和濕地資源,成為一個將傳統鄉村社區建設與農耕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的示範窗口。據統計,公園有鳥類25種,常見的有珠頸斑鳩、戴勝、棕頭鴉雀等。 [16] 

董浜鎮地方特產

  • 董浜筒管玉絲瓜
董浜筒管玉絲瓜 董浜筒管玉絲瓜
董浜筒管玉絲瓜種植區域位於常熟市東郊董浜鎮,分佈範圍為東經120°50′55″~121°0′41″,北緯31°36′5″~31°43′15″,總面積約62.5平方千米。董浜筒管玉絲瓜主要分佈於董浜鎮北港村、東盾村、裏睦村、黃石村、旗杆村、陸市村、智林村、楊塘村、新民村等16個行政村(社區),常年種植面積約2萬畝。2020年董浜筒管玉絲瓜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 [17] 
  • 董浜黃金小玉米
董浜黃金小玉米 董浜黃金小玉米
董浜黃金小玉米種植區域位於常熟市董浜鎮所轄北港村、東盾村、黃石村、裏睦村、智林村、陸市村、楊塘村、旗杆村、徐市社區、天星村、永安村、新民村、董浜社區、杜橋村、紅沙村、觀智村共計16個行政村(社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20°50′55″~121°0′41″,北緯31°36′5″~31°43′15″。種植面積1000公頃,年產量7500噸。2020年董浜黃金小玉米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 [18] 

董浜鎮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董浜鎮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9] 
2019年3月,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縣城(鄉鎮)名單公佈,董浜鎮在其中。 [22] 
2019年10月,董浜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3] 
2019年12月,董浜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 
2021年9月,董浜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21] 
2022年1月,董浜鎮入選“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4] 
2022年2月,2021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公佈,董浜鎮在其中。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